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白麻纸是安徽特产。从唐代起,池州的造纸业就相当发达,正史的《新唐书》的“地理志”,和唐代著名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的“池州”名下,所列每年奉献给朝廷的贡品,第一大宗,即是:纸。今天的池州境内,还存在着个唐朝时形成的地名:“纸坑山”。
简介
如果有人问起今天池州的名
特产,一般人都会以茶叶作答,抑或再加个蚕桑什么的;若问及到明清时期的池州呢,大概有人会认为是二铜,因为那个时候的铜官山、铜陵县,都属池州的辖境;要是再向前,问到唐、宋时代的池州知名产品,即是纸。
纸的历史
纸,向来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又名列中华民族的“
四大发明”。传统说法是东汉的
蔡伦发明了纸,实际上蔡伦之前,也有纸的流传。不过那时的纸,是用纺织品的缣或帛为之的,今天的“纸”字,之所以用“纟”为偏旁,是纸以纺织品为质的证明。东汉时,蔡伦认为缣、帛的价格太重,一般人都用不起,遂发明出“用木肤、麻皮等”造纸的办法,并将这项发明创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上报朝廷,汉和帝大加称赞,得以推广,以致出现“天下咸称蔡侯纸”的势态。
蔡伦的造纸法,从推广到大批量生产,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过程。《三国志》上说,魏文帝给吴大帝孙权的诗赋,是“秦书”,给吴的大臣张昭的信,才是“以纸写”。所谓“秦”,还是纺织品。说明当时统治集团高层还是纸、帛兼用。西晋时,造纸业虽有长进,但依然是供不应求,故《晋书》上说:左思花十年功夫写成的《三都赋》,受到皇甫谧、张华等文坛大家褒扬和写序作评,很快引发出轰动效果,以致形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说明当时的首都(洛阳),也还保证不了纸的供应。当时的葛洪,虽说是太守之子,本人又有县令的官职,他写诗作文,也是“常乏纸”。一般的布衣士子,则更难用上纸了。
在晋和南北朝时期,造纸业有了不少长足。没有这种“长足”,那位曾寓居池州境内的南梁昭明太子的私人藏书,是难以达到“数万卷”的。东晋时,对朝中用纸的质量也有了要求。当时的造纸原料,主要是麻、藤、楮树皮,所以东晋规定朝中必须使用藤角纸。北朝时成书的科技名著《齐民要术》里,鼓励百姓广种楮树,因为楮树皮可以造纸,其利甚高,指出:“种三十亩者,岁砍十亩,三年一遍,岁(可)收绢一百匹”。一年的造纸原料楮皮的出卖收入,能达到购“绢一百匹”的价格,可见其利之大,因此北朝的造纸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池州纸业历史
以造纸业而形成的地名,在池州的历史上是唯一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亦属少见。反衬出唐代池州造纸这一产业的发达。“纸坑山”之外,当年的池州还有哪些制纸作坊,因缺乏史料文献记载和文物遗存,一时还不敢妄言。
据清乾隆《池州府志》第二十五卷载:“唐宋池州土贡纸。”宋代为池州造纸的鼎盛期。《石林燕语》曰:“宋学士制用白麻纸。白麻者池州楮纸也。”《东坡志林》曰:“竹纸岂宜墨。若池、歙精白版,真乃可试墨。”宋王安石题诗“次韵酬王微之赠池纸”(王哲,字微之,宋嘉佑初任池州府知州)。池纸已成为官宦、文人馈赠的极为珍贵的礼品,可见当时池州造纸业技术的先进和质地的精良。南宋时池州紫岩(今贵池区涓桥镇紫岩村境内)纸特别出名。明清以来,池州造纸更为发达,范围更为扩大,九华河、秋浦河、清溪河等流域村庄皆利用山溪水力建造纸作坊多处,所产纸大多销往京城,极受士大夫的欢迎。近代以来,由于造纸原料匮乏,消费市场变化,工艺落后等原因,池州造纸才逐渐衰落下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贵池区清溪、秋浦二河上游还有零星的一两个小作坊以巴茅杆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制造纸张。池州古代造纸原料主要为青桐树皮、青檀树皮和楮树皮,青桐为人工栽培,后二者为野生。据民间经验,造纸以楮皮为最佳,纤维细腻而柔韧,明清时期畅销京城,有造纸者因此而能交接达官贵人。青桐树皮纤维粗而长,色白,也可用来搓绳,为纸宜墨。宋代著名的白麻纸疑即以此为原料。
唐之后经五代至宋朝,池州依然是江南造纸业的主要生产地。以致朝廷、皇室都喜用池州用楮树皮生产的楮纸。宋朝时,曾在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五位皇帝朝廷为官,又是学问博洽、精熟掌故的叶梦得,于他的著名史料笔记《石林燕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唐中书制诏有四:封拜册书用简,以竹为之;画旨而施行者曰‘发日敕’,用黄麻纸;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藤纸;赦书皆用绢黄纸,始贞观间。或云,取其不蠹也。纸以麻为上,藤次之,用此为重轻之辨。学士制不自中书出,故独用白麻纸而已,因谓之‘白麻’。今制不复以纸辨。号为白麻者,亦池州楮纸耳。”
记述唐朝皇帝诏书上用纸的制度不同,凡自中书省草拟经皇帝批准后,又从中书省发出的,用的是“黄纸”。之所以用“黄纸”,“取其不蠹”(即不生蛀虫)则是个主要原因;而由翰林院学士草拟,并从翰林院发出的诏令,则又用的是“白麻纸”了。同时明确指出,当时奉行的纸,是“以麻为上,藤次之”。从皇帝的手诏之类(即“发日敕”)才能用“黄麻纸”,可见“麻纸”的等级、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