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
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
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
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
微波辐射,以及
卫星导航系统反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风速风向。
卫星分类
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轨道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太阳同步
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前者由于卫星是逆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同步,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后者是与地球保持同步运行,相对地球是不动的,称作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又称
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①
极轨气象卫星。飞行高度约为600~1500千米,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交角,这样的卫星每天在固定时间内经过同一地区2次,因而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
②
同步气象卫星。运行高度约35800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相重合。从地球上看,卫星静止在赤道某个经度的上空。一颗同步卫星的观测范围为100个经度跨距,从南纬50°到北纬50°,100个纬度跨距,因而5颗这样的卫星就可形成覆盖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观测网。
按是否用于
军事目的分为
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
在气象预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卫星云图的拍摄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于地球上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向程度而拍摄的可见光云图,只限于白天工作;另一种是借助地球表面物体温度和大气层温度辐射的程度,形成红外云图,可以全天候工作。
气象卫星特点
1. 轨道(低和高轨两种)。
2.短周期重复观测。
3. 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4 .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同步轨道
气象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或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为了保证云图的质量,气象卫星的太阳同步轨道呈圆形,偏心率要求小于千分之一,倾角大于90°,高度一般在800~1500公里,以便飞经地球各地区时获取的图像具有相同的光照条件。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对位置保持的
精度要求不高,东西向为0.5°左右,南北向为1°左右,偏心率小于千分之一。
姿态控制
为了保证云图的图片质量,气象卫星必须具有很高的姿态稳定性。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要求姿态的变化率小于千分之几度每秒,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要求姿态的变化率小于0.0002度/秒和小于0.002度每半小时。气象卫星对姿态的控制精度,要求一般为0.5°~1°。
数据传输
气象卫星的数据传输有4种:
气象遥感仪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向
地面数据处理中心站传输,常用频段为1700兆赫,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最高可达28兆比特/秒;
气象遥感仪器获得的数据经卫星上初步处理后,实时向地面发送云图等气象资料,常用频段为137兆赫和1700
兆赫,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气象遥感仪器获得的数据经传到地面作各种数据处理后,再通过气象卫星向各地广播云图等气象资料,常用频段为1700兆赫;
收集地面气象站、海洋自动浮标和设置在无人值守地区的自动气象站所获得的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资料,常用频段为401和468兆赫。
观测内容
气象卫星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①卫星云图的拍摄。
②
云顶温度、云顶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
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⑥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⑦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
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和演变;为研究气候变迁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空间飞行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结果。
中国气象卫星
捕风家族
最新的气象卫星捕风一号A/B卫星则使用这个卫星信号反射技术探测海面风速,随着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成熟,利用卫星导航反射信号(GNSS-R技术)对反射面的物理特性和参数进行反演,成为各国研究热点。捕风一号正是瞄准这一方向进行研制和建设。
当卫星发射升空后,Gnss-R台风观测雷达载荷开始工作,其接收导航信号传递到海面的反射信号,实现对海面风场的广域地毯式搜索探测,为什么导航信号能“不务正业”,成为海面风场探测的好帮手?专家解释,导航信号传递到海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风平浪静与风急浪高所形成的反射信号具有明显差别。“有风时,反射信号会随着海浪出现一段一段的变化。风越大,信号变化越剧烈。通过分析时延多普勒功率图像,利用不同参数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反演出海面风速数据。”白照广说,导航卫星的L波段,具有良好的大气穿透性,可全天实现对海面风场的信息探测,并可通过多星组网监测实现对极端台风天气的“精准”预报。
风云家族
中国“风云家族”早已声名在外,目前超过2500国内用户及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收与利用风云卫星资料。风云系列卫星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是东半球
气象预报的主力。
1969年,时任总理
周恩来指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成功发射4颗风云一号、 7颗风云二号、3颗风云三号卫星,其中风云系列的单号为极轨气象卫星,双号为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目前风云三号卫星已全面取代风云一号卫星,风云二号亦正被风云四号取代。风云四号则是中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探测谱段和探测要素等方面更胜风云二号。
风云一号
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后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号)和三颗
静止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
静止卫星,从试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
同时还建立了以接收风云卫星为主、兼收国外环境卫星的卫星地面接收和应用系统,在气象减灾防灾、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目前,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是
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
风云二号
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计划发射7颗,即风云二号A/B/C/D/E/F/G,两颗试验星(风云二号A/B),六颗业务星(风云二号C/D/E/F/G/H)。
