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坪遗址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周朝时期遗址。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著名学者裴文中先生在渭河流域调查时发现了毛家坪遗址。
1956年,甘肃省文管会张学正等再次详细调查毛家坪遗址,并发表了采集的陶器。
1982年、198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在毛家坪遗址沟西的墓葬区共发掘土坑墓22座,在居址区发掘200平方米,发掘灰坑37个,房基4处,土坑墓11座,鬲棺葬12组。
2012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毛家坪遗址进行再次发掘。截至2014年,共勘探出墓葬1000多座,发掘墓葬199座,灰坑752个,车马坑5座。共出土铜容器51件,陶器约500件。累计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
遗址特点
毛家坪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10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沟东和沟西两部分,沟西区北部为居址区,大部分被村庄叠压,沟东区主要为墓葬区。累计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199座,灰坑752个,车马坑5座。
1982~1983年挖掘
毛家坪遗址主要有三种文化遗存:以彩陶为特征的石岭下类型遗存,以绳纹灰陶为代表的“A组遗存”,以砂红陶为特征的“B组遗存”。此外,在居址中还发掘一座圆角长方形土坑墓,随葬的一件彩陶双耳圈底钵与以前陕甘地区发现的诸文化均不同,可能也是一种新的遗存。
石岭下类型遗存,灰坑二个,房基二座。A组遗存,灰坑有三十五个,房基二座以及鬲棺葬四组、土坑墓十座,墓葬区两次发掘的全部二十二座土坑墓以及二个灰坑均属A组遗存。A组遗存的文化面貌与陕西关中的西周文化和东周秦文化相似或相同。通过分析比较,可知其年代为西周和东周时期。B组遗存,鬲棺葬有八组。
2012~2014年挖掘
考古钻探结果表明,毛家坪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以自然冲沟为界,分成沟东、沟西两部分。沟西的北部为居址区,多被村庄叠压,南部为墓葬区;沟东主要为墓葬区。考古队依据钻探情况,在毛家坪遗址选择了10处发掘点(A-J点)。三年来,毛家坪遗址累计田野发掘4000平方米。毛家坪遗址沟西墓地北区发掘140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主要是头向西的屈肢葬,出土各类器物1000多件(组),时代从西周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特征与20世纪80年代发掘的“A组遗存”一致,均属秦文化。
沟西发掘的140座墓葬均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15座口大底小,4座口小底大,其余口底同大。12座墓底有腰坑。18座有壁龛,壁龛内殉人。2座墓二层台上有殉人。36座墓有殉狗。17座墓无葬具,25座单棺,75座墓为一棺一椁,21座墓为两棺一椁,其余葬具不明。4座墓死者头向东或东南,8座墓向不明,其余皆向西或西北。107座墓为仰身屈肢葬,18座侧身屈肢葬,1座仰身直肢葬,其余葬式不明。随葬品包括陶器、铜器、玉石器等。
M2179,墓向309°。平面呈长方形,墓口距地表0.6米,口底同大,长3.90米、宽2.14米、深8.35米。东壁偏北有一列脚窝,共9个,上距墓口2米,下距墓底1.9米,脚窝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宽0.25~0.16米、高0.27~0.2米,进深9~14厘米。墓坑南壁有壁龛,直壁,拱顶,平底,底部平面略呈梯形,龛底距墓口6.45米,龛高1.48米、宽1.36米、进深0.59米。龛内有一长方形棺,东西长1.03米、南北宽0.51米、高0.67米。棺盖板厚度不详,板宽3厘米;底板10块东西向纵铺,厚5、宽10厘米,底板抵档板、边板。棺中有人骨一具,侧身屈肢葬,头东面下,双手交于体右侧,下肢右曲,股骨、胫骨夹角约60°。殉人手骨侧有铜带钩1件、石串珠1组。葬具为一椁二棺。椁室东西长3.39米、南北宽1.93米、高0.95米。椁盖板约有18块南北向横铺,板宽为15~24厘米,长约2.05米,板厚约5厘米,覆盖在椁室及二层台上。椁室档板抵边板,板厚8~10厘米;底板约10块东西向纵铺,厚6厘米。在木椁和墓壁之间有熟土二层台,台宽0.08~0.49米。外棺长方形,长1.91米、宽1.3米、残高0.52米,板厚4~7厘米。椁盖板南侧近墓壁处有殉狗一只,狗头向东,侧卧,四肢伸向北。内棺位于外棺中部,呈长方形,长1.4米、宽0.8米、残高0.36米,板厚7厘米,外棺底板与内棺底板间有一层厚约6厘米的淤土。内棺中有人骨一具,仰身屈肢葬式,全身除头骨外铺有一层朱砂,头西面上,双臂交于腹部,下肢向上踡屈,股骨、胫骨夹角约27°。死者为14~17岁少年,性别不详。
