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峪镇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辖镇
汤峪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蓝田县西南部。东与焦岱镇接壤,南与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相连,西邻长安区杨庄街道,北与长安区魏寨街道相接,总面积148.44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此地石门峪口有温泉,唐代名石门汤,玄宗赐名大兴汤院,遂得名汤峪。
建置沿革
唐代曾设大兴汤院。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有联保。
1949年5月,设汤峪区(驻高堡村),管8乡。
1956年4月,调整为汤峪区,辖6乡。
1958年,撤销汤峪区,成立火箭公社,辖4高级社,同年又改为汤峪公社。
1984年,改设汤峪镇。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史家寨镇,并入汤峪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辖石门、胡坡、联丰、聚一、聚二、聚三、洪家寨、马家原、薛家庙、高堡、张家坡、汤家庄、塘子街、上寺峪、下寺峪、老凹沟、官上、汤一、汤二、汤三、汤四、石佛寺、代家寨、尖角、圪塔25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辖塘子、石门、联丰、胡坡、巨三、巨二、巨一、洪寨、马塬、薛庙、张坡、石佛寺、汤庄、尖角、代寨、圪塔、石坡、高堡、下峙峪、上峙峪、老凹沟、官上、汤一、汤二、汤三、汤四2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20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汤峪镇下辖26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塘子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汤峪镇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西南部。东与焦岱镇接壤,南与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相连,西邻长安区杨庄街道,北与长安区魏寨街道相接。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5千米,总面积148.44平方千米。距县城25千米。
地形地貌
汤峪镇地处秦岭北麓沿山和川道地区,地势平坦。
气候特征
汤峪镇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平均光照时数2148小时。年均平降水量731.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10月。
水系水文
汤峪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汤峪河,境内流长25千米。
自然资源
汤峪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泥炭矿。另有丰富的地热水,现已经开发温泉井4眼,其中自流井1眼,出水量为259.2立方米/日,水温45—58℃;人工井3眼,疗养院内1眼,水温49.6℃,出水300立方米/日;塘子街村井1眼,井深627.15米,水温57—62℃,出水量300—450立方米/日;镇政府温泉井1眼,井深703.83米,水温45℃,出水量501立方米/日。现全镇总出水量约1100立方米/日,占开采潜量比例52.6%。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1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00人,城镇化率17.1%。另有流动人口11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6120人,占52%;女性14880人,占48%。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30800人,占99.4%。2011年,人口出生率8.05‰,人口死亡率4.64‰,人口自然增长率3.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2.7人。
2018年,汤峪镇户籍人口50778人。
经济
综述
财税收支
2011年,汤峪镇财政金融收入2980万元,比上年增长2%,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比上年增长6.3%,是1978年的25倍。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460万元,增值税1400万元,企业所得税12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000元,比上年增长2%,是1978年的40倍。
人民生活
2011年,汤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738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汤峪镇耕地面积2.2万亩,人均0.7亩,林地面积7.8万亩。农业总产值1978年370万元,2011年达到1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
种植业
汤峪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汤峪镇粮食生产20450吨,人均659千克。其中小麦13750吨,玉米6700吨。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汤峪镇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种植面积910亩,产量113吨;蔬菜种植面积1410亩,产量2650吨,主要品种为叶菜类。
林业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累计造林3.5万亩,其中经济林1。2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3万株,林木覆盖率60%。
2011年,汤峪镇林果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500吨,主要品种有核桃、猕猴桃等。
畜牧业
汤峪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汤峪镇生猪饲养量7740头,年末存栏4920头;牛饲养量2250头,年末存栏1450头;家禽饲养量270万羽,上市家禽250万羽。
2011年,汤峪镇生产肉类1264吨,其中猪肉655吨,牛肉364吨,鸡肉94吨;畜牧业总产值61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3%。
渔业
汤峪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2011年,汤峪镇池塘面积200亩,渔业产量600万尾,产值3000万元。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大型农机8台(件);农民人均纯收入7738元。
第二产业
2018年,汤峪镇有工业企业138个。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商业网点200个,从业人员380人。2011年,汤峪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30万元,比上年增长6%。
2018年,汤峪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4个。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5千米,乡村通邮率95%。业务收入78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3个,固定电话用户81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7%;移动电话用户410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90%,比上年提高5%;互联网端口总数1200个,已占用端口总数700个,宽带接入用户1520户,比上年增加32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5万元。
交通运输
