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则覆舟
古代文言文
水则覆舟是一个汉语成语,也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唐太宗时,魏征在《贞观政要》引用了这一观点。
简介
词目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读音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3释义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4出处
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5直译
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
6英译
Although the water can carry the boat, it can burry the boat as well
Water carry a boat, water it
7比喻
君对民的依存关系
原文
马骇,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注释
1.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舆,车舆也。”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2.庶人:平常的人,老百姓
3.笃敬:诚实谨慎。敬:谨慎
4补:补助。
5是:这样。
6传:这里泛指古代典籍。
7君:统治。
8平政:使政令公平。
9荣:兴盛。
10隆礼:尊崇礼仪。
11大节:关系安危存亡的大事。
译文
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个意思就是说:当君王的想要获得安宁,那么最好是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想要获得繁荣,那么最好用隆重的礼节对待士子;想要获得功名,那么最好尊崇和任用贤能的人,这是关系到统治者安危存亡的大事。
参考资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数字科技馆.2011-06-25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9 00:5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