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学术语
亚热带季风气候(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亦称之为副热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受热带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的中纬度季风气候类型。
科研历史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开拓者是“竺可桢”,竺可桢于民国十年(1921年)出任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系主任,讲授气象学、世界气候等课程。民国二十年(1931年)竺可桢按照简单明确、与天然区域符合以及和大气环流相一致的原则,将中国开创性的划分为8个气候区域。还认为自然区划工作必须也能够为农业生产服务,在竺可桢力主下,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以气候因素为主,各带的划分主要是气候带的划分。
于中国而言,秦巴山地地带性植被从南向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带逐步过渡为落叶阔叶林带,秦巴山地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即南北分界线。但是分界线具体在哪里却出现了较大的争议,主流观点有3类:秦岭主脊、秦岭南坡和秦岭北坡。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自然区划工作中,竺可桢于1958年用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为主要指标,确定中国热量带(温度带)分布,以4500℃确定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并提出亚热带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带,充分反映自然地理现象的连续过渡性。进入21世纪,对于中国亚热带的北界问题的重新测定也有了一定成果和突破。
气候系统
形成机制
亚热带大陆东岸因地处回归线附近,故形成亚热带气候。又地处副热带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偏角超过120度,形成了季风;又其降水受行星风带和巨大地形影响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因而形成季风气候。
东亚副热带季风
▪东亚副热带季风与南海季风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主要受季风影响。陈隆勋等(1983)提出了东亚季风系统的概念。朱乾根等(1986)明确提出东亚季风区可分为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季风区(简称热带季风区)和大陆—日本副热带季风区(简称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喻世华等(1986,1991)也指出东亚季风环流由热带季风环流和副热带季风环流组成,正是环流特征的多样性,引起了东亚季风降水的复杂性。
▪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建立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的关键推动力是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由冬至夏,东亚大陆(包括青藏高原)由冷源转为热源,使得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的纬向热力差异首先在副热带地区由“西冷东暖”转变为“西暖东冷”。大陆感热加热迫使低层大陆冷高压东移入海,激发副热带地区低层偏南风的建立。低层南风一方面输送低纬度热量,维持“西暖东冷”的形势,另一方面它使得垂直经向风切变(低层减高层)由负转正,产生上升运动,进而形成降水释放潜热加热中高层大气。通过“热力适应”过程,潜热加热又加强低层南风,激发高层偏北风的出现,同时凝结潜热对“西暖东冷”的热力分布也有很强的正反馈作用。
事实表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雨季建立明显早于热带夏季风雨季,两者的雨带、强低空辐合带、强垂直运动带均是相互分离的,因此,东亚副热带夏季风雨带并不是热带夏季风雨带向北推进的结果。3月底到4月初,东亚副热带夏季风雨带首先在江南地区建立(也有学者称之为“春雨”),并徘徊在华南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形成华南前汛期。南海夏季风于5月中旬建立后,前汛期雨带向北推进,于6月中旬形成江淮梅雨,7月中旬以后移至华北、东北地区,形成北方雨季。因此,3月下旬至南海夏季风建立前的这一多雨时段,应属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早期阶段。
▪东亚副热带季风与梅雨
南海热带夏季风于5月中旬建立,由于热带夏季风的推动,华南前汛期雨带向北推进,于6月中旬推进至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开始。7月中旬雨带北推至华北-东北地区,形成北方雨季。大量证据表明,梅雨季节是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典型阶段(盛期),其雨量大,强降水频发,容易造成我国江淮流域大范围洪涝灾害。
江淮梅雨入梅日期,研究了江淮梅雨入梅的年际变化与前期冬季环流和前期冬春季海温的关系,发现江淮入梅早晚与前期冬季的北大西洋涛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入梅早的年份,其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强,而入梅晚的年份,则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弱。同时也发现,江淮梅雨入梅早晚与前期冬春季的北大西洋海温之间存在较为稳定持续的显著负相关区。
梅雨期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降水异常偏多或偏少可造成江淮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或干旱,如1954年、1991年、1998年和2020年洪涝以及1958年和1994年干旱。江淮梅雨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既受到来自热带低纬度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高纬天气系统的影响。何金海等(2006)发现频繁的东北冷涡活动具有显著的“气候效应”,即东北冷涡活动异常会引起季节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异常,对梅雨期降水存在明显的作用。他们发现梅雨期东北冷涡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东北冷涡越强,梅雨期降水量越多,东北冷涡越弱,梅雨期降水量也偏少。
东北冷涡影响梅雨的机制大致为:江淮地区南侧对流层中高层气压梯度力加大,动能也随之增大,接着通过动能下传致使江淮以南地区西南低空急流形成,将大量的暖湿气流输送到江淮地区并与东北冷涡引导南下的干冷空气相互作用,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梅雨锋的形成与维持,在上升运动的触发下,最终导致梅雨量偏多。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重大的持续性暴雨与洪水灾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北冷涡不断地向南输送冷空气,并与北上的季风暖湿气流在长江流域相遇,造成了长江流域的多次强暴雨过程。这证实了东北冷涡对梅雨的气候效应。
