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刚伯(1896年12月4日—1977年7月31日),名汝潜,字大烈,湖北宜昌人。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沈刚伯,谱名大烈,字汝潜,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现为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暮阳村人。其祖父沈达轩为宜昌名儒,父亲沈明道日本弘文学院毕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沈刚伯4岁时祖父教他识字,发蒙的书是《史鉴节要》。从6岁起,他才正式读书,开始写字。沈刚伯7岁时,父亲沈明道从日本留学回国,任教于武昌普通中学堂。他们全家移居省城。祖父每年夏天返乡度暑,年节往往返乡度岁,其余八个月全用来教孙子读书。
求学时代
沈刚伯11岁时,考入湖北方言学堂。那时他的祖父已经65岁,从此返乡,不再涉足城市,也无法顾及孙子的学业。沈刚伯在校三年,学习非常用功,废寝忘食,到了夜晚总是用微弱的灯光看书,以致将眼睛弄成了近视。他看完了《庄子》、《荀子》、《史记》、《文选》、《读书方舆记要》,乃至《金刚经》、《华严经》都看过。《六祖坛经》他是当小说看的。这三年中,他曾经细加玩味过的书刊是《通鉴论》、《宋论》、《明夷待访录》和《新民丛报》。
1911年,沈刚伯先生在湖北方言学堂毕业。次年考入湖北文华高等学堂,刚上几个星期的课,
武昌首义爆发。此后世道变了,学制也变了。1913年4月,沈刚伯先生接到父亲来信,要他赴省城报考大学。他的理想是报考北大,由于时局未宁,其父不准北上,不得已只好报考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17年,沈刚伯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即留校附中教授历史与英语。1924年沈刚伯考取官费留学,入
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埃及学、英国史、宪政史,留学三年半时间。1927年毕业回国,经
俞大维介绍,至中山大学任教。1931年沈先生到南京任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开设“西洋上古史”、“西洋通史”、“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史”、“俄国史”、“印度史”、“法国大革命史”、“西洋文化概论”等专门史和国别史的课程。当时能在大学里专门讲授如此繁多的世界历史课的国内尚不多见,实为在中国开辟世界史研究的先驱,且是一位有史学、史才、史识和史德的学者。他讲课娓娓道来,如同目击,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滔滔不绝却又有条不紊。沈刚伯和地理系
胡焕庸是当时中央大学最叫座的教授。
沈刚伯先后任湖北省教育厅秘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还在金陵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干部学校、政治大学、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任教。1932年,他的好友原中央大学校长
朱家骅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长,劝他出任教育部次长,被婉谢。沈刚伯曾先后应邀出任招生委员会委员,负责命题、主试和评卷工作,坚持以成绩为录取学生的准则。朱家骅改任交通部长时,又劝他出任交通部次长,亦被谢绝。
抗战时期
1942年秋,沈刚伯继
金毓黻出任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他为提倡对西北边疆问题的研究,组织边疆研究会,延请专家讲授维吾尔文,聘
韩儒林先生讲授新疆史、蒙古史,请金毓黻先生开设“东北史”课程。所以,在国内大学的历史系中重视边疆史研究者,首推他主持的中央大学历史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大学迁重庆,他又应邀赴川省各校讲学。1944年,他到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任教授。抗战胜利后任教于南京临时大学,1946年到南京中央政治学校(1947年改名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仍在中央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后在国立编译馆工作。他任教时间最长的是中央大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历时14年。
奔赴台湾
1948年,沈刚伯已应
胡适的聘请,拟赴北京大学任教。因当时教育部长
朱家骅力邀,乃渡海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及历史系主任,并代理教务长。沈刚伯先生在主持台湾大学文学院期间,致力于院务的推进和学术水准的提高,不遗余力,设立了考古人类学系、图书馆系,加上原有的中文、外文、历史、哲学四系,使台湾大学文学院有了六个系。1949年增设文科研究所,后于1956年增扩为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考古人类学4个研究所,1966年又增设外国语研究所。1967年起中国文学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招收博士班,把历史研究所的硕士班分为一般史学、近代史、中国艺术史三组。他并全力协助发展校务,安定师生生活,布置读书研究环境,使校内一时的混乱情势顿时为之一清。
1950年11月,台湾大学校长
傅斯年病故,沈刚伯代理台大校长至次年4月。后又与
钱思亮校长着力构建“台大精神”,为台湾大学校歌填词。1954年3月,沈刚伯与在台史学家组织成立了台湾的中国史学会,任理事长。理事会与监事会成员中有胡适、
张其昀、
方豪、
钱穆、
李济、
姚从吾、
罗家伦、
蒋廷黻、
萧一山、
劳干、
郭廷以、刘崇宏、
张贵永、
董作宾、
毛子水、朱家骅、
李宗侗、
凌纯声等学者。沈刚伯还与考古学家李济在台湾共同主持“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工作,开展了东亚各国汉学家与西方各国汉学家之间的许多学术活动。
