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代谢废物或毒素,需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肾功能下降时,代谢废物或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血液中
尿素氮、
肌酐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增高、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就叫做氮质血症。
病因及常见疾病
凡继发于下列情况的肾灌流不足均可以导致本病征:心脏搏出量减少、失血、低血压、脱水综合征、手术后时期、
肿瘤病后期、用血管收缩药等等。
(一)肾性氮质血症:
又称潴留性氮质血症。当肾脏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时,蛋白质代谢终末产物从肾排出减少,而在血液内潴留增多,致使血液非蛋白氮含量增高,血液中非蛋白氮增高的程度与肾功能障碍程度呈平行关系。
(二)肾外性氮质血症:
又称生成过多性氮质血症。在中毒、缺氧或发热等急性病理过程或严重的肝脏病变时,由于组织分解增强或氨基酸代谢障碍,引起氨基酸、氨、尿酸、肌酸、肌酐等在血内增多。蛋白质代谢的含氮产物在体内潴留过多时,可引起机体中毒。
症状
1、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2、严重水肿会出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3、浮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于整个病程中时肿时消。在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后,常使浮肿复发或加重。
(二)消化道症状:
因胃肠道水肿,常有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
(三)高血压:
非肾病综合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但有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可出现一时性高血压。而II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伴有高血压。
(四)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诊断本征最主要条件。
(五)低蛋白血症:
主要是血浆蛋白下降,其程度与蛋白尿的程度有明显关系。
(六)高脂血症:
血中甘油三脂明显增高。
(七)小便变化:
1、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这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2、尿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油,如淘米水时立即就诊。
3、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每天4-8次。如果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时,小便量出现骤减或陡然增多时,就要到医院检查了,看是不是肾脏病变。
4、夜尿。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八)其他症状:腰痛。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鉴别诊断
主要是尿毒症的鉴别。
尿毒症:是指肾机能衰竭严重时引起全身性机能和代谢障碍的综合征。原因是随尿排出的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所致。尿毒症时血浆中的毒素主要有:①尿素,从肠壁进入肠腔后受肠道内细菌尿素酶作用可分解为氨及铵盐,氨如被吸收入血液,可引起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尿毒症表现的最主要的机能变化是神经系统,全身可出现精神沉郁、肌肉无力;痉挛或震颤。这是因氨中毒、酸中毒和低血钙所引起。肾脏有病时常伴发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高血镁、低血钠、低血钙、钠及水潴留或水中毒等一系列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造血器官因红细胞生成障碍,出现肾性贫血,并有出血和溶血现象。消化系统因受尿素在肠道产生的氨及铵盐刺激粘膜引起炎症,出现呕吐、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
检查
(一)尿常规:
尿蛋白一般为微量或少量。若尿蛋白>3.0/24小时,则提示非本病的可能。尿沉渣可有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
(二)尿培养:
阳性率较低,有时需反复检查方可获得阳性结果。阴性尿细菌培养患者中约有20%可找到原浆型菌株,此系致病菌在抗菌药物、抗体等作用下,为了适应不良的环境而求得生存的一种变异能力,胞膜虽破裂,但原浆质仍在,一旦环境有利即可重新繁殖。膀胱灭菌后尿培养及尿液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时,有助本病诊断。
(三)肾功能检查:
通常有肾小管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酚红排泄率降低等),可有尿钠、尿钾排出增多,代谢性酸中毒;尿少时血钾可增高。晚期出现肾小球功能障碍、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并导致尿毒症。
(四)X线造影:
可见肾盂肾盏变形,明影不规则甚至缩小。
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多限于
激素类药物、
细胞毒类药物及一些常规中药,用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时,只能缓解急症,且很多易复发,或呈进行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