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输入
输入法类型
见字识码”用26个拉丁字母进行编码,以4个拉丁字母表示一个汉字。这种编码方案建立在字音和字形的双重关系上,见字就能识码,见字就能打码,不必死记硬背。由于每个汉字的字码是固定的,就给计算机码的存贮和软件的应用来很大方便
指法
外码(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汉字输出
发展历程
西方的拼音文字由字母组成,而且西方人使用键盘打字机已有很久的历史,因此计算机输入没有障碍。而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都不同,而且中国人也没有使用键盘的传统,因此计算机的输入问题阻碍了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1978年,上海电工仪器研究所部工程师支秉彝创造了一种“见字识码”法,并被上海市内电话局采用,从而使率先使计算机的汉字输入进入了实用阶段。带来很大方便。这种编码曾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为建立中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打开了大门,并使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上的照相排版印刷的自动化得以实现。
但是,使汉字输入技术真正达到普及化,实用化的,是由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这是一种真正达到成熟阶段的汉字编码方案。
1984年9月,五笔字型汉字编码输入法在联合国做操作演示,达到每分钟输入120个字的速度,每个汉字及词组的输入最多4键,从此,计算机的汉字输入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此后,汉字输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但都是利用西文电脑键盘为汉字编制代码,输入代码就相应完成了汉字的输入。
现有的汉字编码已有四五百种之多,主要可分为形码、声码和形声码。五笔字型是形码,它把汉字分解为若干字根,分别由字母代表;声码则是根据汉语拼音制作的编码,如双拼双音输入法;形声码是把形码和声码的特点结合起来,将字根转换成拼音进行编码,兼有两者的优长。汉字编码正朝着日趋简化的方向发展,语音识别输入技术已逐渐趋于完善,并得到应用,使汉字电脑输入变得越来越容易。由于汉字有数万之众,为了不占用计算机的内存空间,于是出现了将汉字资源做成硬件的汉卡汉卡能使计算机达到与处理英文同等的效率。80年代初的汉卡又笨又大,后来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浓缩度达到几万分之一。汉卡的微型化为微型计算机的多功能化提供了条件。
( 上图)“见字识码”汉字输入技术1978年被上海市内电话局采用
常用输入
五码五笔字型输入法 86&98
经典五笔—86
全能五笔
专业五笔
讯飞输入法
QQ拼音输入法
微软拼音输入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9 20:10
目录
概述
指法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