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浙江大学前校长。
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
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童年起,学习勤奋,并萌生爱国思想,敬佩宋代诗人
陆游和明代学者
王阳明等人的学识和思想。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
1905年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1908年春,同学要求撤换不称职教师举行罢课,学校一度停办,竺可桢乃于暑假后转入
复旦公学学习。
1908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退还部分“
庚子赔款”,将中国留学潮引向美国。此时的竺可桢,正就读于
唐山路矿学堂(今
西南交通大学),他“最热烈的希望是要出洋到欧美”。
1909年,竺可桢考入
唐山路矿学堂(今
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
美国留学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遂选入
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转入
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
任鸿隽、
杨铨等人提议组织一个科学社,并创办杂志向国内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不久,科学社及其刊物就随其创办人一同转到了哈佛大学。
1915年10月,科学社正式定名为“
中国科学社”。竺可桢成为“中国科学社”第一批成员,并积极参与社务活动。他从《
科学》第2卷第2期发表文章以后,成为《科学》杂志最重要的作者之一。
1915年,竺可桢获得
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继续深造竺可桢也是中国科学社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由留美学生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物《科学》杂志,使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有了相对固定的阵地和代表人物,并最终促使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这期间,他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
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
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随即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于秋季返回阔别了8年的祖国。
回国研究
竺可桢回国后,不受官职厚禄,先受聘到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他自编讲义,内容新颖、丰富,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和气象学说,还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实习,深得同学爱戴。他的教学成绩与负责精神,也深为校方重视。
1920年秋,竺可桢改至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气象学、地理学等。这年冬天,在南京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开始筹建
东南大学,1921年竺可桢任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发表了有关东南亚台风、天气型、历史上气候变迁和阐述发展科学地理学等一系列专著,并当选为
中国科学社讲演委员会主任(1923年)、
中国气象学会首届理事(1924年)、副会长(1925年)等职。后因东南大学领导闹派系,竺可桢自1925—1926年曾转任
商务印书馆编辑、
南开大学教授各一年。
1927年,重返东南大学任地学系主任。期间曾受中国科学社派遣,至东京出席第三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1928年,应
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在南京
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辞去
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职务,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出版了所著的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自此至1936年4月,全力创建北极阁气象台的地面和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等业务,推动全国气象台站建设,培训气象人才,带头开拓气象研究,8年中发表论著约50篇。
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1933年,参加第五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中国代表团做首席代表。
1935年,派人设立拉萨测候所,被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抗战爆发,敌焰迫近杭州时率校西迁江西
泰和。西迁中,电告教育部并建议将存浙
文澜阁四库全书内迁。获同意,由浙江大学协助运存贵阳。
1938年,敌骑入赣,率校再迁广西宜山,倡立“求是”校训。
1939年冬,敌骑犯桂,12月率校迁黔北。
1940年初定居
遵义、
湄潭,直至1946年夏复员返杭。正当竺可桢忙于勘察第三次迁校新址时,他的次子竺衡和夫人张侠魂相继病逝,竺可桢在这突来的打击下,以极大坚毅忍住精神创痛,顺利完成了迁校任务。至此6年中,竺可桢锐意发展浙江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与教学水平,扩充院系,设分校,培植良好学风,使浙江大学声誉大增。
1940年3月15日,竺可桢与陈汲在重庆举行婚礼。
1940年12月14日,陈汲生一女孩,小名毛毛,大名竺松。
1946年,组织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增设医学院。他本人被选为国际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
1947年,“于子三案”发生,而围绕所谓“于子三系自杀”的定谳,竺可桢与国民党当局几成决裂之势。而围绕安葬和纪念于子三,竺可桢亦与“学运”方面发生摩擦,几乎受到“杯葛”。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4月下旬,婉拒教育部长
杭立武电催赴沪去台,只身赴沪暂居。7月应邀至北平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8月先后参加人民政协筹备会议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讨论制订《
共同纲领》过程中,提出专列发展自然科学一条的建议,被采纳。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被任命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要分管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根据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竺可桢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调整、建立研究机构的原则,并组织实施;选聘研究人才,组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竺可桢一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亲自主持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晚年生活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仅1个月,中国科学院即宣告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主要负责地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组织与领导工作。
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
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
1955年,选聘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
1955年6月,时任中科院院长
郭沫若在学部成立大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要在院内设置一个“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综合性的考察工作,以适应全院日益繁重的综合考察任务。
1956年1月1日,在竺可桢的推动下,“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亲自担任了委员会主任。
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
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
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他联合其他科学界代表由他领衔向人民代表大会呼吁开展自然保护工作。
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是中科院唯一一个可以不参加中科院党组活动的党员副院长,由于
周恩来的保护,他没有直接受到暴力冲击。整个“文革”期间,他既没有受到正面批判斗争,也没有遭到抄家之祸。
1972年前后,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很不健全,一些领导人不便对外,竺可桢与
吴有训副院长一起,承担了大量工作,为发展当时民间外交和沟通对外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
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竺可桢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和
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所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贡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教育成就
竺可桢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
在竺可桢担任
浙江大学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
钱人元、
程开甲、
胡济民、
叶笃正、
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为纪念竺可桢校长,后人于2000年5月成立了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政治成就
文学成就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学术作品
学术论著
学术书籍
人物荣誉
获得荣誉
社会任职
1949年之前,由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身为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被入国民党,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
1949年之后竺可桢担任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等19个职务。
思想精神
求是精神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竺可桢精神”,以“求是”为主导。 “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心。
竺可桢精神分开来说,就是: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竺可桢自己积极践行求是精神
座右铭:一丝不苟
做人原则: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处世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术思想
地理学思想
1.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
2.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壳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学家必须对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某一部门要有深入的研究.
