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俳
小型律体诗
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最初的汉俳是依照日本俳句句式翻译的作品,后来再出现直接用中文创作的汉俳,1980年由赵朴初定型。现在汉俳已为中日诗人和学术界认同,日本有出版《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选集》收录汉俳作品。
简介
(1)汉俳的定义: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就文学体裁而言,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2)汉俳的分类:
①汉俳纵向分为古典汉徘和现代汉俳,横向分为格律汉俳和风体汉俳。因此古典汉徘又分为古典格律汉俳和古典风体汉俳,现代汉俳又分为现代格律汉俳和现代风体汉俳。
②古典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古典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文言文,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③现代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白话文,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④风体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风体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⑤格律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格律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3)汉俳的韵体为通韵诗歌;汉俳的韵声分为正格诗歌(押平声韵)和变格诗歌(押仄声韵或平仄混押);汉俳的韵式分为三韵式(又称排韵式,即AAA式)和两韵式(BAA式或ABA式)。
(4)汉俳的律体为杂言诗歌,分为五七五式和三五三式两种。
(5)格律汉俳之格律表:
①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③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④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引自于进水著《诗帜》
汉俳由来
汉俳是诗词体裁的一种,是一种崭新的诗体。用一句话来概括:汉俳是用汉民族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俳句,叫做汉俳。
俳句亦称俳谐、发句、或十七音诗。是日本国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日本人的一种诗体。标准说法:俳句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以十七个音组成一首诗。诗的首句五个音(上五),中句七个音(中七),末句五个音(下五)。
如: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汉俳是中日诗词交流、融合的产物。据资料所载,东瀛日本与古老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一世纪汉武帝时,就有驿使往来,随着汉文化传入日本,汉诗也逐渐在日本流行,据说,在日本凡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汉诗。在日本,历代出现许多汉学家和用汉字写诗的诗人,他们直接用汉语写汉诗,而且水平很高。
由于汉诗的影响,再加上日本诗坛的改革,出现了新的诗体,这就是俳句,或者是俳谐连句。这种短诗,言简意赅,灵动精巧,诙谐滑稽,深受人们喜欢,同时也反映了日本诗人独特的审美理念。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日本以大野林火先生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当时日本诗人还送来松尾芭焦(日本俳圣)、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历代俳人的诗集(——这是日本俳句的大师的名箸)。在两国诗人欢聚一堂之际,赵朴初老先生诗兴勃发,参考日本俳句十七音,依照中国诗词传统的创作声法、韵法、律法等特点,即席赋诗一首,共三章:
上忆土岐翁/囊书相赠许相从/遗爱绿荫浓
幽谷发兰馨/上有黄鹂深树鸣/喜气迓俳人
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
于是,就以赵朴初老先生这首诗最后一句为准,将中国诗人吟咏和创作的俳句体定名为汉俳。一时间,中国大陆、港澳诗人群起响应,二十几年间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发展历史
1922年俞平伯在《诗》创刊号上曾撰文说:“日本亦有俳句,都是一句成诗。可见诗本不见长短,纯任气声底自然,以为节奏。我认为这种体裁极有创作的必要”,呼吁以中文仿照日本俳句创作新体裁的诗,但回响不大。1920年代中国诗坛兴起“短诗热”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具有俳句特征的短诗,表现瞬间感觉,形式凝练简洁,例如汪静之的《惠的风》,何植三的《农家的草紫》,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的《春的歌》等,但这些短诗只能说是受了日本俳句篇幅短小和某些创作特点的影响,不算是汉语的“俳句”。
1981年4月,林林袁鹰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日本,在日本《俳句》杂志上发表《架起俳句与汉俳的桥梁》一文,“汉俳”亦随之定名,正式成为一种韵文体裁。当年中国《诗刊》第六期亦公开发表以上三人的汉俳。1982年5月9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赵朴初钟敬文等人的汉徘,引起当时的中国诗坛注目。
