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位于“乌蒙腹地、三省红都”
毕节,是贵州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流沧河畔,南依碧阳湖、北靠德溪湿地公园,动中有静、绿树成荫、文脉清晰、书韵飘香。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创建。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
1950年,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更名毕节师范学校。
1958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创建(合署)。
1961年,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毕节师范学校。
1953年,贵阳民族师范学校创建。
1958年,贵阳民族师范学校更名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
1962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改建毕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75年,毕节师范学校升格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
1978年,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改建
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
1981年,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升格为毕节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0年,毕节三中更名为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
2005年,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毕节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
毕节学院。
2012年,教育部决定增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口支援毕节学院。
2014年5月23日,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18年6月,毕节首个
院士工作站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授牌成立。
2019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4年12月12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足球学院揭牌。
2024年12月17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川滇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42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91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一流课程70门。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省级一流课程25门、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毕节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贵工程园区等平台。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100余项;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平台7个;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贵州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15个。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2011年,全校发表学术论文32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2篇,SCIE、EI、ISTP、CSCD、CPCI-SSH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共35篇;出版专著11部、成果获奖15项。
2013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15项。
2014年,该校4项著作类成果及10项论文入选毕节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0年,该校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承担了113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0月,图书馆面积13325平方米,阅览座位1116席。基本形成符合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需求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有馆藏纸质图书115.51万册,较为珍贵的纸质图书有彝文古籍和《贵州通志》、《大定府志》、《四库全书》等。电子资源有超星、书生等中英文电子图书115.7万册,建有CNKI、《万方博硕论文数据库》等各类中外文电子资源平台16个。
学术期刊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原名为《毕节师专学报》,1999年公开出版,是毕节地区惟一一家公开出版的刊物。1998年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更名为《毕节学院学报》,2014年《毕节学院学报》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由月刊改为双月刊。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释义:
校徽标志以“蜂巢”为设计理念,结合螺母、化学分子、冰晶等六边形结构,将工程的“工”字、贵工程字母“g”“G”“C”巧妙融合于标志图形中,用简练的直线和面状分割构成寓意深刻的图形。
通过蜂巢结构象征建筑工程、以螺栓象征机械工程,以分子结构象征化学工程……,把工程的主要特征予以突显;在正六边形内变化组合出汉字“工”,直观表达“工程”之意;造型结构结合字母“g”“G”“C”,表达“贵工程”名称略语;图形结构特征与太极图形相似,蕴含万物互相转化、相对统一;循环相生、互动共生的哲学内涵;上下箭头及立体空间象征天、地、东西南北四方,构成完美“六合”①之意象。标志象轮船的锚,寓意沉着、厚重,夯实根基;向上的箭头,寓意贵工程欣欣向荣、发展创新,以及“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打开的书本以及笔尖造型,象征知识、学习,突出学校特征;标志形似现代建筑,具空间感,突出“工程”印象。开放性的空间,体现贵工程开放式的思维理念。
采用海天蓝和麦田黄两种色彩搭配,动静相宜,突出睿智、理性、宽广、活泼等特点。
标志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基本要素以简练、独特的图形展现,整体造型沉稳、和谐。准确传达地域、工程和知识等特征信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集中展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良好形象。
校训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是对毕节学院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体现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又体现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的应有态度,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八字校训既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治学精神、品格修养等方面。同时,校训与毕节学院“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和“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的紧密结合。
明德,就是要明晓事理,涵养品行。语出《
礼记·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精华。“德”为一切之根本,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体现。“明德”不仅要修个人之身,养个人之德,还要心怀天下。
笃学,“笃”,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笃学”,专心好学。语出《
三国志·吴志》。寓意学生敏而好学,博闻强识;教师诲人不倦,刻苦钻研,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弘毅,“弘”为宽广;“毅”为强忍,有毅力,志坚不拔,持之以恒。语出《论语·泰伯》。“弘毅”指宽宏坚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是师生为人、为学、为事的基本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寓意学校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力行,意为努力实践,竭力而行。语出《礼记·中庸》。意为在求学向善的过程中不仅要专心好学,还要尽力践行。“力行”是学的结果,就是要努力实践,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力行”就是全力以赴去实现愿景的自觉行为。体现了地方高校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传统,用以教导师生注重品德修养、具有刚强的意志力、敏而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校歌
现任领导
学校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