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泉,男,
临澧柏枝乡杨桥村的普通农民,当地农民说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在农科站技术人员的鼓励下重新获得信心,2004年育出双低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友谊三号”,沈克泉的《一种杂交油菜的选育方法》也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科学家。2014年2月10日,沈克泉及其儿子
沈昌健荣获201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人物经历
沈克泉1939年出生,8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13岁时,因为家里穷他退学回家。因为勤劳,15岁那年沈克泉被大队推荐到供销系统工作,次年在湖北学习养蜂技术。
1978年5月,他在
贵州山区发现3株奇特的野油菜,花期比家油菜迟,生长结构特别好。沈克泉把它们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通过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里和乡亲解决吃油难的问题。从1979年到1980年,沈克泉连续两年利用本地油菜与花粉,对野油菜进行人工授粉杂交,但是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当地农民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当他陷入困惑之际,农科站专业技术人员鼓励他选择与野油菜相包容的好品种杂交,把它改造成全不育杂交亲本材料,一定会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沈克泉重新树立了信心。
人物事迹
当时土地使用权属于生产队,开荒试种被人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荒地被没收,他多次遭到批斗。直到1982年实行年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他才拥有了试验基地;技术上的难题也时常让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沈感到头疼。他四处托人买书,白天搞完生产,晚上挑灯学习专业知识,刻苦自学了《植物遗传育种学》、《杂交油菜育种与利用》、《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新技术》等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专著。他还10多次到农业部、华中农大、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向专家请教;沈克泉搞科研,碰到的最大困难上资金短缺。没有先进的设备,所有科研经费全靠自筹。30年来,他投入油菜科研的资金累计达到40多万元,至今仍负债10多万元。为了还债,迫使儿子卖掉了全家赖以谋生的客运中巴车。走进沈克泉家中,最值钱的是一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就是凭着这股“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傻劲,沈克泉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支持,坚持不懈搞攻关,先后完成了贵阳市野A野生杂交油菜改造,把它从半不育改造成全不育杂交油菜新材料,通过多代杂交走完了不育系到时保持系再到恢复第优选过程,终于在2004年育出双低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沈油杂202”号,比其它杂交油菜每亩增产50斤左右。一般杂交油菜每亩需密植8000--12000株,这种油菜每亩只需种植1000--2000株,大大节省了人力,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沈克泉的《一种杂交油菜的选育方法》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2007年3月27日,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在武汉举行。在聚集了700多位国际顶级油菜专家的大会开幕式现场,来了位不速之客--68岁的湖南临澧老农沈克泉,大把的白胡子和身旁的两株巨型油菜特别引人注目。老沈的油菜从根部发出十几个分枝,两个人合围都合不拢,高1.8米高。种植这种油菜一般亩产为250公斤,最高达到330公斤,比一般的油菜要高出25公斤左右。年近七旬的沈克泉始终充满了激情,他将下一个科研目标定为培育高产、高含油量的油菜品种,作为选育工业用油油菜的种质资源,以填补世界石油资源的不足。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荣誉记录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推选理由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