M2033,竖穴土坑墓。墓向299°,墓口距地表0.5米。平面呈长方形,口底基本同大,东壁略内收,墓口长3.15米、宽1.85米、墓底距墓口深5.2米。有熟土二层台,宽0.17~0.24米、高0.7米。葬具为一椁二棺。木椁为长方形,长2.67米、宽1.4米。椁盖板保存较好,其残存6块南北向横板,板长64、宽43~22、厚6厘米;盖板上南侧偏东部有一具殉狗,头北足南呈俯卧状。内外双棺,外棺为长方形,长2.15米、宽1.08米;内棺略呈不规则长方形,长1.95米、宽约0.85米。内棺内有人骨一具,仰身屈肢葬。头西面上,上肢双手交叉放于胸前,下肢向左折叠踡屈。墓主人为32岁左右的男性。
毛家坪遗址还发现有5座车马坑,其中M2059的附属车马坑(编号K201)最具代表性。K201位于M2059东南侧,是一座长10米、宽4米的东西向长方形土坑。坑内随葬有3辆车,从东向西分别为1号车、2号车、3号车。1号车为引导车,马头藏于前面的壁龛内,马衔、马镳齐全,车厢略有塌陷。3号车为从车,车轮、车轼、车舆痕迹明显,车轼上绘有白底青黑色勾连蟠虺纹,出土时宛若新成,车舆前还发现铜环、铜泡、箭镞与弓的痕迹。坑的西北角有一藤条筐,内放牛头和羊头,当为祭祀之物。2号车为主车,作为墓主专车使用,其豪华程度远超1号与3号车。该车有左右服马,两匹马均身披髹漆的彩绘漆甲。马头裹有马胄、马身覆盖彩绘甲片,上髹红漆,绘黑彩,为勾连蟠虺纹;甲胄上缝缀铜泡、勾云形铜饰。车舆侧板外蒙裹牛皮,牛皮上髹棕黑色漆,再以红彩勾勒出虎、豹、马、兔等动物图案。
文物遗存
综述
毛家坪遗址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骨器等各类小件文物1000余件。还出土大量绳纹灰陶片;鼎、簋、方壶、甗、孟、敦、盘、匜等青铜容器51件;短剑、戈、矛等青铜兵器11件。
子车戈
子车戈出土于毛家坪遗址中等级最高的墓葬,编号为M2059。M2059为典型的秦文化墓葬,墓口呈东西向长方形,墓壁平整光滑,墓壁四周各开有壁龛,龛内均有殉人,经鉴定殉人均为年龄在17~32岁之间的女性,可能是墓主的侍妾。随葬品主要集中在墓室西侧头箱内,主要有青铜器15件:5鼎、4簋、2壶、1甗、1盘、1匜及青铜器兵器,陶器有喇叭口罐等16件。对照当时的列鼎制度,墓主的身份很可能是大夫一级。墓主所用木棺分内外两层,棺上放置墓主生前使用过的兵器3戈2剑,其中紧贴墓主右臂的铜戈就是子车戈
历史文化
子车戈的历史故事
子车戈出土于毛家坪遗址中等级最高的墓葬,所谓“子车戈”是指该戈胡部刻有铭文,为两排14字。经专家解读为:“秦公作子车用,敢美武灵戮威不廷”。寥寥数字,点明墓主为子车氏家族成员,该戈为秦公专门为其制作,用于杀戮那些不愿臣服秦公的人。《史记·秦本纪》亦载其事:“缪(穆)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左传·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经·黄鸟》曰:“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下葬时,以大量活人殉葬,其中便包括近臣子车氏三兄弟,秦人作诗咏叹,便有了《诗经·黄鸟》篇。“三良从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不断在后世文学和史学著作中被提及和争论,从《诗经》《左传》《史记》《汉书》,到曹植、陶渊明、柳宗元、苏轼等诗人,都从不同角度留下“叹黄鸟,缅三良”的篇章,并逐渐形成了“黄鸟悲鸣”的文学意象。子车戈的出土则是子车氏相关文物的首次发现,也是文献中“三良从死”故事的注脚,更使得一段失落的历史在文物上重现。
研究价值
毛家坪遗址的发掘丰富了甘肃东部以及周代秦文化内涵,将秦文化的编年推进至西周,开辟了考古学上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先河,为探讨西戎文化的来源、民族整合问题,秦人西迁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毛家坪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毛家坪遗址,路程约28.5千米,时间约35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6 21: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