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男,1964年12月生于
江苏省灌云县,1998年毕业于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画家
范保文教授。2004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画家范扬教授。同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博士 后,导师为著名书法家陈振濂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任职(杭州)。出版个人专著、合著六部,发表与绘画相关的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人物简介
沈克,男,1964年12月生。1987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1995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随著名画家范保文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山水画专业。1998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6月于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山水画展(研究生毕业展)。1998年7月获“江苏省青春风采杯书画大赛”银奖。2001年再次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画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范扬教授。2001年7月,担任江苏省徐悲鸿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绘画研究》杂志主编。200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随陈振濂教授读博士后。2004年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江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二十多年来,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美术》、《新美术》、《国画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著有《沈克中国山水画作品集》、《五代两宋绘画史》、《美术鉴赏》、《浙江当代书画名家—沈克山水画集》、《沈克写生山水画集》学术著作五部,个人艺术成就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
艺术历程
1987—1999
1995年9月,考入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随著名画家
范保文教授攻读中国画
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5月,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沈克皖西写生作品展”
1998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8年5月,获“江苏省青春风采杯书画大赛”银奖
1998年6月,于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山水画展
1998年5月,论文《依于仁,游于艺》发表,《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999年6月,作品《皖南纪游》发表,《中国美术教育》1999年第三期。
2000—2002
2000年10月,出版《沈克中国山水画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10月,论文《中国古代写生观之我见》发表,《中国书画报》2000年10月7日
2000年6月,作品《皖西纪游》,《文艺研究》((权威期刊))2000年第6期。
2001年6月,任江苏省
徐悲鸿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绘画研究》杂志主编
2001年9月,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画家范扬
2001年10月,出席全国美术学博士论坛,大连
2002年1月,论文《从唐五代仕女画的变迁看文学对绘画的影响》,《绘画研究》2002第一期。
2003
2003年2月,论文《淮扬文化的古韵流风》,《文艺研究》(权威期刊)2003年第一期。
2003年2月,作品《秦岭探幽》,《文艺研究》((权威期刊))2003年第一期。
