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纯洁性,文化术语,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使用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促进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情形,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保证汉语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官方声音
随着
全球化、
信息化的发展,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语词的过度使用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引起公众不满。2014年4月11日,本版刊发《外来语滥用,不行!》,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报道刊发后引发热议,特别是引起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共鸣。那么,外来语滥用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应对的措施?本版进行解码。——编者
源
外语词频繁出现使用过度
影响沟通伤害汉语纯洁性
“采用了基于OpenEdX开源平台,开发了HTML5视频播放器,不再依赖国外课程播放首选的YouTube,解决了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edX平台问题。”
类似的表述,如今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
WiFi、CEO、MBA、CBD、VIP、
PM2.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
可是,这样的“零翻译”,不知有多少读者看得懂?
专家表示,“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没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却要夹杂大量英文?外来语对汉语的纯洁和健康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面对外来语无处不在的身影,不少国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析
文化逆差导致外来语滥用
人才匮乏使“零翻译”盛行
“这跟西方文化的强势有关,总的来看近百年来,西方输入中国的文化多,中国输出的少。”
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武波博士分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接触外语的机会自然增多,对新事物的喜爱,容易吸引人们使用外来语。
外语中文译写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夏吉宣持相似观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随意使用外语词以显示自己有知识、文化水平高,这也加剧了外来语的泛滥。”此外,一些科技、医药方面的专业词汇,一时半刻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又着急使用,所以只好直接引用,造成“零翻译”现象。
“懒惰,觉得写英文缩写更省事,是外来语滥用的一大主因。”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王刚毅对此直言不讳。
“优秀翻译人才匮乏也是原因之一。外语到汉语的翻译多,汉语到外语的翻译少,怎么文化对等?”武波用“青黄不接”形容当今翻译界的人才断层,“早年,说起著名翻译家,傅雷、朱生豪、许渊冲、陆谷孙等一大串名字会浮上脑海。现在,你能想起谁?凤毛麟角!”
“法律、经济类的应用型翻译情况还好,但文学、社会科学等翻译人才还是缺。”复旦大学英语系教师朱绩崧博士说。
专家一致认为,地位低、稿酬低是目前翻译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相比于国际上较高的翻译价格,国内一般是千字100元左右,教授级别的也只能拿到千字500元左右。”武波透露。
市场恶性竞争也加剧了行业乱象。比如,一些译者或机构以更低价格将项目转包给在校学生,一些非正规的小作坊甚至喊出“千字25元”的“跳水价”。不良竞争,导致大量翻译作品粗制滥造,“因为质量不高、销量不好,所以翻译的价格就更低。翻译价格低导致人才进一步流失,形成恶性循环。”给国内一家著名出版社“打过工”的小曹,曾是
外交学院英语系的学生,由于待遇太低,他毕业后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武波也透露,在他教过的学生里,大约只有三成最后走上专业翻译道路。
专家表示,好的翻译人才相当于是外来语的“过滤器”与“转化器”,人才都流失了,过滤与转化的功能弱化甚至缺失,自然就会导致“零翻译”的大量出现。
此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爱洋葱”阅读编辑部主任助理都帮森介绍,“正规出版物应该参照《
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要求,遵循国家质检总局和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标准,而且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有相关规定,‘零翻译’、中英文夹杂都是不允许的。”但不少业内人士反映,尽管规范详尽,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没有体现到纸面上。”
解
兼收并蓄不能简单拿来
加强引导提高翻译门槛
“外来语滥用不是中国独有,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后发展国家都比较普遍。”王刚毅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认为,对外来语的吸纳、汉化,正是汉语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我们既不能关起门来拒绝外来语,也不能滥用外来语。”
业内人士介绍,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来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但是,兼收并蓄只能在继承上创新、在保持上吸收,不能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夏吉宣则相信,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国人的文化自信会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而增长,到时,外来语泛滥现象将逐步“退潮”,甚至恢复成汉语表述。比如一开始用Email,后来用汉字“伊妹儿”,现在都改用“电邮”了。
王刚毅认为,从根本上讲,政府必须加强语言使用政策的导向,政府、媒体、学校必须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大众。
“我们可以先把专家们的意见公布出来,让大家讨论、使用,过一段时间再予以确认。”姚喜双补充说。据夏吉宣介绍,外语中文译写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将用发音贴近的汉语翻译外语词,并加以梳理,在网上公布,由公众投票决定最终的译法。
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大学过了四六级就能做翻译?外语系出身就可以做翻译?不见得。翻译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大量专业培训、实践。要解决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必须要提高译者的准入门槛。”
中国翻译协会前副会长李亚舒认为,2007年起设立的翻译硕士学位,未来或许有助于拉起一支合格的译者队伍。
“提高译者的地位和稿酬,是当务之急。”朱绩崧说,“在院校里,多数老师不愿去做文学翻译,因为这些作品都不计入科研成果,评职称根本就用不上,本身钱又少,老师自然没了积极性。”
制度建设也被多位专家提及。李亚舒介绍,目前只有一些民间的翻译组织,在文联、作协等各类奖项评比中,也没有翻译作品的身影。武波呼吁,在国家机构中成立中国翻译基金会,或者翻译研究院等机构,从机制上加强翻译人才的保障,破解“零翻译”难题。武波相信,“当优秀的人才为外语词提供了正规、巧妙的译法,老百姓自然乐于使用。”
赞成声音
人民日报4月11日刊发《外来滥用语,不行!》,报道刊发后引起语言工作者的共鸣。4月25日又刊文分析外来语滥用的原因,认为读者看不懂“零翻译”,质疑外来语的过度使用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没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要夹杂大量英文?外来语对汉语的纯洁和健康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人民日报捍卫汉语纯洁性的努力可谓执着,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史上第一家提出“汉语纯洁性”问题的媒体就是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提出了“语言的纯洁健康”标准,这是针对当时“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而言的。一家媒体一以贯之坚持一个观点,60多年来不曾改变令人敬佩。小时候语文老师就教育我们,中文和英文不能混合来用,有的语文老师对这一标准的执行非常苛刻,出现英文的作文一概评为不及格。学生时代还中英不混用的你,为何现在要背叛你的语文老师呢?
