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大桥(Shuimen Bridge)、简称水门桥,是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境内一座桥东街道与桥西街道之间的桥梁,位于西枝江河道之上,为桥东路西段组成部分。
建设历程
1989年9月8日,水门大桥动工建设。
1991年2月5日,水门大桥建成;2月12日,水门大桥竣工运营。
2003年,水门大桥进行过结构检测。
2013年9月13日至9月14日部分时段,水门大桥进行全封闭检测。
2017年7月11日,惠州市发改局发布《关于水门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的批复》文件,同意投入1312万元维修加固水门大桥。
桥梁位置
水门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境内,连接桥东街道南部和桥西街道北部,纵跨西枝江及其两岸;北距下游
东新桥(西枝江与东江汇合处)约600米、东距上游西枝江大桥约1.4千米;大桥线路西南端起于水门路、南门路和惠沙堤二路交汇处,东北端止于下板塘村下塘街与桥东路交汇处。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水门大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正桥采用了三连跨下承式系杆拱结构,在当时是中国国内较大的拱桥。截至2008年9月2日合生大桥落成之前,水门大桥是惠州市惠城区境内唯一宏观造型独特的桥梁,双边多拱如水上彩虹。大桥由主桥拱桥和南北两端引桥组成,整座桥大致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南引桥端与多条街道交汇,北端引桥呈弧线形,引桥中间与周边住宅楼有多条天桥相连,方便居民步行上下桥;引桥采用T型梁结构;全桥是连接桥西街道和桥东街道的交通枢纽桥。
设计参数
水门大桥全长315米,主桥长150米;跨径布置“(3×15+27.5+40+60+40+27.5+5×15)米”。桥面总宽19.5米,双向两车道总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总面积1950平方米;路面采用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标准,荷载标准汽车15吨、挂车100吨。
运营情况
● 通行事项
水门大桥因投用时间较长、且桥面较窄,大桥维修期间可能会临时封路。此外,水门大桥南端为多匝道、多街巷以及多红绿灯的交叉路口,需注意按指定车道以及交通信号灯指示行驶。
设备设施
水门大桥设有夜景照明系统,节假期期间通过彩灯呈现主桥上两组共六座桥拱以及两端引桥的轮廓。
文化特色
水门大桥南岸西枝江畔是抗日战争期间“沙下惨案”的遗址,惠州博物馆曾于1984年12月在沙下立碑以记,但纪念碑在后来整治惠城区两江四岸和建设滨江公园时被拆除。2014年,原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沙下惨案遗址作为惠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惠州网友呼吁水门大桥“沙下惨案”原址下重新竖立纪念碑。
建设成果
● 技术创新
水门大桥施工期间,为适应城市桥梁使用特点,避免车辆驶上桥面时产生压抑感,故取消桥面两条拱肋间通常设置的风撑。这种跨度达60米的无风撑下承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不仅结构新颖而且造型美观。
建设规划
2017年9月12日,根据《惠州水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草案)内容,水门大桥一带拟建惠州市首座历史文化公园。
价值意义
水门大桥建成后,缓和了当时惠州市东新桥的挤塞状况,促进了桥东区的经济发展,极大改变了城区的老旧面貌。(《南方都市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