2003年2月,论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美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2003年1月,著作《美术鉴赏》(合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003年3月,论文《五四思潮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影响》,《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003年7月,论文《中国文化的图像传承》,《美术与设计》2003年第三期
2003年10月,论文《中国文化的图像传承》,被录入《人大复印资料》之《造型艺术》2003年第5期(核心)。
2003年10月,论文《中国画的文化内核》,《国画家》2003年第5期。
2003年5月,论文《梁启超“科学美术”批评》,《绘画研究》2003年第二期。
2003年8月,论文《农器图谱初探》,《新美术》2003年第四期(核心)。
2003论文《理性的图像》,《
艺术探索》2003年第四期。
2004—2005
2004年2月,论文《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第一期。
2004年7月,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4年5月,参加
王伯敏先生主持的全国美术史研讨会,杭州
2004年5月,作品《淮扬古韵》入选《江苏省建国55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5年12月,《中国古代百工图像的艺术价值》,《文艺研究》2005/12
2005年5月,《绘画与理性》,《美术与设计》2005/5
2006—2009
2006年4月,出席全国艺术设计研讨会,扬州
2006年6月,《王祯农器图谱中图像的美术价值》,《美术研究》2006/3
2006年5月,《理性的视觉表达》,《美术与设计》2006/3
2006年3月,《中国绘画中的雅俗浅论》,《国画家》2006/2
2006年2月,《论美术中的科学》,《新视觉艺术》2006/1
2006年2月,《五代两宋历史风俗画》,《绘画研究》2006/1
2008年6,《王祯农书图版考辩》,《新美术》2008/3
2008年8月,山水画作品入选“江苏省高校美术教师作品提名展”,并获二等奖。
2008年10月,《谈谈市场经济下中国画的创作》,《国画家》2008/5
2008年10月,《谈谈市场经济下中国画的创作》,被《中国书画报》全文转载。
2009年8月,《元代市井百工图像初探》,《新美术》2009/3 2009年6月 论文《江南文化的古韵流风》,发表于《仁智之乐·阮荣春的艺术世界》
2010——2011
2010年4月 论文《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视觉艺术》4/2010
2010年6月 论文《五代荆浩〈笔法记〉研究》,《国画家》6/2010
2010年4月 论文《年年送客横塘路》等三幅,《美术研究》4/2010
2010年4月 论文《〈事林广记〉图像的价值研究》,《新美术》4/2010
2011年6月 在江阴市举办《沈克山水画展》暨《沈克山水画集首发式》
2011年8月 作品《花落树尤香》发表在《文艺研究》2011/4
成就及荣誉
笔墨、生活、真情
顾平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与沈克交往20余年,可谓感情笃深,让我来评述他的山水画难免“吹捧”之嫌。但在我的认识上,沈克确实是当代具有前景的中青年山水画家,他懂笔墨与理法,手上功夫既熟且好,还长于深入生活,这一切都是成就一位山水画大家所必备的条件。在我们同辈中,沈克属于自我“硬”造之才。他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生物化学,因幼小从乡里名宿学画山水,于是便开始了艺术家自我塑造的历程:刻苦自学山水多年,后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入著名山水画家范保文教授门下,系统学习山水画;毕业时与师弟邵晓峰在江苏美术馆举办联展,第一次向社会亮相;2000年出版第一本个人山水画集;同年再度考入
南京师范大学,随范扬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系统学习山水画史与创作理论;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进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接着是出画册、办展览……如此,没有消停过,硬是挤进了当代山水画家的队伍。同时,还因为加倍的勤奋与超人的智慧,其排位不断前移,也可称得上当代知名中青年山水画家了。沈克自我塑造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硬”的行为,潜含着一种精神,总感动着我。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学子,只能借助于自己超乎寻常的努力,才会有梦,才会被提及。沈克这种“硬”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他作为山水画家的独特形象。沈克对笔墨的悟得缘于他学画之初走的是一条正路。同里名宿,影响方圆不过十里,但他们对传统的认识,没有太多因素的干扰,保守中多了几分纯真,沈克从其学,路子歪不了。沈克对传统笔墨的讲究一直保留到今天,这也是当代很多年轻画家所无法比拟的。
