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所镇
广东省始兴县下辖镇
沈所镇,隶属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位于始兴县西南部,东与城南镇相邻,南与深渡水瑶族乡接壤,西与仁化县周田镇连接,北与太平镇毗邻。辖区面积168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2019年末,沈所镇辖区有户籍人口2.04万人。
建置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属二约乡。
1949年10月,属二区人民政府。1953年,改称二区公所。1956年3月,改为沈所乡。1958年6月,改称沈所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属卫星公社。1958年冬,始兴南雄两县合并后属始兴公社。1960年冬,始兴、南雄分县后成立沈所公社。1983年,沈所公社改为沈所乡。1993年,沈所乡改为沈所镇。2001年,花山乡并入。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沈所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沈所镇社区、沈南村、沈北村、群丰村、石内村、八一村、石下村、花山村、瑶族村、南方村、兴仁村、黄所村。镇政府驻沈所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沈所镇位于始兴县西南部,东与城南镇相邻,南与深渡水瑶族乡接壤,西与仁化县周田镇连接,北与太平镇毗邻。辖区总面积1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沈所镇地处墨江河与花山河汇合点,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区。
气候
沈所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降雨量1765毫米。
水文
墨江河自东向西流经镇区。
自然资源
沈所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锡、矿泉水、石英沙、煤炭、石灰石,其中煤炭储量优为丰富。
人口
2011年末,沈所镇辖区有户籍人口1.84万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瑶族172户,829人。
2017年末,沈所镇辖区有常住人口1.91万人。
2018年末,沈所镇辖区有户籍人口2.04万人。
2019年末,沈所镇辖区有户籍人口2.04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沈所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677元。
2017年末,沈所镇有企业7家,企业从业人员73人。
第一产业
沈所镇粮食作物以水稻(杂优水稻制种)、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黄烟、蚕桑、花生、生姜、水果、茶叶、香菇、木耳、蜂蜜等。
2011年,沈所镇种植黄烟2500多亩、蚕桑1800亩、水稻制种2500亩。
第二产业
2011年末,沈所镇内有企业10家,其中镇办企业1家,个体企业4家,引进外商独资企业5家。
2017年末,沈所镇有工业企业4家。
2018年末,沈所镇有工业企业5家。
2019年末,沈所镇有工业企业5家。
第三产业
2019年末,沈所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3个。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沈所镇有中心小学1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2400多人,教职工200多人,初中入学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沈所镇区12个行政村(社区)都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沈所镇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0人,床位10张。2011年,沈所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沈所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94人,其中城镇居民13人,农村居民1181人。2011年末,沈所镇有敬老院1所,农村五保户集体供养26人,供养标准每人每月300元;分散供养34人,每人每月280元。
交通运输
沈所镇境内有武深高速公路、国道G323线、县道始花公路、县道沈江公路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一千多年前,沈姓先人迁此开基,后成为当地大姓。明代此地为始兴县的五处屯所之一,故名“沈所”。
文物古迹
红围,位于沈所镇沈北村,距离始兴县城4千米。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红围是用鹅卵石、糯米、红砂岩的砂浆砌成的,整体呈现淡红色,因而当地百姓就称之为“红围”。1940年至1941年里,红围为中共广东省、粤北省委机关办公所在地。
风景名胜
铜钟寨景区,位于沈所镇花山村,离始兴县城仅9千米。铜钟寨海拔310米,山体绝壁奇峰。2014年下半年,铜钟寨风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宝塔山森林公园,位于沈所镇境内,东至沈所河与墨江河交汇处,南至宝塔山南面岭脚至马尾坳山顶分水,西至马尾坳山顶高程216.9至191.0至红江坑梗天水,北至庙坑南面岭梗天水至竹鸡岭至宝塔山北面山脚。公园总面积45公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0 08:47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