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丝鼠
毛丝鼠科毛丝鼠属小型啮齿动物的统称
毛丝鼠(拉丁学名:Chinchilla),又名南美栗鼠、绒毛鼠、龙猫,是啮齿目毛丝鼠科的毛丝鼠属哺乳动物的统称,该属下仅有长尾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和短尾毛丝鼠(Chinchilla chinchilla)2个物种。毛丝鼠前身似兔,后身似松鼠,全身被毛灰色,毛发浓密。腹侧通常呈蓝灰色、珍珠色或者棕灰色。腹部呈黄色。身长23-38厘米,尾长8-15厘米,体重约为500-800克,雌性体型明显较大。头较宽,外耳较大。眼睛大而黑,瞳孔纵向,脸颊上有退化的颊囊,门牙坚硬有淡黄色珐琅质。前后肢均有四趾,前肢灵活,后肢有力,趾甲周围有坚硬的刚毛,尾毛较长。
动物学史
进化史
毛丝鼠的祖先出现于约4100万年前,是最早登陆南美洲的啮齿动物之一。毛丝鼠属起源于史前时代,原产于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且野生种群并未发生地域上的迁移。
分类史
长尾毛丝鼠和短尾毛丝鼠很可能是同一个种,因为根据Bergmann原则和Allen规则,两种之间的形态差异可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短尾毛丝鼠与长尾毛丝鼠实际上存在分类争议。1829年,英国博物学家伯奈特认为莫利纳在对毛丝鼠的命名上存在错误。1848年,华特豪斯将秘鲁毛丝鼠命名为“Chinchilla brevicaudata”。1935年,泰特确认了毛丝鼠的基因模型并识别出了其中一种即长尾毛丝鼠,但他并不确定毛丝鼠与秘鲁毛丝鼠(Chinchilla brevicaudata)在分类学上的地位。2004年,南美学者斯波托尔诺与巴利亚达雷斯根据毛丝鼠在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上的分子分歧确认了两个物种。由于对该物种的准确名称缺乏共识,此事被提交给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根据《动物命名法》第四版第23条的规定“最常用名称优先”,该请求于2003年9月1日得到答复,指出毛丝鼠属是该物种最古老的名称,因而有效。
发现与命名
1829年,英国博物学家伯奈特为毛丝鼠属命名。
毛丝鼠拉丁学名中的“chinchilla”源于一个名为“Chincha”的印第安部落,这个部落的印第安人捕捉短尾毛丝鼠为食,并用它们的皮毛做衣服。只有印加人的最高统治者,才可以佩戴用毛丝鼠的皮毛做成的装饰。当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时,他们认识了这种小动物,并以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名字为其命名。
形态特征
毛丝鼠躯体小而较肥胖,外形似家兔,周身皮毛细密,分布均匀,尾端毛长而蓬松。脊背及身体两侧呈灰蓝色,体侧腹部逐渐变成白色;一般的成年毛丝鼠,雄鼠体重400-500克,体长24-26厘米;雌鼠体型较雄鼠大,体重400-650克,体长26-32厘米。雌性毛丝鼠有两对胸部乳头和一对腹股沟乳头。雄性肛门和生殖器的距离更大,阴茎在挤压后会伸出。
毛丝鼠头较宽,外耳较大,其脸颊上有退化的颊囊,门牙坚硬有淡黄色珐琅质。毛丝鼠的切齿十分发达,露于唇外。上下颌每侧有1枚门齿和4枚臼齿,出生时有20枚牙齿。它们的牙齿呈自然黄色,并以每年约4-6厘米的速度持续生长。其触须较长,有助于发现逼近的威胁。
毛丝鼠的眼睛具有夜行啮齿动物的特征:大角膜、球形晶状体和极其敏感的视网膜。在晒太阳的时候,它的瞳孔可以从椭圆形收缩成一个细缝,甚至可以完全闭合。前后肢均有四趾,前肢灵活,后肢有力,趾甲周围有坚硬的刚毛,短尾毛丝鼠的后脚上有防止打滑的脚垫。非常适合在岩石上移动。毛丝鼠尾长8-15厘米,尾毛较长。
标准毛丝鼠,背及体侧被毛呈蓝灰色,腹部毛渐浅至灰白色,腹中部有1条细而界限分明的白毛带,毛干显现出深浅交替的色带。接近皮肤的毛根为深瓦蓝色,毛中段白色,毛尖黑色,由此,把每根毛分成了3个色段。
毛丝鼠的被毛,主要为绒毛,全身被毛致密柔软,其状如丝,分布均匀。被毛组成十分特殊,1个毛孔不是只长单根毛,而是每个毛孔长出1束毛,每束毛由一根针毛和成束的绒毛构成。每束毛的毛纤维数目一般为50-6根,多至70-80根,绒毛较细,直径为5-11微米,针毛较粗,直径12-15微米,针毛可使被毛坚挺而具有层次。通过人工杂交育种,已经从标准的蓝灰色毛丝鼠中培育分离出了青玉色、米黄色、木炭色、白色及黑色等多种彩色毛丝鼠。
栖息环境
毛丝鼠喜欢干燥凉爽的环境,以2-28摄氏度为宜。主要栖息在海拔2100米以上的高山岩石缝隙和乱石堆中。