沈克山水画中的笔墨并非简单地停留在对传统笔墨的“拿来”,其中转换与其业师范扬教授的诱导、启示直接相关。范扬教授在当代中国山水画界可谓赫赫有名,这一表述并非妄评,范先生对山水画之理、法,对笔墨之灵性都属于透悟的高手。他借助黄宾虹“七墨”之法,用足水分,以实现“表现主义”美学的追求。他作品中的大笔、拖笔,干笔、湿笔,浓墨、淡墨,灰墨、色墨……,随心所欲,变化多端,气象万千。沈克受其影响,很好地将传统笔墨与现代视觉审美结合起来,笔墨与画面物象塑造相表里,作品视象深厚华滋。沈克画面中的笔墨之韵是属于他个人的感受和表现形象的需要,少了些“玩”的味道,多了几分严谨和厚实。沈克的山水画,在“师造化”上用功最勤。这得力于另一导师范保文教授生的影响。范先生为当代“新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这一画派特重写生,主张画稿张张来自造化。沈克禀承师训,倾情于大自然,在写生中感受自然之理,体悟古人笔墨技巧,品味大师作品的造境与抒情。可以说,几乎沈克的所有画稿都来自他写生的体验,或直接为写生稿的创作,或将写生的理解与体会转换后表达出来。画面的情真意切,置景布势绝非闭门可造,鲜活感人的生机非“图真”而难以实现。尤其是一些墨笔写生稿,可谓精彩动人,那干涩的焦墨与疏密虚实的线条,本身就极具有审美意味,画面不用渲染也能活脱出一个奇妙的意境来。大自然给予艺术家诸多惠泽,同样也获得艺术家的真情颂歌。沈克山水画的另一特点是对生活情趣的直白呈现。
沈克在农村长大,乡村生活在沈克身上留有太深的痕迹。那种粗犷与不修边幅的行为方式,不正是审美上的质朴与清新吗?齐百石的花鸟画正是基于这种“民间”情结,才打动无数欣赏者。沈克极重底层生活、社会百态、民间习俗的体验与感受,偏爱乡村的一草一木,有一种浓浓的“草根”情结。他将这种今天都市人少有的感受,转化为山水画的一种趣味,一棵树、一座桥、一个樵夫、一头牛……,既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画家真情的流露,更是赏画者被感染的重要因素。沈克还在不懈地努力,他的山水画一定会独立于当代画坛,他也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颗耀眼的新星。
山水画
黄厚明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克的山水画,表现的多为朴素、真实的诗意田园山水:那些用石头垒起来的房子,错落有致地隐显于山林之间。曲折的小路,总会把你带到想看的地方——一小块山田,满载着山民的希望;几棵果树,硕果悬枝,引来觅食的鸟儿。山头有时会不经意地冒出一口瀑布,让人如临其境,惊为仙景。盘绕于松根下的清澈小溪,缓缓流淌,更让人心旷神怡,气定神闲。沈克牢牢地抓住这些感觉去画,成功地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他人。田园山水题材,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这类绘画乍看是表现对逸世的渴望,而实际的潜在主题则是朝臣和官僚追逐名利所遭受的种种失意——出于儒家出世的原因,他们在朝廷和都市社会里追求他们的事业,失意时则梦想成为渔夫或樵夫。它们在显示了画主人高尚情怀的同时,也提供了摆脱官场和商人生活的无聊和挫败的想象性逃避。如元代
王蒙《青卞隐居图》,画面没有自然景象通常表现的那种稳定和宁静,而是表现了一种极不稳定和极不安全的状态。沈克的田园山水画作,则全然不同于这种图式。沈克很少表现大山大水的场景,他不喜欢可望不可及的感觉。他表现的田园山水,看得见,进得去,充满了生活情趣:画面山峦叠嶂,人置其中漫无边际地走着,手里剥着山果,篱笆、草垛、牛羊,袅袅炊烟,悠悠白云以及满耳的鸟虫鸣叫,全都成为笔下承载其内心感受的母题,让人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悦。
沈克大学四年主修的专业是物理,业余时间的援笔濡墨,培育了他日后从事专业绘画创作的动力和自信。在硕士与博士阶段,沈克先后拜师于
南京师范大学山水画家范保文和范扬先生,颇得两位先生画之真意。范保文先生在速写、用水、用色方面,成绩卓著。范扬先生在用线造型和笔法体势上,更是卓尔不群,令世人瞩目。沈克对两位老师兼容并蓄,独出机杼。他的山水画以娴熟的速写技巧为依托,通过富有力度的书法性用笔及用水用色的肌理处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画体格。书法性的用线和灵动有力的速写相得益彰,使画面充盈着勃勃生机。山里的村落、路桥、篱笆、果树、云水、瀑布、古寺、道观等自然之物反映在他的画中,无不透着诱人的力量。沈克并没有机械地模仿两位老师所创造的绘画样式,这是沈克聪慧与高明的体现。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实是根植于沈克绘画创作的座右铭。沈克摒弃一切为了样式而样式的那种画法。在他看来,古人画山水,对山体结构的表达很成问题,尤其是各种程式化的皴法,害了不少人,山头多数画得像馒头或干草堆。沈克对此深有体悟。他开始学山水画的时候,特别喜欢古代山水画。那种“溪山行客,对月枕松”的隐士风格画,也很符合他的个性。从宋代范宽、李成、米芾到元代黄公望、倪云林、
