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毁(读音:huǐ)为现代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文字源流
毁,本作“毀”。形声字。从土,毇省声。战国文字声符或从“攴”,其意符“土”则加饰笔成壬”形。秦汉隶书意符也多作“壬”形,声符中的“臼”形也有许多讹误。从殳、从支亦互见。楷书继承了从殳的写法,而意符从“土”或从“工”。“毁”的本义破坏器物。《说文》:“毁,缺也。”段玉裁注:“缺者,器破也。”引申为毁坏、毁灭。《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掩贼为藏。”杜预注:“毁则,坏法也。”又引申为伤害、毁谤、诋毁等,旧时也做“譭”字。还引申为烈火或焚烧,旧时也可做“燬”字。
今国家标准以“毁”为正体字,而“燬”和“譭”,还有“毀”三字为异体字。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𣪷《唐韵》许委切《集韵》《韵会》《正韵》虎委切,𠀤音毁。《说文》缺也。一曰坏也。《易·系辞》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诗·豳风》无毁我室。
又訾也。《论语》谁毁谁誉。
又去也。《礼·儒行》毁方而瓦合。《郑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小人合也。
又折也。《战国策》王不搆赵。赵不以毁搆。《注》搆,合其战也。毁,折也。不收赵,赵不能以毁折之兵独与秦战。
又占岁法,金穰,水毁,木饥,火旱。见《史记·货殖传》。
又祷祈除殃曰毁。《周礼·地官·牧人》凡外祭毁事用尨。《注》谓副辜𠋫禳毁除殃咎之属。
又哀毁。《礼·曲礼》居丧之礼,毁瘠不形。《正义》毁瘠,羸瘠也,形骨露也。居丧许羸瘦,不许骨露见也。
又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孝经·丧亲章》毁不灭性。
又小儿去齿曰毁。《白虎通》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况伪切,音齂。义同。
又叶後五切,音戸。《易林》膑诈龎子,夷灶尽毁。兵休卒发,矢至如雨。
又叶暄规切,音堕。《扬子·太𤣥经》减其疾不至危也,浏涟之减生根毁也。 《韵会》毛氏曰:凡成败之毁,上声,《庄子》其成也毁也之类是也。非自坏而隳毁之则去声,《孟子》毁其宗庙之类是也。恶声令闻之毁誉则毁上声,誉去声,《孟子》不虞之誉求全之毁是也。忌其人而毁之,媚其人而誉之,则毁去声,誉平声,《论语》谁毁谁誉之类是也。然《论语》誉字有音,毁字无音,经史子中成毁之毁,与隳毁之毁皆无音,姑从通用。读书点校者,不可不知。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毁
缺也。从土,毇省声。𣪷,古文毁从𡈼。许委切
字形书法
书写提示
字形对比
方言集汇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5 fi3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fui5 [海陆腔] fui5 fui3 kui3
粤语:wai
赣语:fwi3
◎ 韩语:HWEY 훼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2 19:41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