支持中英混用的观点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有些英文表达言简意赅,用起来方便快捷。这一点我也不能同意,如上厕所的地方,放着好的汉语不用,非要说WC,其实就读音来说,说“WC”未必比说“厕所”更简洁,并有可能给老年人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他们要碰壁多少次,才会知道厕所和WC是一回事。语言是为了交流,英汉夹杂的语言未必真的有利于沟通。有次,我妈妈留言给我说:“爱派放在包里了。”我想了一会才明白那是说iPad。外来词是会对汉语造成影响,如sofa音译成沙发,hardware直译为硬件,汉语并非排斥外来词,只不过有个翻译转化的过程,音译和直译扩充了汉语的词汇库,这是一种正向的影响。但现在图省事“零翻译”,iPad直接拿来主义,就是负向的影响,的确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
法国曾试图通过各种立法来维护法语的纯洁性,希望重新获得被英语取代的第一国际语言的地位。在文化保护意识很强的日本,对待
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是很开放的,日文自身就是借鉴了汉语的书写规则,对待多数外来词汇更是直接使用音译片假名来标记。同时,中文的哲学、经济、纪律、理论、资本等词汇也是直接移用的日语词汇,而这一借鉴的过程并没有伤害汉语的纯洁性。强调语言纯洁性不是排外,也不是狭隘的民族自尊,只是别为了图省事坏了传统和规范。现在汉语乃至全世界的语言吸纳了阿拉伯数字,成为一种规范,数学运算的场合自然没必要把1写成壹。
曾几何时,上海人还对
洋泾浜英语津津乐道,会讲英语似乎是身份的象征,在汉语中夹杂着英语词汇,被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归人士,优越感油然而生。靠中英混杂的表达方式来赢得尊重或认同感,其实也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从汉语自身所承载的文化上来说,汉文化正走向世界,如果在本民族内部的语言都不能保证顺畅的交流,那么又何谈走向世界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首先必须很好的保证自身的完整性和规律特点,维护汉语纯洁性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反对声音
这几日,有关“外语词过度使用伤害汉语纯洁性”的说法甚嚣尘上。这几乎是2012年同一争论的翻版。那一次,因为商务印书馆新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入了“NBA”等239个以外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竟遭到百余位义愤填膺的“专家学者”以保护汉语纯洁性为由举报。幸而最终没听说有谁因此“获罪”。
争辩不下,往往缘于概念不清。语言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汉语,顾名思义,汉民族的语言。只要是汉民族的,不同地区的方言口语、成语歇后语口头语,都是汉语。当然,还有汉语特有的语法。
何为纯正的汉语,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比如汉字从“繁”入“简”,已经不“纯”了;而普通话是否能代表“语音”的纯洁性,似乎也存疑;而说到词汇及语法的纯洁性,起码在“五四”白话运动时,就已经“变异”了。文白转型之际,不知多少外来语汇、欧化句式暗度陈仓,倒成了“纯正”的现代白话文。
“祖制”难以追溯,于是现在开始“内外有别”,拿“外语”开刀了。随便乱蹦一些“洋泾浜”,固然不妥;但把大众已经耳熟能详的DNA、WTO、DVD或者CCTV等,都彻底开除出汉语,似乎又有点矫枉过正、逆潮流而动的味道。语言本身是个开放系统,从俗本也是惯例之一。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严格的审查从源头上扼杀这些词的传播—但在互联网时代,又似乎不大行得通;即便可行,也让我们有点悚然。
问题不限于此。比如中外文词汇含义本非一一对应,文学作品如果强作对应,立即文学韵味全失。所以英美国家的文学大师,兴致来了无妨引用拉丁文或者法文。
傅雷是翻译大家,但《傅雷家书》中,直接用外文的竟有七八百处之多。如果强求全部中文,那便是“水至清则无鱼”了。
再如科研文章,所谓学术无国界,专用术语用外文,本是便于世界同行交流,如非得强调“国格”,各国科研人员都弄出自己的一套系统,真不知要浪费多少注释和沟通的时间。
吊诡的是,我们一方面强调汉语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却一刀切地要求高校研究人员,包括“
中国文学”研究者在内,必须“出国半年”才能参与职称晋升。
2012年的争论中,《词典》修订主持人江蓝生称,“汉语不会因为字母词的产生而灭亡,我们应该对汉字文化有足够的自信”。说到底,不是风在动,是我们的心在动。我们透出的是“不自信”的底气不足。顺带说一句,与其对少量外来词如临大敌,不如在中小学加强推行文言文以及传统文化教育,这才是维护汉语纯洁性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