汤峪镇境内西(安)汤(峪)公路和蓝(关镇)汤(峪)公路横贯通过。2011年,汤峪镇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85千米。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3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45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452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11所,在校生1726人,专任教师1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83人,专任教师9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9%。2011年,汤峪镇教育经费12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0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20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比上年提高了1%。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文化艺术团体1个,成员65人;文化专业户20户,文化站1个,文化从业人员35人。1958年开通有线广播,后逐步发展到无线广播、电视。2011年,汤峪镇广播电视用户4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0户,电视覆盖率9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村级医疗站26个,卫生院3个;病床52张,其中公办卫生机构床位15张,固定资产总值1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人。2011年,汤峪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421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4户,人数1214人,支出151.5万元,月人均104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9人,支出12.1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46人次,支出1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04人次,支出6万元,比上年增长2%。2011年,汤峪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350人,倒塌房屋260间,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救灾支出53.7万元,比上年增长300%。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镇区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15千米,生产能力50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7千米。截至2011年末,汤峪镇镇区拥有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7%。
风景名胜
汤泉湖
石门汤泉湖,左有“涌金门”,右有“泻玉门”护卫着浩淼广阔的汤泉湖。其泉水源于秦岭深山的汤峪河,水域辽阔,水源充足,先后汇集水层沟、齐沟等13水至汤峪口,流域80%以上系石山区,故河水清澈,湖面如镜,光可见人,四面群山环抱,更有“青浦”、“翠微”、“锦芮”和“绣虎”四小峰作屏,把汤泉湖点缀得秀丽明媚。湖面达30公顷(约合450亩),水深40余米,有山、有河、有沙滩、有森林,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西峰山
海拔1700多米,重峦叠嶂,层林尽染,天然地成为汤峪湖之西屏,其上有四峰点缀,分别为“青浦峰”、“翠微峰”、“锦芮峰和“绣虎峰”。
东峰山
是石门关的右侧门户,海拔2100多米,是附近诸山的最高峰。此山势圆而峰尖,酷似日本的富士山,沿山有上山石踏步,山上有道教观宫玉皇殿、老君殿等十多处殿宇,顶峰为无极圣母洞,乃诸殿中之主殿,也是汤峪镇蓝田县境著名的道教观宫。
云台山
位于镇南15千米处,雄、秀、奇、险集于一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其最佳写照。山上自然景观遍布,宗教景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更有丰富的珍禽异兽、奇花异木等自然资源,山顶上的“三教堂”等道教遗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又是晚唐诗人郑谷的“蓝田别业”旧址,王维、贾岛、张乔等大诗人,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诗,如“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小径通商岭,高山见杜陵”。
紫云山
距云台山不远,因岱顶有铁瓦殿覆盖峰端,故又称铁冠山。这里是汤峪河的源头,南北水系的分水岭,自然景观变化万千,令人称奇,尤其是冬消夏冻的“六月冰洞”更是叫绝。现已被省、市列为待开发的原始森林公园。同时,李自成屯兵石门关、汉刘秀避难的“刘秀窑”、古长安通衢巴蜀的古栈道遗址等人文景观也都及具开发价值和潜力.。
汤峪旅游风景区
位于西安市东南40千米的秦岭北麓,蓝田县西南25千米的汤峪镇。这里山青水秀,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历史悠久的唐代行宫,亦冠“蓝田八景”之首。以汤峪湖为中心的风景区,青山环绕,青翠锦乡,湖光山色,湖面3.7平方千米碧波荡漾,南岸有汤泉湖森林度假山庄,两岸东西峰山有道教古刹和佛祖寺院,香烟袅袅,游人如织。湖南面是通住秦岭深入的汤峪河栈道,沿途有相传刘秀避难的“刘秀洞”,陈传老祖下棋的“棋盘山”,署夏不融的“六月冰洞”,妖人造反的“聚仙台”,月亮飞天的“月亮石”,更有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汤峪温泉驰名遐迩,水温高达58─62℃,有1300多年历史,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质和化学微量元素。陕西省干部疗养院于1956年就建在这里。
1998年,县政府将汤峪辟为旅游开发区,并赋于一系列优惠政策,由此,汤峪已成为一个集温泉疗养、避署度假、休闲娱乐、胜景游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常年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日接待量达数千人次。
汤峪温泉
汤峪温泉历史悠久,驰名遐迩,古称“石门汤泉”,地处塘子街,属于渭水盆地断层上的高温矿泉之一。与同类型温泉眉县西汤峪、临潼东温泉相比,以水温高、所含矿物质种类多、储量丰富而久负盛誉,泉水出井水温高达62℃,含有硫酸钠、镁、钙等20多物质,含量最多的酸根或阴离子为硫酸根,并含有相当量活性元素及气体的高温型弱矿化度、弱放射性的矿性泉,适宜30多类、105种疾病的水疗。早在汉唐时期就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有“功德水”、“桃花水”之称,被唐玄宗李隆基赐名“大兴汤院”。矿泉专家陈炎冰、王立民等142位专家学者和全国115个矿泉医疗单位联合著撰的中国第一部矿泉学专著《中国矿泉》及刘广汉教授所著《陕西温泉与温泉医疗》等矿泉学专著,均称汤峪温泉为“天下第一名池”。建国后,国家及省、市先后投资兴建了全国第一批以水疗为主的陕西汤峪干部疗养院、陕西汤峪矿泉医院,接待着各级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疗养保健者、游客等数以万人。
汤峪温泉度假区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该区地处渭河断陷盆地与秦岭山地接壤地带,跨秦岭山地和渭河盆地两大地貌单元,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8℃,日照时数2148小时,全年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雨量731.5毫米,汤峪河横贯全境,水源充沛。
荣誉称号
汤峪镇是陕西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示范镇,西安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蓝田县重点开发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2008年,汤峪镇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关中地区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
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镇”。
2010年4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1年3月,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30个重点示范镇之一。
参考资料
汤峪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1 08:1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