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天主教堂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北天主教堂,原名圣母七苦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路40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兴建,哥特式建筑风格。2014年7月,教堂因失火严重损毁。2016年7月,天主教堂完成修复。
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北天主教堂兴建。光绪二年(1876年),扩建后,为主教常驻堂,增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
1980年,教堂及部分附属房归还。同年12月24日,复堂,改名为耶稣圣心堂。
1992年,教堂正门附属用房搬迁并拆除。
1993年,舟嵊后勤部退还主教公署。
2001年,教堂周边的房屋拆除后建设外滩公园。
2014年7月,教堂因失火严重损毁。
2016年7月,天主教堂(主教堂)完成修复。
建筑格局
江北天主教堂建筑面积4846.4平方米。教堂坐东朝西,东临外马路及甬江,西靠人民路,南为沿江绿化区,北临雨江大桥。建筑群由钟楼、主教公署、本堂区及著干信徒宿舍及生活用房组成,结构整齐,具有较典型的饼特建筑风格。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内部结构采用抬梁式,拉丁“十”字形平面尽瑞的圣室上覆盖中国的攒尖顶,采用中国的简瓦等,成为现存较早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江北天主教堂见证了宁波“五口通商”开埠之后城市发展史、城市建筑史的脉络,带动了整个宁波江北区的形成。现为宁波市及各县天主教徒活动的主要场所。
主要建筑
教堂建筑面积795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布局,坐东朝西,东西纵长43.94米,分别有钟楼、前厅、中厅、后厅(弥撒间);南北横长20.58米,室内左右两侧各设东、西走向通道两条,并有侧门,教堂内专辟一间赵主教墓室,平面为方形抹八角。在教堂前40米处设有一米高防洪堤一道,使其围成院落,院内纯铺紫红地砖。
教堂主体建筑由五层钟楼和一层教堂及赵主教墓室构成。高、直、尖的砖砌外墙扶壁立柱匀称地环绕整个教堂,扶璧立柱上方收攒成尖塔状,教堂钟楼侧墙外还设有尖拱形壁龛,似通气窗户,檐墙间有牛腿状尖齿形装饰,墙体用青红两色磨砖拼花砌筑。正立面横向分三段式,每段正面各设尖券透视门,正中拱门稍大,左右门对称,门上装饰的八根石柱分别护砌墙体,并逐级收拢至尖顶形成几何图案,图案中用彩色玻璃制成的玫瑰窗,精雕细刻,奇巧华丽。
教堂弥撒间正中设祭坛供主教像,台前围以短栅栏,是教堂神圣、庄严之地。栏外还设讲座,堂内四周悬挂有耶稣受难始末像十四幅。入门处原有唱经楼,设置管风琴,已在“文革”时被损毁。
钟楼高耸挺拔,自下而上的垂直面用不同的质材与收分,清晰地分为五段,其中第三层墙面采用突角隅合的方法进行结构的有机处理,形成中间由立柱为轮廓的两扇尖券木质百叶窗,整柱雕刻成科林斯式。第四层的束柱与三角拱组合,内置罗马瓷面大钟,其两侧再设尖塔衬托。顶层的石质锥形塔尖处竖一金属大十字架,直插云霄。
赵主教墓室立面的尖拱窗、锯齿檐等装饰与教堂风格保持一致,只是屋面为水泥穹隆顶状。墓室内摆放着刻有十字架图案的石质棺柩,墓前踏跺上筑祭台,祭台也为石制立柱尖拱式。
历史文化
天主教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由葡萄牙人费教士传入宁波,设教授徒。永历二年(1648年)意大利人卫济泰继李类思来鄞传教设立天主教堂,不久为清兵所毁。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法兰西人郭中传至鄞传教,且在药行街购地建天主教堂。雍正帝即位,毁教堂。
清末,法兰西教士顾芳济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抵甬,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觅得康熙时郭中传所建教堂旧址重修。咸丰元年(1851年),由罗马教廷委顾芳济继任驻用专司浙江教务,自此宁波始有主教。咸丰三年(1853年)城内天主教堂开工建造,翌年落成,逾年倒塌,咸丰十年(1860年)重建后于同治七年(1868年)增建钟楼。现江北天主教堂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代牧主教苏(法籍)兴建,名圣母七苦堂。
文物价值
江北天主教堂具有较典型的哥特建筑风格。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是现存较早中西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也是当年法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重要见证。
江北天主教堂的兴建与延用,不仅带动了江北岸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推进了宁波近代港口城市的发展,因此对于研究宁波近代建筑的传承脉络,探索宁波城市与港口的兴盛轨迹,映衬宁波城市文化遗产的结构类型,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保护措施
1989年12月,江北天主教堂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江北天主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江北天主教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路40号。
乘坐宁波市内轨道交通1号线(高桥西方向)东门口站(1口出)下车,步行1.0千米可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09: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