气候特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气候特征为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季风发达。以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例,其具体气候特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5-22℃,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之间,温暖指数为135℃每月至240℃每月之间;从0℃以上积温来看,长江至亚热带北界为5500-6000℃,长江至南岭为6000-7000℃,南岭至亚热带南缘则达到7000-8000℃;从无霜期来看,江淮流域初霜期在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终霜期在翌年3月中下旬结束,达230-240天以上,而四川盆地则达300天以上,云贵高原受高度影响为260-270天,两广地区则为300天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域范围广,地形复杂多样,因此其还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灌丛、山地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非地带性植被
气候类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域范围广,跨越纬度大。根据其热量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差异,将亚热带季风气候划分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亚热带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冷暖气团交汇和南北气候过渡区,其温暖指数高于135℃每月,1月均温0-5℃,7月均温24-29℃,年平均气温约13.5-16.5℃,绝对最低气温大于零下20℃。10℃以上年积温约4500-5400摄氏度,无霜期约200-250天。
中亚热带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均温多在16-20℃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一月均温大于7℃,一般小于20℃,年最低温一般大于2℃,历史极端最低温大于-4℃,10℃以上积温5900℃至6300℃,多年不见下雪,年均温大于18℃。
南亚热带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部与热带季风气候相邻,受海洋影响较大,其温暖指数为175℃每月至240℃每月之间,热带海洋气团较为活跃,夏秋之交多台风雨,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有明显亚热带向热带过度的特征。
南亚热带的南半部分,接近边缘热带,气候学上无霜期大于320天,最冷月均温在12摄氏度以上,10摄氏度以上年积温大于7500。
气候变化
1999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植被NDVI在北亚热带湿润区和中亚热带湿润区都是以2000年最低,以2004年最高;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是以2000年最低,2003年最高。3个气候区植被NDVI在这9年间都有增加,其中以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增加较多,分别以0.085/10年速率极显著增加,在中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以0.057/10年的速率弱显著增加,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的增加不显著。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在山地高原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会向高海拔地区移动,但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将增加,如病虫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等。
地域分异
日本和韩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相较于中国纬度更高,降水更为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这是因为其离海洋更近,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更小,其海洋性特征更加明显。同时,日本暖流(黑潮)流经该地区,也会使暖流沿岸增温增湿。
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内部差异同样较为显著,东部湿润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维度跨度大,其季风性也有大小之分,西部内陆区的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具备明显的高原性特征。
地域分布
中国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分布最为广泛,包括湖北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部,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江苏省安徽省大部,以及河南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分布
日本包括本州岛南部、四国岛、九州岛琉球群岛在内的地区,韩国南部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代表城市
亚洲:昆明(中国)、南京(中国)、上海(中国)、苏州(中国)、六安(中国)、合肥(中国)、杭州(中国)、南阳(中国)、温州(中国)、宁波(中国)、绍兴(中国)、扬州(中国)、湖州(中国)、武汉(中国)、长沙(中国)、贵阳(中国)、荆州(中国)、重庆(中国)、成都(中国)、福州(中国)、莆田(中国)、泉州(中国)、厦门(中国)、广州(中国)、深圳(中国)、珠海(中国)、中山(中国)、东莞(中国)、江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高雄(中国)、宜兰(中国)、基隆(中国)、彰化(中国)、花莲(中国)、新竹(中国)、台中(中国)、台北(中国)、南宁(中国)、桂林(中国)、九江(中国);釜山(韩国)、蔚山(韩国)、仁川(韩国)、大邱(韩国)、济州(韩国);千叶(日本)、京都(日本)、东京(日本)、爱媛(日本)、香川(日本)、高知(日本)、德岛(日本)、佐贺(日本)、横滨(日本)、宫崎(日本)、长崎(日本)、大阪(日本)、名古屋(日本)、埼玉(日本)、广岛(日本)、福冈(日本)、大分(日本)、茨城(日本)、鹿儿岛(日本)、那霸(日本)。
大洋洲:堪培拉(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北美洲:里士满(美国)、亚特兰大(美国)、奥兰多(美国)、迈阿密(美国)、新奥尔良(美国)、休斯敦(美国)、达拉斯(美国);拿骚(巴哈马)。
南美洲:圣保罗(巴西)、库里蒂巴(巴西)、阿雷格里港(巴西)、亚松森(巴拉圭)、蒙得维的亚(乌拉圭)、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罗萨里奥(阿根廷)。
意义
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其雨热同期,冬季温暖的特征,物产较为丰富。普遍种植水稻,拥有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高产商品粮基地。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油料作物得到推广,种植的茶叶一直为中国等东亚国家的重要饮料作物。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发展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5:01
目录
概述
科研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