晚年岁月
1961年,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成立,由当时的文学院院长沈刚伯兼系主任。先生虽非专长于国学,但是对于充实该系的图书设备以及师资延揽却十分关注,使得该系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优良的师资和设备之下茁壮成长。先生治学严谨,为人和蔼可亲,对同学均深致期许,常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1965年6月,图书馆学系第一届毕业同学共25人,沈刚伯先生赠言:“图书馆学系是台湾大学的一个新系,我们要养成日新又新的精神,不断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方法,扩充新设备,培养新人才,以刷新发扬我们已有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图书馆事业和学问。”同年先生应邀赴西柏林自由大学讲学一年,回国后专任历史系教授。1970年沈刚伯以其学贯中西、开史学新风、对中国史学及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的独到见解,被遴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3年退休后,仍继续任教台湾大学并应聘为辅仁大学讲座教授。
1977年7月31日,沈刚伯在台病逝。1982年,台湾《中央日报社》出版《沈刚伯先生文集》共50余万言。
人物评价
沈先生晚年致力于国史及中国文化的阐发,并对中西上古学术思想作比较研究,解析入微,见地新颖。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全心贡献于教育事业。先生赋性淡泊,不重修饰,长年一席长衫,一头乱发,一支香烟,被誉为“台大八景之一”,和那位大热天还穿长袍的学生李敖并列为“怪景”。沈先生终生信守的箴言是:量才适性,敬业爱人。他说:“惟有量才适性,才能成就其融贯古今,博通中外的大学问、大见识;惟有敬业爱人,才能讲学杏坛前后60年,淡泊自甘,不改其乐,作育英才,功在国家。”
治学思想
沈先生晚年致力于国史及中国文化的阐发,并对中西上古学术思想作比较研究,解析入微,见地新颖。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全心贡献于教育事业。先生赋性淡泊,不重修饰,长年一席长衫,一头乱发,一支香烟,被誉为“台大八景之一”,和那位大热天还穿长袍的学生李敖并列为“怪景”。沈先生终生信守的箴言是:量才适性,敬业爱人。他说:“惟有量才适性,才能成就其融贯古今,博通中外的大学问、大见识;惟有敬业爱人,才能讲学杏坛前后60年,淡泊自甘,不改其乐,作育英才,功在国家。”
沈先生对如何办好大学教育是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的。他先后撰写有关教育的文章有《五十年来的教育》、《今日之大学教育》、《今日的大学和社会》、《为学之道:博、贯、约》、《论大学入学考试》、《从新生入学考试到升学指导》、《德育的重点——对社会而言》、《如何鼓励青年从事本国古代史的研究》、《读史与修身》、《教师节后说教师》等。沈先生虽然终身致力于大学教育,但是他不忘关注小学教育。他说:“今日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大学教育,而是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之急需充实、改进、扩充与加强。社会上的多数人偏值此而不顾,而苦谋大学的扩张,真未免太缓其所不当缓,而急起所不必急了。”他说:“根据我小时候读书的经验,深信小学教育之重要远在大学教育之上,因为一个人的志趣完全是在小时候培养成的,所以我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注入式的教育远不如鼓励儿童自动阅读之有益。
二是抽象的理论千万不可强迫儿童阅读,读了是会发生反作用的。
三是儿童读物务须文字简明优美,枯燥芜秽的作品绝不能教育学生攻读,写出来是白费纸笔,教起来更是浪费光阴。我从志学之年起,便想写一套富有启发性的儿童读物,然而年龄愈大,便愈觉下笔不易,世变愈急,更愈感选择材料之难,荏苒至今,而已,而已!”
在高等教育迅猛扩张而基础教育又偏于应试的今天,沈先生的这些教导听来尤其让人感慨叹息。
沈刚伯先生终身以教学为乐而不改其志,精研历史终身不辍,主要原因是他接受了祖父的教育与熏陶。他说:“我对祖父十分崇拜,他的一言一行,都对我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祖父生平痛恶抽鸦片和打牌赌博,我至今不打麻将;祖父主张童子不衣裘帛,我到了23岁才穿羊皮袍;祖父不恶衣恶食,我便习惯了衣履不整。祖父生平最痛恨贪官污吏,常说:书不可不读,不读书,便不能明理,不知做人;一作官,就得同流合污,纵不存心害人,也会无心误事。”
抗战时期,山河破碎,国土沧丧,有少数知识分子悲观情绪浓厚,思想消沉,产生了出家学佛的念头。他有一位好友原中大教授罗膺中先生来书劝其学佛,遭到沈先生拒绝,并赋七律一首作答:
典却春衣自怯寒,来书读罢暗心酸。忧时故应肝肠断,谋道空教智力殚。
彼岸终当参禅座,此身久已误儒冠。相期莫问兴亡事,卧看飞花片片残。
抗战后期,一个初春的假日,朱家骅(时在任教育部部长)忽到沙坪坝中大宿舍,找他同往南开中学散步。彼时梅花初放,寒气颇重,池水澄清,游鱼可数。他们席地曝日,看翠鸟飞鸣,话宁城旧事,颇生感慨。朱家骅凝思良久,忽然说:“我这个诸葛亮,是失败定了,你这个文中子(元代儒学大师王通)到底做得成绩如何呢?”沈刚伯笑答曰:“先生自可做诸葛孔明,幸勿拖我下水,我是身无大志之人,至多只想学学王通罢了!”沈刚伯先生不是王通,却胜过王通,因为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学贯古今、博通中外的历史学家。他在《我幼时所受的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七年中所读所阅的书差不多全是历史,而且是古代历史。这使我从小就步入了古史之门。我点完《通鉴》之后,紧接着看《读资治通鉴》,立即觉得它文笔芜秽,几难卒读。因此我对北宋以后的历史永不感觉兴趣。‘九经’的本身原是我小时便能欣赏的,可是强记朱注,看尔雅的结果使我对文理训诂之学同样生厌,所以我看经书只是从里面寻找史料,而不是探求哲理,只是欣赏文词,并不讲究训诂,真是看得六经皆史了。”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