避讳字
文化术语
避讳字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准确说当用语不符合姓名的阶级性时,高阶级对低阶级为了保持其高级性而在社会中强制执行至人们思想的命令。)
形成原因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等一系列相对使用者地位高的人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规避方法
同义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所以,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同音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清高宗名弘历,避讳便以“宏”代替“弘”、“厉”代替“历”。
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增加偏旁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参考资料
避讳字.cnki.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9 10:24
目录
概述
形成原因
规避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