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JSAST),简称江苏省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的地方组织,是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江苏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沿革
江苏省科学技术团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爱国进步的光荣传统。一百多年前,在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的清朝末年,在一些革命先行者的鼓动和组织下,江苏地区掀起了一股兴办自然科学学会的热潮。1895年7月成立的上海算学会是江苏地区最早的科技团体,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科技团体之一。此后,又先后出现了苏州苏学会、江宁测量学会等30多个学会。辛亥革命后,集会讲学的风气不断发展,“五四”运动又推动了科学与民主思潮在我国的传播,“科学救国”的思想风行一时。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于一大批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云集南京,江苏地区先后建立了160多个科学技术团体,其中有一些科学技术团体在全国影响较大,如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技团体在我国兴起,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然而,由于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这些团体大多没有得到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科技团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南京区分会成立。1951年1月和1953年4月又先后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南京分会筹委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筹委会。1955年3月,南京科联、江苏科普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标志着南京科联(1957年1月更名为江苏科联)、江苏科普正式成立。从此,在江苏省科技团体史上诞生了两个在党领导下的新型科技群众团体,开始了江苏社会主义科技群团发展的新篇章。1958年9月召开的科联、科普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1959年9月2日,“江苏科联”、“江苏科普”联合召开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根据中国科协“一大”精神,会议决定:省科联与省科普合并,成立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并把这次会议作为江苏省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江苏省科协的成立,标志着全省各方面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团结,使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由于“左倾”思想的束缚,广大科技人员和科协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科协工作和科技工作者遭到严重摧残,全省科协工作被迫中断达12年之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科技进步摆上了越来越突出的战略位置,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省科协工作也进入了健康、稳定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恢复了省科协组织。1981年4月,省科协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第一次系统地明确了江苏省科协组织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此后,省科协又分别召开了第3—7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团结带领全省科技工作者,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献计献策、出力流汗,为江苏人民的今天和明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主要任务
一、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创新发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四、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决策提出建议;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五、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培育科学文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制定和有关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建设江苏高水平科技智库。
七、组织所属学会有序承接科技(机构)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省级科技奖励推荐、决策咨询、教育培训等职能,承接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
八、培育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发现培养杰出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科学技术人才。
九、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同国(境)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为海外科技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十、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十一、兴办符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江苏省科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省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 讨论决定协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 听取并审议批准省科协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 制定、修改协会章程;
四、 选举省科协委员会。
省科协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协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省科协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常务委员会召集。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常务委员会决定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处理日常工作。
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若干工作委员会和相应的办事机构。
据2024年1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显示,江苏科协下设8个机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8个。
组织会员
据2024年1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显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管理联系165个(含非团体会员)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涵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指导95个高等院校科协、13个设区市科协、95个县(市、区)科协,5300余个企业科协。
截至2022年8月,江苏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拥有个人会员52.6万名、团体会员14109个;企业科协拥有个人会员60余万名。
凡江苏省的
科学技术工作者群众团体(包括各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科普团体)愿遵守协会章程者,经申请并得到省科协常务委员会批准,即可成为协会会员。会员可以声明退会。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统一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由古天象仪、
航天器、齿轮、麦穗、蛇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标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称组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标识图案为双面拓扑图形,造型富于变化,富有动感。
舞动的丝带寓意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象征科协组织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宣传推广科协标识,旨在通过大众传播给公众留下简明直观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大幅度提升所代表组织的社会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协会宗旨
团结和依靠科学技术工作者,开发智力资源,为促进江苏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普及和推广,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党组成员、副主席提名人选:夏军;
历任领导
1959年09月—1966年05月,
谢克西任江苏省第一届科协主席。
1978年02月—1979年12月,
张仲良任江苏省科协第一届主席、后任江苏省科协第二届名誉主席。
1980年01月—1981年04月,
华诚一任江苏省科协第一届代主席。
1981年04月—1984年09月,
钱钟韩任江苏省第二届科协主席。
1984年09月—1988年12月,
冯端任江苏省第三届科协主席。
1988年12月—1998年05月,
孙钟秀任江苏省科协第五、六届主席。
2005年02月,
欧阳平凯当选为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兼),2008年12月当选为江苏省科协主席,2010年6月继续当选为江苏省科协主席。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2年1月科协系统科学传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