王蒙、吴镇;从明代沈周、文徵明到清初四王、八大、石涛,沈克都认真临摹过,下功夫去弄懂他们的画;近代黄宾虹的画册、书法集、文集,甚至是题画诗,沈克也认真地研读过。画得多了,看得多了,他似乎悟出一个道理:古人的绘画,都是在与真山真水的互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于是沈克走出画室,去亲近自然。最近几年中,他南渡长江,去雁荡、武夷、黄山、九华、张家界;西游香格里拉、丽江古城、大理、西双版纳、桂林、青城、峨眉、九寨沟、若尔盖,直至西藏;北上太行、燕山、五台、恒山、中条、吕梁诸山;中原一带的武当、神农架、大别山,关中陇西一带的黄土高原,都留下了沈克写生的足迹。中国山水画创作历来强调师法古人与师法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山水画之所以经久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师法古人的同时,依然坚持了师法造化的原则。在沈克看来,所谓“师造化”,实际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用心看、用心体会,一是在体悟的基础上加以描写,即“写生”。沈克写生,一半是用画笔,一半是去看,去体会。走进山里。沈克尝试着,用他自己学到的传统笔墨表现方法,以及现代造型的手法,去画那些他喜欢的东西。沈克的画,通常有一块是非常写实的,他对山头、树木,甚至路桥村舍的结构,做过认真的研究。外行人看山,大都像馒头一样,而且是扁平的。其实,山头有体积、脉络、穿插,一般人的眼中是看不出这些东西的。画家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最能体现山峰特点的特质,清晰地表达出来,让人看起来更轻松,更真实。沈克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在技法风格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艺术创作必须以画家本色本心为中心,使绘画创作真正成为表达和抒发自我情感的工具。
我和沈克同从南京迁居杭州,因此不时有机会到沈克画室作客叙旧,熟知沈克对绘画艺术的痴迷和创作之勤奋。看到他的一批新作,画风有了新变。原先浑朴率性、淋漓放纵的画风又增添了“文秀”的气质,令人为之一振!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形式的“质粗”相合于内在的“文细”,才能成为好艺术。加以时日,沈克前途自当不可限量。
沈克与他的山水画
一乐
中国画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认为是画,要好看,山水花鸟,佛道人物,是文化的装饰。这是比较肤浅的认识,注重的是眼球的感受,即绘画技巧。一种认为是文化,所画之物只是一种媒介,表达的是画家内心深处的一种思想。虽也重视绘画技术,但这路画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社会、对自然的思索上来。顺天理,敬人意,不在乎一计一谋,一名一利。这是对绘画本质的认识不,也是比较深层次的认识。沈克的山水画便是后者。
沈克从上大学开始画山水画,二十多年了,大致经历了兴趣、理解、实践三个阶段。
学中国画,很容易上手,有兴趣就行,但理解很难。首先,什么样的画是好的?大家谈得最多的,诸如中国画中的“笔墨、气韵”等究竟是什么样的?现代的中国画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画家不光是画几幅作品就算完成使命了,要对我们传统的和外来的理论做出缜密的辨析和整合,形成科学、系统、严谨的中国画理论体系,这样才能使中国画健康地发展。当我们盲目地热抱传统或无情地撕扯传统的时候,你了解中国画的传统吗?当我们迷恋于西方某家某派的时候,你认真地分析和消化过它吗?如果不读遍古人论画、评画的文章,如果缺少对古代文献资料梳理和辨析的能力,如果不把古代绘画理论放到实践中去验证,就不可能正确、全面地把握中国画的传统。中国的传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的生命力和惯性十分强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消失。所以说反传统就显得无知和缺乏起码的判断力,这非常值得那些急功近利的激进派画家深思。那种仅仅把“笔墨”或“样式”就当做中国画传统的人,更显得庸俗和肤浅。至于“观念至上”的现代艺术,它们将艺术作品分解成无关联的一些方面,解除了艺术作品传统的象征性地位,并且再次将艺术作品与不同的社会功能联系起来,打破社会、物质和行为的疆界,观念新颖,值得借鉴。至于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我个人认为还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现代艺术才有可能被中国人接受,并且健康地发展。
