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原
沈阳大学创办伊始最早成立的教学机构。1995年4月原沈阳大学与原
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沈阳大学财经学院、沈阳大学农业分校合并后,与原沈阳大学农业分校的土建类专业进行了整合,并于1998年成立了沈阳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2001年在学校新的一轮院系调整之后,将环境工程专业划拨到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院至此定名为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已有30余年的本科办学历史,学院实验中心面积近4000平方米,设备总值800余万元,设有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建筑物理、传热、污水处理等十余个专业实验室。2011年,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依托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组建了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学院积极与辽沈地区的企业和行业部门合作,建有4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100余个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15人。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等13人;还聘请了30余名校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客座或兼职教授。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900人。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积极探索特色教育新思路,除采取多方向教学外,还通过开设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考试课程,定期开办造价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证书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建筑设计比赛,将毕业生送到甲级设计单位(
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真题设计,并采取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四个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等办法,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坚持每年为毕业生举办大型专场及小型就业洽谈会。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开办了土木工程(含
房屋建筑工程——原工业与
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和
交通土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建筑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
给水排水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两大一级学科,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2年,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200余人。
教师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9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及在读博士占教师总数的近30%;共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余人,硕士生导师8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等7人;有1人获中国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获沈阳市优秀教师和学科骨干称号;有3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有4人获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多人次获 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学院还聘请了30余名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学院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指导教师。
教学设施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3300余平方米的院实验中心,设备总值300余万元,设有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筑学专业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室、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实验室,各实验室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可以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检测、咨询等服务。学院还设有岩土工程研究所和资源与土木工程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以及沈阳沈大建筑设计院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办学成绩
学院始终秉承学校的“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为实现辽沈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体制 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合作之路。共完成各级教改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创建精品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学校10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材,教师的课件多次在国家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奖。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喜人,几年来先后完成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为企业解决重大科技课题30余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30余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设计大赛,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加深,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环境艺术类毕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中,我院学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引导学生开展诸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始终把这项工程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广大校友和企业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大批稳定的教学基地。
通过与辽宁省建设厅培训中心和省造价管理中心合作为学生举办施工员、造价员证书培训;聘请校友、企业家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广大毕业生深受社会认可,许多毕业生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经成长为辽沈地区建筑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他们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专业设置
建筑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建筑设计的程序、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视觉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CAAD方法及应用、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及方案选型、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系列课、建筑设备工程、建筑物理等。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先到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各类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决策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及隧道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桥涵水文、隧道工程、路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供热工程、空调用制冷技术、专业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自动控制原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水力学、
水微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水工艺仪表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