从1997年服役至今的风云二号,可每15分钟进行一次全球观测、每6分钟进行一次区域观测,为中国和世界气候监测及天气预报提供实时动态资料,预报准确率可达90%。
风云三号
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的技术指标达到欧美最新一代气象卫星水平,可从二维遥感成像到三维综合大气探测,从单一光学探测到全谱段宽波谱探测,从公里级观测提高到百米级观测,从国内组网接收到全球组网接收。
风云三号E星于2021年7月5日成功发射,7月23日开始在轨测试,计划2021年年底交付使用。当前,E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和D星组网运行,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具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2022年12月1日,经过长达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和今年汛期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的“实战”考验,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正式业务运行。
2023年2月,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消息,风云三号04批卫星工程研制工作启动,将成为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收官之作。据悉,风云气象卫星预计今年完成2颗卫星发射任务,并有3颗卫星在研。
风云四号
2016年12月11日零时11分,中国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三轴稳定定量遥感卫星,使用全新研制的SAST5000平台,设计寿命7年。卫星成功突破了代表国际前沿的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配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等2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装载四种先进有效载荷,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风云四号的主用户为中国气象局。卫星投入使用后,可更加精确地开展天气监测与预报预警、数值预报、气候监测。卫星装载的
闪电成像仪能1秒钟拍500张闪电图,探测区域范围内的闪电频次和强度,在国内首次提供闪电预警。风云四号能每3分钟对台风区域进行观测,可弥补目前在轨卫星云图分辨率不够高的缺点,还将对灾害及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撑。
国外气象卫星
1958年
美国发射的
人造卫星开始携带
气象仪器, 1960年4月1日,美国首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截止到1990年底,在3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共发射了116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消灭了全球4/5地方的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能准确地获得连续的、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规律,做出精确的气象预报,大大减少灾害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对
自然灾害能有3–5天的预报,就可以减少农业方面的30%~50%的损失,仅农、牧、渔业就可年获益1.7亿美元。例如,自1982年至1983年,在
中国登陆的33次台风无一漏报。1986年在
广东 汕头附近登陆的8607号
台风,由于预报及时准确,减少损失达10多亿元。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这颗试验气象卫星呈18面柱体,高48厘米,直径107厘米。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遥控磁带记录器及照片资料传输装置。它在700千米高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1135圈,共拍摄云图和地势照片22952张,有用率达60%。具有当时最优秀的技术性能。
美国从1960年至1965年间,共发射了10颗“泰罗斯”气象卫星,其中只有最后两颗才是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1966年2月3日,美国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实用气象卫星“艾萨”1号,它是美国第二代
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轨道高度约1400千米,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为4000米。
从1966年至1969年间,共发射了9颗,获得了大量气象资料。它的发射成功开辟了
世界气象卫星研制的新领域,大大减少了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
1969年,
苏联首次发射了“流呈”I型气象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通常保持2~3颗卫星运行在相互垂直的轨道平面上。这样就可以提供全球气象资料。后来这类卫星由“流星”2型卫星系列所取代。“流星”2型卫星系列是获得全球覆盖的卫星系列。
日本发射了两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两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业务卫星,印度也发射了通信广播和气象多用途卫星。
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后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号)和三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试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
美国有史以来科学性能最强的一颗气象卫星预定于2016年11月19日发射升空。在距离地球35800公里(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10)的最佳位置上,地球同步运行环境卫星–R系列(GOES–R)将拍摄席卷美国的天气和大气现象的图像。GOES–R能够每隔30秒钟拍摄一张图像,远远快于当前GOES气象卫星几分钟的拍摄时间间隔。这种快速的拍摄功能使得该气象卫星能够追踪雷暴、飓风以及其他猛烈风暴的发展变化。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
气象卫星的发展经历了试验和应用两个阶段。除美国和苏联外,日本和
欧洲空间局于1977年也先后发射了气象卫星,这些国家和组织都参加世界气象组织 (WMO)安排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第一期全球试验。主要的
气象卫星系列有:
②“泰罗斯”号气象卫星系列:美国发射的世界第一个试验气象卫星系列,1960~1965年共发射10颗,除最后两颗为太阳同步轨道外,其余的轨道倾角为48°和58°。
③“艾萨”号卫星:美国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业务应用卫星。1966~1969年间先后发射了9颗,轨道倾角约102°,轨道高度约1400公里,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为4公里。
④“泰罗斯N/诺阿”卫星系列:见“泰罗斯N/诺阿”卫星。
⑤“静止气象卫星”(GMS) :日本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业务应用卫星,共2颗,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发射,可见光和红外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分别为1.25公里和5公里。
⑥“气象卫星”(Meteosat):欧洲空间局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业务卫星,共2颗,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发射,可见光、红外云图和水汽图的星下点分辨率分别为2.5公里、5公里和5公里。
⑦“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见“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
⑧“印度卫星”(INSAT:印度的通信、广播和气象多用途卫星,它的可见光和红外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分别为2.7公里和1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