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是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
张今标执导,王仁、姚刚主演,于1991年上映。
1950年夏,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朝鲜,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临行前,毛主席为彭德怀设家宴,他把自己的长子毛岸英交给彭总。1950年11月25日,美国飞机在志愿军总部扔下凝固汽油弹,毛岸英壮烈牺牲。消息传回国内,毛泽东得知爱子牺牲,长叹:“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啊。”他回忆起岸英苦难的童年,竭力克服丧子之痛。由于岸英的新婚妻子思齐还不知这个噩耗,毛泽东每周还要倾听思齐对岸英的思念,这对他是个极大的精神折磨。为了减轻主席的巨大悲痛,周总理安排主席外出视察,借此调整心情。当毛泽东感到再也不能隐瞒的时候,他把实情告诉了思齐,思齐悲痛欲绝。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志愿军胜利凯旋,志愿军司令部请求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毛泽东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在朝鲜志愿军烈士陵园里,毛岸英与无数志愿军烈士一起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他们永远活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
张今标导演在1987年就曾有意把反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剧本《统帅在这里诞生》搬上银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他想拍摄这类题材,是为了探索如何利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塑造领袖人方面有所突破。他认为,只要电影工作者能尊重历史,还领袖以本来面目,使其从人造的神坛上走下来,观众肯定感兴趣。1990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决定投拍《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时,把剧本交给张今标。他看过剧本后,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感到剧本如果搬上银幕将会产生反响,而且在艺术上也有许多可作为之处。这坚定了他拍摄该片的想法。
为了能让毛泽东“贴近”观众,张今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描写人物的感情上,对一些细枝末节做了大刀阔斧的删减,例如朝鲜战争等都推到背景上去,片中设置的几个战争场面,也是为渲染人物情绪所必须,而把省出的空间表现毛泽东的父子情、父女情、夫妻情、战友情以及领袖与群众的鱼水情。原剧本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主线——感情线,一条是辅线——毛岸英的成长线。辅线主要通过毛泽东的回忆来进行,故事有头有尾,如果按原剧本照搬,那么回忆的穿插很容易打断情感主线,使戏显得松散。在开拍前,有的人主张干脆大大削弱辅线。 张今标思考后认为,砍掉辅线固然可以使剧情发展顺畅,但是父子情中所蕴藏的内容也会因此削弱。在创作时,他努力让关于毛岸英成长经过的回忆部分成为毛泽东感情起伏的有机部分,尽力让回忆部分穿插得自然。
在选择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时,虽然当时扮演这一角色最多的演员是古月,但由于古月当时在拍摄《大决战》,所以张今标只能另选他人。他调看了王仁主演的《故园行》,觉得王仁虽然形象上不及古月像毛泽东,但也不失为理想的人选。经过多次试妆,张今标发现王仁气质深沉稳重,虽然外表有些苍老、动作有些迟缓,但对于一部悲壮风格、节奏缓慢的正剧来说,这种气质对于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是非常有利的。
摄影师杨卫认为在色彩处理上相对单一有利于表现影片所强调的气氛,它可以起到集中观众注意力量作用,因此决定违反常规(一般影片红、绿、蓝三条光线的光号每第不得低于十五线,不得高于四十线),对影片基调进行一种暖色调的偏色处理。在他看来,这样才能增加影片的厚重感,使毛泽东的经历有更强的历史感。
该片是一部很感人、催人泪下的好影片。它着重反映了一个伟大领袖的个人感情生活——父子之情,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比较深刻和细腻地表现了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它通过回忆表现了毛泽东父子在艰苦革命斗争年代的经历,显示了革命领袖家庭这种不同一般的父子之,又以大量篇幅细腻地表现了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深切悲恸的伤子之情,把毛泽东在特定环境中的心态表现得真实细腻而又有分寸感,因而很生动感人。(原文化部电影局局长
陈荒煤评)
该片的场景相对单一(半数以上的重场戏均限于毛泽东的卧室),人物相对单一,但摄影师杨卫令人信服地、频繁变换机位,自如运动镜头,加上多角度的低调软光照明,使影像造型毫不呆板地在人物和影物绘画般的轮廓基础上构成。人和景物在这“喘息着的”空间的神秘氛围里时静时动,让人强烈感到主人公与身边每一件特殊景物间那只可意会不可方传的血肉联系。在这里,空间处于动态的艺术形式,摄影师利用空间时让观众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他运用镜头富于概括力地对场景进行了色彩处理,加强了影调透视,赋予画面独特的多层次和深度,使观众也成了影片事件的参与者。(《电影艺术》记者
左舒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