短尾毛丝鼠主要栖息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灌木丛中,主要生活在岩洞中,长尾毛丝鼠主要栖息在连接沿海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的贫瘠干旱的崎岖地区。长尾毛丝鼠典型的栖息地是岩石或沙地,有稀疏的灌木及稀少的草本植物。
分布范围
毛丝鼠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生活习性
集群行为
毛丝鼠是群居动物,集群规模从14只到100只不等,这既是为了社交互动,也是为了防止掠食者的侵害。毛丝鼠群体会挑选其中一只作为”警戒者“,当群体出来觅食玩耍时,这只毛丝鼠会在周围瞭望保持警惕。
觅食行为
毛丝鼠喜欢吃鲜嫩多汁的植物,也喜欢吃树皮、干草和种子。不善攀爬和挖洞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常饲喂干草、谷物和青饲料,或配合饲料。成年毛丝鼠的采食量约为体重的5~6%。毛丝鼠吃食时的姿势很像松鼠,依靠健壮有力的后肢坐立,用前肢抓取食物,一点一点地送进嘴里。
节律行为
毛丝鼠主要是夜行动物,白天在巢中休息,太阳落山后才会出来活动和觅食,黄昏时是它们的活动高峰。但它们偶尔也会在白天出来活动。晚上毛丝鼠会利用胡须在黑暗中导航,它们会用胡须来判别岩石缝隙是否能通过。
在饲养条件下长尾毛丝鼠的活动高峰出现在早晨和晚上。下午早些时候是休息时间。平常花费时间较多的动作主要是休息、进食和运动以及梳理、交流和探索。
鸣声行为
毛丝鼠的听力很好,能听到低至32赫兹高至45000赫兹的声音,对8000赫兹-16000赫兹的声音较为敏感。
毛丝鼠会通过各种叫声来相互交流,咔哒声用于日常交流,遇到天敌时会发出拉得很长类似于口哨的声音,警告外来者时会发出嘶嘶声和咆哮声。还会用牙齿发出敲击声。雄性在交配后会发出咕噜声,类似于打嗝的声音。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毛丝鼠全年均可繁殖,但交配多在12月至翌年3月,性成熟早,最早3月龄达性成熟,迟的为9-11月龄。发情周期无季节性,发情期可持续28-35天,10岁前有繁殖能力。初生幼仔全身被毛,初生重35克,出生后即能跑动,哺乳期45天左右。第一次发情月龄变化幅度较大,早熟的3月龄,晚熟的9~11月龄;幼龄母鼠通常在4~6月龄性成熟。
繁殖方式
毛丝鼠为“一夫一妻”制,雌性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在发情期会对其他雌性和雄性富有攻击性。不过它们很少直接打斗,多半是通过吼叫,敲击牙齿和排尿来表达情绪。毛丝鼠的发情周期为30-50天,雌性发情持续时间为1-4天,短者12小时。其阴道有闭锁膜,在发情和分娩时打开,但在怀孕期间封闭。北半球繁殖期从11月到来年5月,南半球为5月到11月。
长尾毛丝鼠妊娠期为110-112天,短尾毛丝鼠为128天。每胎产仔1-5只,初生仔鼠全身被毛湿润,眼睛睁开并有牙齿,生下就能行动,每只母鼠可哺育3-4只仔鼠。雌鼠每天平均可哺乳4-8次,每次哺乳10-30分钟,哺乳期为4-8周。
毛丝鼠幼崽出生时体重约35克,其毛发丰满,发育良好,眼睛睁开,活动能力较强。1个月龄的仔鼠比初生重增加三倍,2个月龄时比一个月龄的体重增加大约2倍。幼崽3周后就可以进食固体食物。母兽对幼崽照顾有加,对来犯之敌会吼叫和吐口水将其驱离。毛丝鼠约6-8个月可达性成熟,雌性在15个月便会初次产仔。其寿命可达8-10年,饲养个体寿命可达12-14年。
人工养殖
最初,印加人为皇室做衣服而饲养了毛丝鼠,最早成功养殖毛丝鼠的是一位美国矿业工程师查普曼(Mathias F. Chapman),他在1923年培育了毛丝鼠繁殖种群,并逐渐使之发展壮大。到1960年代,毛丝鼠开始作为宠物被人们所接受。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开始人工饲养毛丝鼠,至今已有许多饲养场和数量可观的鼠群。
喂养
饲养毛丝鼠可以将谷物和干、青草作为基本饲料。谷物包括麦麸、玉米粉、大麦粉、豆饼、豌豆粉、胡麻饼、花生饼等。同时可以喂养胡萝卜、芹菜叶、菠菜、甜菜叶等蔬菜。喂食时间可以在早晨和傍晚,以早晨喂食为宜。
饲养环境
毛丝鼠耐寒和耐热能力都较差,气温过低或过高均不适宜。根据国内外试验,15℃左右是毛丝鼠最适生长温度。因此,一般室内饲养要选择干燥、安静、通风向阳、冬暖夏凉、便于操作和调节气温的屋棚。
疾病防治
毛丝鼠较少生病,它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消化道方面的,贸然更换饲料可能导致腹泻和便秘。如果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其肠道菌群紊乱,适当补充益生菌可以缓解症状。毛丝鼠的常见病还有中暑、便秘、感冒、咬伤、乳腺炎等,一般内服抗生素或外敷消炎膏即可。
下级分类
