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乡
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辖乡(已撤销)
水龙乡,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部,东与坝街乡接壤,南与中和镇毗邻,西与塘州乡交界,北与三合街道拉揽乡相连。辖区总面积97.5平方千米。2011年末,水龙乡辖区总人口18000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属都江县辖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置三都县,设水龙乡。
1950年,全县设4区、2镇、18乡,设水龙、中和等乡,属水龙区。
1958年,水龙、地祥、中和3乡组建红星公社。
1966年,设水龙区辖地祥、水龙等公社。
1983年,水龙区更名中和区。1984年,复建水龙乡、地祥乡属中和区。
1991年,原水龙乡、地祥乡合并为水龙乡。
2014年2月22日,新设置的中和镇辖原中和镇、塘州乡及原三洞乡(除群力村外)和原水龙乡(除祥寨村、伟寨村外),镇人民政府驻中和镇中和村。
行政区划
1991年,水龙乡辖9行政村、99村民小组。
2011年末,水龙乡辖水龙、独寨、马联、拉佑、科寨、地寨、祥寨、伟寨、孟寨等9个行政村,下辖9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3年8月31日,水龙乡下辖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水龙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龙乡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部,东与坝街乡接壤,南与中和镇毗邻,西与塘州乡交界,北与三合街道拉揽乡相连。辖区总面积9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水龙乡地处黔中山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的中低山丘陵区,低山丘陵盆地类型。平均海拔770米。全乡以“三都至荔波”公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大板块。东面为高山壑谷地界,山高谷深,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西面为低山宽谷地貌,山低坡缓,土层较浅,土壤贫脊,多为峰丛溶岩砂岩坡,石头裸露,植被稀少。
气候
水龙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328天。
水文
水龙乡都柳江流经境内,有支流拉担河。拉担河发源于水龙乡交把,全长12千米,平均流量0.47立方米/秒,进出口落差300米。
自然灾害
水龙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倒春寒、冰冻、冰雹等。
自然资源
水龙乡境内地下矿藏主要有铅锌、赤铁、煤炭等。植物资源丰富,有大面积的原生态林,植被茂盛,物种繁多,仅在伟寨村就有乔灌木50多科,100多属,300多种。区内多有自然生长的中草药材,是水族民间中草药的采集地。
人口
2011年末,水龙乡辖区总人口18000人。总人口中,男性9735人,占54.1%;女性8265人,占45.9%。主要聚居水、汉、布依等民族,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4.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水龙乡财政总收入43万元,比上年增长7.5%。
农业
2011年,水龙乡农业总产值1170万元,比上年增长4.5%。
交通运输
水龙乡有三都至荔波、三都至独山2条县际公路贯穿全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水龙乡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农家书屋9个,藏书1.5万册。
2011年末,水龙乡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5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水龙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个;病床6张。专业卫生人员6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
2011年,水龙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9.3%。
社会保障
2011年,水龙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户,人数23人,支出46380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168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28户,人数4400人,支出31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支出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8人,支出6万元,比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400人次,共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临时救济5000人次,支出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水龙乡有邮政代办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720户;移动电话用户651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36%。
历史文化
水龙乡地名因历史上常年干旱、缺水,百姓祈龙王降雨,故名水龙。
水龙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水族弦鼓舞、铜鼓舞、水族民间歌曲等,其中弦鼓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7 16:0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