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原理
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比较优势原理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简介
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历史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李嘉图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即劳动成本的差异,各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就能获得比较利益。这个结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阶段,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在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比较优势,从而,各个国家就可根据相对优势安排生产,进行贸易。这样,“比较优势论”就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但是,李嘉图认为,比较优势是由劳动生产力所决定的比较成本差异造成的,他并没有考虑其它生产要索的影响。因此,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歌尔在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资源禀赋学说,这之后又被俄林接受并加以发展,形成赫一俄理论“。该理论指出:各国由于资源(要素)禀赋不同,由此决定的要素相对价格也不同,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要素比例也就不一样,因此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即相对价格较低的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一国通过自由贸易和如此安排的专业化生产,就可使该国福利水平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品达到最高水平。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比较优势学说又有了新的内容,除了劳动、资本等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外,信息、人力资本等因素也成为对外贸易中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对高新技术的占有,不仅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降低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交换中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
农业上应用
1、建立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为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条件。
比较优势的作用是建筑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育的基础上的,没有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市场的调解作用,比较优势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粮、棉、菜、果、肉、水产等多种农产品生产世界第一,但我国统一完整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国外农产品商品贸易量都非常有限,各地尤其是省级行政区域内自给自足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主要农产品布局分散,特色不突出,国内市场被分割成许多狭小的封闭性的地方市。加之国家至今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计划经济的遗迹还未完全消除,以及大批农民滞留农村等客观因素,我国农产品生产要素流通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区域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以及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各地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外贸易的偏好”,使得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国内市场自然扩张的延伸,而是人为强制性地扭曲价格、排斥了竞争、限制了市场范围,使得各地生产不能发挥比较优势并形成规模经济,无法形成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分工体系,妨碍了区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从而造成农产品生产和主体商品结构雷同,出口产品市场自相压价竞争造成整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损失。
这既是我国农业在比较优势运用上的一大困惑,又是发挥比较优势的一大潜力。因此,必须取消各地设置的地方保护政策和人为的强制性种植养殖计划,以市场经济推动比较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区域比较优势带动市场分工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布局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上的作用。
2、按比较优势原理,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各部门内部各生产门类的构成和比重,前者说的是种类,后者说的是比例。农业生产种类,一般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他们各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通常用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来表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以及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选择和构成,它们是按自身自然禀赋条件的优劣,专业化程度的高低这些比较优势因素所决定的。按比较优势原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比较优势产品,参与国内区际和国际贸易,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比较利益。
3、按比较优势原理,实施农产品生产科学布局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是要落实在特定的空间进行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同区域生产布局什么产品的基本依据是比较优势,也即自然资源特点、资金技术丰缺、专业化水平高低以及距离市场远近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几个热量带,东西纵横平原、高原、高山地貌多样,资源丰富,地区间差异很大,各地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自己的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形成各地特有的专业化地域生产体系,参与国内区际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以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把比较优势的潜力变为现实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同样,各地随着经济发展,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区域比较优势也跟着变化,农业布局也要不断湄整。目前,从国家农业东、中、西整体生产布局上,比较优势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东部粮食生产种植比例依旧偏大,蔬菜、果品和养殖业依然不足,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水平低,远不足以带动东部甚至全国农业阶段性的发展和进步;中部粮食产区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生产成本高、优质产品占有率低,特别是面临着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巨大冲击,以及低价大宗农产品进口的压力i西部农业退耕还林还草,如何利用好国家的扶持,发展地区经济、特色农业,增加和稳定农民收入,防止退耕反弹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之,要继续按变化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业布局,特别是省级、县级农业布局,发挥大单元和小单元的比较优势,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30 18:1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