毛丝鼠属共有两个种,分别为长尾毛丝鼠和短尾毛丝鼠。毛丝鼠头较宽,外耳较大,长尾毛丝鼠耳大于短尾毛丝鼠,短尾毛丝鼠尾较短,尾椎数为20余枚,长尾毛丝鼠尾较长,尾椎数为30余枚。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长尾毛丝鼠、短尾毛丝鼠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毛丝鼠属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在智利,短尾毛丝鼠被列为Ⅰ区灭绝,Ⅱ区和Ⅲ区极度濒危。并且毛丝鼠也被列入《世界重点保护哺乳动物名录》中。
种群现状
长尾毛丝鼠在智利曾经广泛存在(曾被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灭绝,但后来被重新发现),但在1996年,在野外只能发现42个离散的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群落的数量和总体种群规模一直在下降。长尾毛丝鼠大约一半的种群数量生活在智利奥科的拉斯钦奇拉斯国家保护区内。保护区外的种群数量在增加,而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在减少。根据种群数量估计,在过去20年中,种群数量下降了约36%(2015年)。
短尾毛丝鼠曾在玻利维亚被认为已经灭绝。然而,在与智利接壤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孤立地区,可能会有种群持续存在。阿根廷西北部的卡塔马卡省、胡胡伊省和萨尔塔省仍有幸存的种群。但是短尾毛丝鼠在这两个地区的栖息面积可能小于500平方公里。此外,由于该物种在分布国家的成功养殖有助于减少野外的非法狩猎和诱捕,该物种在某些地区的种群可能正在恢复。
(注:内容为野生毛丝鼠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毛丝鼠一直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包括偷猎、宠物贸易、狩猎、牛羊放牧、采矿和伐木。在很早以前,毛丝鼠毛皮就被人们所利用,18世纪开始有报道,19世纪初已成为高贵的毛皮开始流行;1899年,有数千张毛丝鼠皮从原产国出口。此外,主要威胁还包括在栖息地附近采矿。被捕食也是一种威胁,已有狐狸和猫头鹰的捕食记录。此外,毛丝鼠可能还受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威胁。
保护措施
自1929年起,保护长尾毛丝鼠的立法一直在实施,但直到1983年在智利奥科建立拉斯钦奇拉斯国家保护区后,立法内容才得以有效实施。
为了保护短尾毛丝鼠,在玻利维亚建立了安第斯动物保护区,在秘鲁建立了国家繁育基地。
2023年,短尾毛丝鼠和长尾毛丝鼠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贸易名录》(CITES)附录一。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毛丝鼠还是传统毛皮动物,大多数毛丝鼠养殖业位于欧洲和北美,1999年匈牙利每年生产4万张毛丝鼠皮,占世界总产量的20%-25%。毛丝鼠皮由于其独特的丝绸感在国际市场售价高昂,平均每张售价在35-127美元之间。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引进了毛丝鼠并随后开始大规模饲养。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进,并实现成功饲养,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养殖效果良好。
研究价值
毛丝鼠作为听觉、微生物及寄生虫感染动物模型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可进一步开发以用于老年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研究。
观赏价值
毛丝鼠因其长相奇特而且无异味,前身像兔,后身像松鼠,受人喜爱,适宜做宠物在室内饲养,为饲养者带来精神快乐。
相关文化
著名的动画工作室吉卜力的代言动物就是一只毛丝鼠,即常说的龙猫。在1988年的动画电影《龙猫》中,主角小女孩小月与妹妹小梅和很多龙猫成为了好朋友,龙猫也成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经典卡通形象。
参考资料
Long-tailed Chinchilla.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41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