5.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地理学的宝库,要十分重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6.研究地理学的指导思想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
自然辩证法。
教育思想
在竺可桢校长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竺可桢要求学生: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学术研究态度
凡是办一桩事或是研究一个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变成简单;
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
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
政治思想
竺可桢作为一名曾留学美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大有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也不甚赞同,如其所云:“关于政治党派,余均不感兴趣。”
人物轶事
著名的气象与地理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岁,很是高寿,可是在早年他却并不善于养生。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何复所求?”原来,他早年读书上海澄衷中学,因学习过于刻苦,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后来他与胡同学同船去美国留学。
1912年,两人相遇,打起赌来。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1974年,享年84岁,在北京溘然去世。直到去世的前夜,他还在坚持写日记。而胡适仅活到1962年,享年71岁。但由于两位朋友,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所以竺可桢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从那以后,竺可桢极其重视身体健康,也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评价:纵观竺可桢精彩的科学人生,人们由衷地敬佩他崇高的科学精神、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巨大贡献。早在哈佛念书时,竺可桢就确立以研究中国科学史为己任;回国后虽忙于教书、创办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主持浙江大学,但他的科学史研究引领着中国,影响了世界;建国后,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组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使国家的科学史研究事业走上了正规化、职业化的道路。正是他一生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繁荣景象。
李约瑟称赞竺可桢“具有远见卓识,同情他人,和蔼可亲……许多在中国工作过的西方科学家都对他的成功帮助,深表感谢”。李约瑟曾亲赴浙大参观,盛誉其为“东方剑桥”。
胡焕庸先生1996年在《中国古宇宙论》序言中说:“大家知道,吾师竺可桢先生历来重视科学史的研究。正是在竺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我国的科学史研究,四十年来得到蓬勃发展。”
路甬祥: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办学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领导和指导了中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奠基立业、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陆大道:“竺可桢在地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地理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若干重大任务决策等方面,在长时期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50年代)都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处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第一人的位置。”
人物影响
教育影响
竺可桢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教育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
1936年以来,这两个经典问题,影响着一代代浙大学子。每年浙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每年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学校又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毕业纪念册上。
学术影响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的学术见解大多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他的学术意见,经实践证明大多是正确的。
后世纪念
故居
南京
颐和路西侧的珞珈路48号大院内,一座灰色的砖木结构2层小楼里住了不少市民,这与其它公馆常年大门紧闭有所不同。这座小楼最早的主人,正是被誉为中国“气象学之父”的竺可桢。竺可桢20世纪30年代担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时,建起了这座别墅。1936年,竺可桢调往杭州,离开南京故居。1962年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私人住房应该归国家所有,便将这座房子交给了南京市政府。2012年,竺可桢旧居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单位。
塑像
2002年5月11日,
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李四光、竺可桢塑像揭幕仪式,由此拉开“百年南大名人塑像”的帷幕,为南京大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书籍
2014年4月28日,由《
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国家图书馆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竺可桢全集》出版研讨会在
国家图书馆举行。
影视形象
展览
2022年9月15日,“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第一篇章“众心向党”,以竺可桢的一页日记,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重大举措的诞生,以竺可桢本人的感悟展现党对科技、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