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希沃特
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
毫西弗是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辐射剂量的主单位是西弗(sv),但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西弗(μSv),1μSv=0.001mSv。对一般人来说,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物质的人,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每年1~2毫西弗。
单位介绍
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西弗,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毫西沃特(mSv),1mSv=0.001Sv。还有微西沃特(μSv)1μSv=0.001mSv。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沃特,记作Sv。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西沃特。
辐射剂量是以人体组织器官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辐射能量来计算,它的计算单位是「西弗」,或是「毫西弗」。国际安全标准规定,人体每年在正常环境本底辐射之外,所受辐射剂量的上限是1毫西弗。
大致上而言,来自于自然生态的辐射线,基本上对人体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就像空气一般存在人类的生活空间里;在中国台湾地区,天然辐射的剂量平均约占81. 2%,即每人每年所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换算单位约为二毫西弗,而人造辐射剂量仅仅占18. 8%。
因此,除非是随个人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而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居民的剂量是邻近地区居民的好几倍),或是经由职业环境、医疗上的长时间接触,而日积月累了过多的辐射线,并远超过于人体可接受度的标准值时,才会产生危害身体的影向,根据「联合国 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研究,世界上每人每年所受的自然辐射剂量平均值是2.3 毫西弗,但是有不少地区居民则超过10毫西弗,而台湾每人每年平均是2.0毫西弗。截止2013年前市面上售卖的电器都是通过辐射安全的品管检验的,至于计算机和计算机屏幕所产生的辐射,除电磁场辐射外,只有极微量x光,但现今影像管的制造技术已将x光剂量降到 最低,大都符合原能会所定每小时不超过5微西弗的安全限值规定。
至于辐射是否会慢慢累积在人体,一般体外辐射的任何放射线,当其与物质作用释出能量后,放射线便不复存在,当然也不会累积在人体内,除非是吸入或食入放射性物 质,其不断在体内释出能量,才会有所影响。
辐射剂量
一次胸部低剂量CT:0.5~1.0mSv;
一次常规剂量胸部CT:3~5mSv;
一次冠脉CT造影:15mSv ;而64、320排螺旋CT分别降到7.5mSv、6.0mSv;
一次全腹平扫加增强扫描(即从膈肌至耻骨联合,例如,小肠造影、全腹扫描、大范围腹部血管造影等):低剂量扫描13-16mSv、常规剂量扫描:约36mSv;若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则病人接受剂量相应会增加。
(注:“低剂量”:是使用30~50mA的较小X线管电流,从而使病人检查中接受较低的辐射剂量)
1次全身PET-CT检查辐射量约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注:1000微西弗=1毫西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事故等级为7级,第二天核电站附近1.1公里,辐射量每小时351.4微西弗)最简单的比喻: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一小时就接受。 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防护原则
就医所做的合理放射学检查虽然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年内多次、重复性检查(更有甚者月内重复检查),势必产生辐射危害的累积效应(尤其敏感部位),如果诊察疾病确实需要,保命治病在先,也属无奈。但是,应该注意:
1、不可滥用或盲目重复检查;
2、尽量使用无辐射的检查;
3、尽量避开对射线敏感的器官,例如,眼睛、甲状腺、性腺、乳腺。儿童尽量避免无重要意义的CT或X线检查。
致死当量剂量
“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毫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核辐射防护
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
体外照射
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 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体内照射
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 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详细操作指南
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5:27
目录
概述
单位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