对于这一点,沈克是有独到见解的,他从不会盲目地相信一家之言。我国传统绘画理论虽然丰富,但杂芜零乱。《中国古代画论类编》收录了自古至今286篇有关中国画的文章,数十万字,这是最为全面的关于中国画的理论文集。但是,通读下来总有一种零碎的感觉,没有形成系统、明白的体系。比如对“气韵”、“笔墨”、“六法”、“品评”的研究,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结果。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谈到:“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幅都非。”那么“势”是什么?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认为:“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周积寅《中国古代画论辑要》中把“势”解释成“能加强人物的生动情态和山水的雄伟气象与节奏变化。”难道我们作画时,只要抓住对象的转折变化就能把构图弄好了吗?沈克认为,中国画中的“势”是指主体部分,即面积最大的一块。如果你把这个大块处理好了,其它的部分正像笪重光所说的那样“随意经营”,皆可成画。
如何把西方传入的“
格式塔心理学”,以及“节奏”、“色彩”、“构成”等视觉理论知识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之中,也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比如“节奏”问题。长期以来绘画中的节奏被人们视为无法解释清楚的一种概念,似乎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你随便问一个画家节奏是什么的话,十有九回你得到的答案是张口结舌,再不就是噜噜苏苏一篇若有若无的大道理,弄得说者听者一样啼笑皆非。美国的苏珊.朗格在他的《艺术问题》中说到:“节奏的本质并不在于周期性,而是在于连续进行的时间所具有的机能性。”据沈克的理解,朗格认为绘画中的节奏不同于音乐的节奏,也非自然界的机械节奏,而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动态。
实践,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的必需环节。沈克从开始学山水画的时候,喜欢古代山水画。那种“溪山行客,对月枕松”的隐士风格的画,很符合他的个性。从宋代范宽、李成、米芾到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从明代沈周、文徵明到清初四王、八大,沈克都认真临过,下工夫去弄懂他们的画。近代黄宾虹的画册、书法集、文集,甚至是题画诗,沈克翻了不知有多少遍,手头没有一本是完好的了,翻的遍数多,破了。看得多了,画得多了(只要有一个小时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他肯定在画画,或思考画画),他似乎突然明白一个问题,前人的画,都是在与真山真水的互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历史上的大师无不是这样。于是沈克走出画室,去亲近自然。南渡长江,都有我写生的足迹。说是去写生,多半是去看,去体会。走进山里,看朝云暮雨,日升日坠,听潺潺流水,经声佛号;或走近山家,望炊烟袅袅,那种“条条山路转牛羊”的感觉特别亲近。于是沈克尝试着,用我自己学到的传统笔墨表现方法,以及现代造型的手法,去画那些他喜欢的东西。
画要好看。古人讲画要“远看好看,近看好看,大画好看,小画也要好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样式新颖。人之耳目,喜新厌旧,一件二十年前的衣服,不管它的质量如何,样式如何,看起来都嫌老气,尽管一天也没有人穿过。绘画的样式要新,就要在构图、题材和表现方法上下工夫,不与古人同,更不要与他人同。传统山水画虽然也非常讲究章法(构图),但山头大多是靠主观意识,依照远中近三段摆上去的,千百年来变化不大。有人干脆用西画构图方式,也不行,中国人不太喜欢那样的构图,犹如照相一般,只画一块。中国人喜欢比较完整的东西,听故事也是一样,要有头有尾,有起伏有高潮,还得有完整的结局。传统山水画的内容也差不多,小桥流水,高人隐士,显得很假。沈克则不同,他深入山里去考察,把山里的村落、路桥、篱笆、果树、云水、瀑布、古寺、道观等自然之物反映在他的画中,无不透着诱人的力量。
沈克不太喜欢那种大山大水的场景,有点可望不可即的感觉。他喜欢朴素、真实的田园山水,可以看得到,进得去。我们都去过山里,那些用石头垒起来的房子,错落地隐藏在山林之间。曲折的小路,总会把你带到想看的地方。一小块山田,那是山民的希望。几棵果树,常有硕果挂在枝头,引得不知名的鸟儿来偷吃。有时突然从山头上冒出一道瀑布,会让你尖叫。从松根流淌下来的小溪,会让你感到什么叫清澈。手里剥着山果,毫无目的地看着四面的山,满耳的鸟虫叫,还有远处袅袅的炊烟,一阵阵轻风吹过来的松树香,还有篱笆、草垛、自由自在的牛羊,悠悠飘过来的白云,世界上没有其它东西比这种情境更能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沈克牢牢地抓住这些感觉去画,希望把它带给许多和他一样喜欢这种感觉的人。
