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胡麻斑病
植物病害
水稻胡麻斑病又叫胡麻叶枯病,俗称饥饿病,是由稻平脐蠕孢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为害稻株地上部分,以叶片为多。
病原特征
水稻胡麻斑病病原为稻平脐蠕孢(学名:Helminthosporium oryzae Breda de Haan),属半知菌类长蠕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3-5根丛生,屈曲状顶端有孢子着生的痕迹。分生孢子呈棍棒形或长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 褐色,有3-11个隔膜,大小(24-122)微米×(11-23)微米。
病菌菌丝体生长温度为5-35℃,以28℃左右最适宜。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为8-33℃,以30℃左右最适宜。孢子发芽时不仅需要水滴,还要求92%以上的相对湿度。
为害症状
水稻胡麻斑病危害时期长,从秧苗到成熟期都能发病。稻株各部,芽、叶、穗都可受害,尤以叶最为普遍,但不同部位表现的症状备不相同。
芽鞘:种子发芽不久,就会受害发病,芽鞘渐变褐黑,严重时鞘叶尚未抽出,全芽枯死。
秧苗:苗叶和叶鞘上的病斑多数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深褐色,有时病斑扩展相连就变成长条形。病情严重时,引起秧苗成片枯死;空气湿度大时,死苗上会生出黑色绒状霉层。
成叶:成株叶片发病,初现褐色小点,继而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褐斑,如芝麻粒大小,外围环绕一黄色晕圈。用放大镜观察,褐斑呈轮纹状。后期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变为灰白色。病情严重的一片叶上可有百个以上病斑,且常愈合成不规则大斑块,终使叶片干枯。受害重的稻株,分蘖减少,抽穗推迟。
叶鞘:叶鞘上病斑初成椭圆形或长方形,水渍状,边缘淡褐色,中央暗褐;渐变为不规则形的大斑,中心部灰褐色。
穗颈:穗颈受害病斑,呈暗褐色。变色部分色浅较长,可达8厘米左右。发生期较迟,会使颈部弯曲,影响谷粒饱满度。
谷粒:谷粒受害早、迟的病斑不同。受害迟的,病斑形状、色泽与叶片上的相似,略小,边缘不明显。受害早的,病斑灰黑,可扩展到全粒,造成秕粒。空气潮湿时,在内外颖合缝处及其附近,产生大量黑色绒状的霉层,并可扩展覆盖全粒。
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附着在稻种或稻草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播种后谷粒上的病菌可直接侵害幼苗。稻草上越冬的分生孢子,或由越冬菌丝产生的分生孢子,都可随风扩散,引起秧田和本田的侵染。在当年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再次侵染,不断扩大为害。
流行规律
气候:影响水稻胡麻斑病流行程度的气候因子主要是雨量、温度和光照。病菌生育适应的温湿度范围较广,但最适宜于适温高湿遮荫的条件。当湿度饱和、温度在25-28℃时,4小时就完成侵入过程,如再无强烈阳光直射,一昼夜即可出现病斑。
肥力:土壤肥力不同,病害发生程度也不相同。瘠薄缺肥的稻田发病重,尤其是缺乏钾肥更容易诱发病害。双季晚稻有时秧龄过长,为了控制移栽后秧苗生长速度,常减少施肥,这也容易诱发此病。
土质:一般酸性土、砂质土或粘土田发病重。在土壤粘性大而又排水不良的田、漏水田以及缺水、积水过多的田水稻抗病力降低,发病也重。
品种和生育期: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但同一品种在各地表现抗病性的强弱也不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抗病性也不一样。一般苗期易感病,分蘖期抗病性增强,分蘖末期以后抗病力又渐渐降低。穗颈部在抽穗至齐穗期的抗病性最强,随着灌浆成熟,其抗病性逐渐降低。这也是穗颈病受害发病较迟的原因。谷粒则以抽穗至齐穗期最易感病,随后抗病力又显著增强。
防治方法
病草和病谷上越冬的病菌,是次年发病的初次侵染菌源,因此要尽早处理。重病田的稻草、稻谷应单独堆放,先用、先吃,积余的也应堆置离稻田较远的地方。育秧用的稻草,要在水中煮沸后再用,以免把病菌带入秧田。
稻种应从无病田选留,还须进行种子消毒,以尽可能杜绝传病。种子消毒可采用1%石灰水浸种或用抗菌剂“401”“402”浸种,也可用福尔马林液闷种或浸种。
由于水稻胡麻斑病在土质差、肥力低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必须注重改良土壤。要增施基肥,及时追肥,并做到氮、磷、钾肥适当配合。砂质土应多施腐熟堆肥作基肥,以增加土壤保肥力。酸性土要注意排水,增强通透性,还可适量施用石灰,以促进土内有机质分解。当稻叶因缺氮发黄时,要及时追施硫酸铵、人粪尿等速效肥。病田施用钾肥,可减轻病害。
在水稻易感病的阶段,密切注视病情发展,不失时机喷药防治。稻瘟病常发区,可结合喷药防治稻瘟病进行。稻瘟净克瘟散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春雷霉素等药剂,对水稻胡麻斑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34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为害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