形式
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与复音节的日语不同,汉俳改俳句的十七音为十七字,同样分三句,为“五—七—五”的体制。句子节奏参照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五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式、三二式、一四式;七言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五式、三四式、四三式,个别的还有一六式等。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无论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都有季语(又称“季题”),即表示季节的词语,但要求没有日本俳句那么严格,季语通常放在首句。
自由体
自由体又称散体、新诗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
格律体
格律体规定平仄和押韵,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用文言写作,近似词的小令,所以亦可视为一个词牌。
格律只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例如:
1.[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2.[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押韵可以是三句全押、首尾押韵和后两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现况
2005年3月23日,中国汉俳学会成立,而汉俳相关出版物亦日渐增多,例如发表汉俳作品以及研究汉俳的刊物《汉俳诗人》,此外也有汉俳专集出版。近年因特网的普及,一些同时喜欢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年轻华人亦有不少加入创作行列,令汉俳成为网络文学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汉俳的特点
第一:体裁短小,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立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第二:抒情为主,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使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第三:措辞纤巧,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佳。
第四,句子整炼。 全诗十七字,三句段。第一句五字为首,第二句七字为腹,第三句五官为尾。575谱式,序不可变。
第五,昔韵和谐,一般要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
汉俳俳人
海子赵朴初林岫、张建华、林林晓帆丁枫、一木禅风子。
经典汉俳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
——2007年4月24日,温总理在日本进行的中日关系“融冰之旅”,他首次吟诵了自己所作的汉俳。
春到瑞雪迎,
宾朋齐聚自东瀛
世代传友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出席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双方委员。
融冰化春水,
雨过青山分外翠,
大地生葳蕤。
——2010年5月30日晚,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侨界四团体为温家宝举行欢迎晚宴。在晚宴上,温家宝即席作汉徘一首。
林林《圣多美即景》之四
瀑布绿岩上,
宛如白发三千丈,
气魄真雄壮。
之六
白鸳停树巅,
欲上青天又茫然,
飞回水藻边。
陈大远《绿》
之一《窗前》
细雨辨无踪,
瘦竹轻摇听有声,
窗前次第青。
之二《街头》
风过舞杨花,
杨花偷迸铁窗纱,
新绿照干家。
张步学《洽川写意》
之一
湖水碧连天,
悠悠两排钓鱼竿,
成败一线牵。
之二
小槐趁时栽,
梦里一片白花开,
蝶来香满腮。
黄树则《作客农家》
之二
彩壁红门窗,
一家三代老农户,
新添砖瓦房。
之五
开口不言老,
老人手指白云下,
只道改革好
汉俳名句
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杨迪的《情未了》:“盛世当高歌/相和一曲报春归/白发莫空垂”。
纪鹏的《画雪梅》:“红梅雪中笑/踏雪写生春意闹/景美人亦俏”。
纪鹏的《门前雪》:“满天飞白蝶/北国风光银世界/山野更素洁”。
赵朴初:上忆土岐翁/囊书相赠许相从/遗爱绿荫浓
幽谷发兰馨/上有黄鹂深树鸣/喜气迓俳人
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
林林的《花云》:“花色满天春/但愿剪来一片云/裁做锦衣裙”。
杨迪的《彩云间》:“春雨润心田/胸襟清爽眉宇间/举杯谢青天”。
杨迪的《问春》:“雪融大地苏/问春归来居何处/笑指柳梢舞”。
杨迪的《球随心动》:“飞球随心动/意志强劲它听令/越网常命中”
公木的《俳句》——喜读五中全会公报20章
像旭日升起/像真理一样真实/像诗一样美
这心是红的/与民心一齐跳动/这话是真的
真理靠实践/冤案再大也平反/阴霾终驱散
《海潮》:“风起云飞卷/海潮一生爱翻脸/扬帆视等闲”。
《夜色》:“夜静乌云散/一轮皓月挂窗前/春意正阑珊”。
《秋》:秋云秋飘曳/秋风秋雨秋凉意/秋水秋涟漪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15:0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