表现形式上,大多数人赞成多元化,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没问题。但是,沈克比较反对为了样式而样式的那种画法。为了与众不同,勉强画那种连自己都看不懂,也不喜欢的画,没劲。画画的人大体分两种,一种是非常喜欢画画的人,还有一种是职业性的画家,这两者大不相同。前者往往把画当作自己的生命,朝思暮想,常常为自己画一幅比较满意的画而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后者多是循规蹈矩,以别人评价的好坏为准则。如果你是一位真正喜欢画画的人,很少再去走别人的路,因为,这样画出来的画首先你自己不喜欢。画画要哄哄别人,特别是哄外行人很容易,想哄专业的人,特别是哄自己很难。要想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画,即创新,你得要把古人的东西,当代人的东西熟记于心,取其长处,避其短处,久而久之,就会画出你自己的东西。沈克的几位老师都是非常有成就的学者、画家。范保文先生,在速写、用水、用色方面,是山水画界公认的高手。他的博士生导师范扬先生,现为国家画院的专家。他的博士后导师陈振濂先生,在书法、绘画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深。先生们的奋斗轨迹,是沈克一生要遵从的路子,但他们创造的样式,沈克从来不学,他说要走出我自己的路子来,这样才觉得对得起诸位先生。古人的样式他也不学,不是说古人创造的样式不好,你能说唐诗不好吗?但我们现代人不会用唐诗去写文章吧。古人画山水,有很大问题,特别是对山体结构的表达很成问题,尤其是这个皴那个皴,害了不少人,山头多数画得像馒头,或像干草堆。实际上,当你对古今山水画的样式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你的表达也很熟练的时候,再深入自然山水之中,你会画出新东西来的。
沈克从写生、写实逐渐过渡到轻松的半写实、半抽象的表现方法上。如果你细看他的画,有一块是非常写实的,它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其它是沈克按照自己的喜好添上去的,山里没有画上这么全面,添上去的东西,是心灵的延伸。沈克力图摆脱传统山水画的样式,对山头、树木,甚至路桥村舍的结构,做过认真的研究。外行人看山,大都像馒头一样,而且是扁平的。实际上,山头有体积、脉络、穿插。一般人的眼中是看不出这些东西的,画家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最能体现山峰特点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让人看起来更轻松,更真实,这不就是“骨法用笔”吗?如不认真研究,只学得一两家画法,你画出来的山峰就雷同乏味。树,传统画法“鹿角蟹爪,点叶夹叶”,画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要学。自然界的树很生动,拍几张照片,多作研究,找出它们的规律,熟悉了它们的结构,画出来的树自然生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很长,惯性很大,有其自身的完整体系,对于艺术的要求,与西方人差异很大。西方人普遍喜欢科学性、刺激性、现实性。中国人则偏好故事性、曲折性、意味长久。中国文化中,写山水,唱山水,游山水,是我们高雅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山水画就有了市场。谈到这里就说到了正题,山水画究竟要表达什么?我们从沈克的山水画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作品表达出来的不是自然山水的美,那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也不是杜撰的美,那种美没有共通性,只有局限性。沈克的山水画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出自书里,即中国文化的典籍里,我们从他山水画的题款中能看出这一点来。比如“四面山光水色,一林鸟雀喧哗”,“地僻云深之处,竹篱茅舍人家”(以上两句是吴承恩撰),“白云相伴两三僧”(唐卢肇句),“白云斜过深谷中”(唐李涉句),“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句),“数峰无语立斜阳”(唐王禹偁句),“白云深处拾松花”(明冷谦句)。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美的意境太多,不胜枚举,他们写的不是具体的一个场景,而是一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你自然有了想要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