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力搏尔式摔跤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沙力搏尔式摔跤,流行于内蒙古阿拉善、甘肃等蒙古族聚居区的传统体育运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根据世代相传的“朝力布尔”系法和出土的匈奴时期的文物图案以及《江格尔英雄传》记载证明,沙力搏尔式摔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沙力搏尔”一词是裤子的意思。沙力搏尔式摔跤和蒙古搏克、日本相扑自由式摔跤等好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也有它独特的地方。沙力搏尔式摔跤技艺中的砍铲、膝折、抓领等动作,是模仿公驼相互争斗动作特性而命名的。
阿拉善地区冬寒夏热、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要想在这样的一个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话,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牧民具有十分高超的生存技能。数百年来,生活在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牧民不断与自然环境作斗争,驯养牧畜和捕获野兽,具有高超生活本领。其生产生活基本上都和绳索紧密相连,他们需要用绳子捕获猎物、捆绑牲畜、拦截牧畜,为其生活带来便利。牧民逐渐将其演绎发展成为一种娱乐工具,捆绑在自己的腿上和腰上,借助绳索来做角抵、角力活动,这就是最初的沙力搏尔式摔跤起源,所以也被称为是“朝力搏克”或者说“缰绳搏克”。
历史上阿拉善地区曾涌现出搏克夏力宾、毛呼赖等蜚声国内跤坛的摔跤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拉善沙力搏尔式摔跤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经过广大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的挖掘整理,列为旗、盟、自治区那达慕大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和表演项目。
运动特色
规则
比赛前,跤手遮着盖头出场,当裁判员掀开盖头时,跤手们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沙力搏尔式摔跤参赛人数必须是2的乘方数,不分体重级别,一跤定胜负。竞赛时赤足穿三角短裤从赛场两角迎面而上,分别抓好对方短裤后开始进攻。
沙力搏尔式摔跤不受场地、服装的限制,随地可以进行,平时歇息闲暇,人们自然地围成一圈,双方各出一人互搏,依次进行比赛。
在“乌日斯”盛会上经过筛选获胜的选手,可以得到绵羊等九样奖品和“神圣摔跤手”的称号。获胜者将羊夹在左腋下,把其余奖品夹在右腋下行礼三次后退场。
特点
沙力搏尔摔跤有以下几个特点:
服饰
沙力搏尔摔跤的服饰有短裤、盖头。跤服的颜色分为益色和绿色,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草原,盖头是红、黄、蓝色的绸缎做的。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沙力搏尔式摔跤流传了上千年,有关它的起源、规则、仪式、技巧、服装、判罚等内容,代代传承。随着游艺方式的变迁,这一遗产的文化内涵逐渐被忽视,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影响逐渐消失,使得这些民间的文化体育项目难以维系,加上部分民间艺人后继无人,该项目濒临失传境况。
传承人物
那巴特尔,出生于1941年1月,男,蒙古族,内蒙古阿拉善人,摔跤运动员、教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力搏尔式摔跤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6月,为将沙力搏尔式摔跤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下去,在相关部门及传承人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阿拉善·中国沙力搏尔摔跤协会、沙力搏尔研究中心、沙力搏尔传习所专门保护机构。建立了专门的训练场,常年对本地区摔跤选手进行集训,面向社会,开展传习活动,免费为摔跤爱好者提供场地和技术指导。先后多次召开研讨会,对68项沙力搏尔摔跤相关课题进行了研讨论证,成功举办了国际沙力搏尔高峰论坛。先后出版发行了40余万字的蒙汉文《沙力搏尔摔跤》专业书籍。建立12个沙力搏尔摔跤传承基地,使得沙力搏尔式摔跤的普及与推广走向了常态化道路。阿左旗及时总结各地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举办了三次国际沙力搏尔“金腰带争霸赛”、两次巴丹吉林国际沙力搏尔大赛、两次全国“金腰带争霸赛”,两次全国“搏克夏力宾杯”沙力搏尔摔跤大赛及哈萨尔搏克沙力搏尔大赛。建立了阿拉善·中国沙力搏尔网站,大力的宣传、传承、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沙力搏尔式摔跤项目保护单位阿拉善左旗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5年8月26日,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体育场举办了全国首届“夏利宾杯”沙力搏尔式摔跤大赛。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北京、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五个省区市的128名摔跤手,比赛中他们将进行团体和个人赛的角逐。其中,30名全国健将级摔跤手将进行金腰带争霸赛。冠军得主将会获得价值三万元的镶嵌宝石的纯金腰带。
2012年9月23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赛马场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沙力搏尔“金腰带”争霸赛。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北京及内蒙古12个盟市旗县的17支代表队、26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50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