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水是一种有着清新的口感、细腻的气泡、各种水果口味的饮料,是一种比较火热的健康饮料。气泡水主打“无糖”和“健康”理念的气泡水开始成为市场风口。气泡水可以短暂提升
饱腹感,还有一定的提升食欲的效果。
在法国、
瑞士等一些欧洲国家,矿泉水通常指含有碳酸气体的饮料,如果不想要带气的,则一定要说“No Gas”。气泡水就是由“Gas Water”而来。气泡水,在日文中是“发泡水”,在英文中是Sparkling Water,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
气泡水与
苏打水的口味上有些相似,而且通过肉眼都能观察到液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泡,但是二者制作原理却截然不同。
苏打水是由小苏打制成,小苏打即碳酸氢钠(NaHCO3),融入水中会产生大量的钠离子。而如果人体摄入大量钠会导致体内
钠离子浓度过高,因此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大量饮用苏打水。
苏打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碳酸氢根既可发生电离生成碳酸根离子(CO32-)和氢离子(H+),也会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OH-)和碳酸(H2CO3),由于碳酸氢根的水解(产生OH-)程度大于电离(产生H+)程度,因此其水溶液呈弱
碱性,因此不建议胃酸分泌过少者大量饮用苏打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表示:“健康人
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时,才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酸碱体质”
伪科学说法不仅让那些打着保健名义的保健品找到了商机,还与另一种大家日常饮用的产品“弱碱性水”有着微妙的关系,相关产品的企业也一直为“弱碱性水”营造出“有益健康”的形象。
“气泡水富含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胃部后会产生
饱腹感,给大脑一个虚假的‘吃饱了’的信号。”卞华伟说,但这种饱腹感是非常短暂且不真实的,这就是大家喝完
可乐“返气”的感受,一口气消失后,该饿还是会饿。故意用喝气体的方式来增加饱腹感,错过用餐时间,过后再进食,吃多的风险更大。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来说,经常“喝气”会造成
胃肠胀气,弊大于利。
是选择无糖的,人们更换饮品最重要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无糖的气泡水“有劲”、麻酥酥的过瘾、还不易变胖,满足了所有的需求,是气泡水中的首选
2014-2020年,无糖碳酸饮料市场规模实现了从 6 亿元到 66.9 亿元的强势增长。占总体市场 56.8%。根据市场调研反馈,无糖气泡水在当下仍旧是市场热度最高品类,预计未来几年,在无糖赛道中无糖气泡水还将继续保持领跑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