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拟髭蟾
锄足蟾科拟髭蟾属动物
沙巴拟髭蟾(学名:Leptobrachium chapaensis)为锄足蟾科拟髭蟾属的两栖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常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区小溪旁的草丛或灌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0至19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科学分类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无尾目 Anura
科:锄足蟾科 Pelobatidae
属: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种:沙巴拟髭蟾 L. chapaensis
生物标签
中文学名:沙巴拟髭蟾
中文目名:无尾目
中文科名:角蟾科
中文属名:拟髭蟾属
同物异名:Megophrys hasseltii chapaensis Bourret, 1937,
拉丁文目名:ANURA
拉丁文科名:Megophryidae
拉丁文属名:Leptobrachium
拉丁文种名:chapaens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ourret, 1937)
英文俗名:Chapa litter toad
生物特性
沙巴拟髭蟾 Leptobrachium chapaensis (Bourret) Chapa Pseudomoustache Toad 头扁平。吻呈弧状,吻棱极显。瞳孔纵置,眼球上半部蓝色,下半棕色。鼓膜隐约可见,颞褶弱,具上颌齿,无犁骨齿,舌后缺刻深。胫跗关节前伸达鼓膜,趾间具蹼迹。皮肤光滑,但背部有网状肤棱,四肢具纵肤棱。通体紫黑,散有小黑斑,体侧色浅,具乳白色花斑,吻棱和颞褶下缘棕黑,四肢有横纹,腹面密布深色细点。
体型平扁,雄蟾体长46~52 mm。头扁而宽,上唇缘无角质刺; 吻圆而宽扁; 瞳孔纵置,虹膜颜色很深或为黑色; 鼓膜显著或略显; 上颌齿发达,无犁骨齿。皮肤较光滑,背部有痣粒组成的网状肤棱; 四肢背面肤棱不显; 体腹部及四肢腹面满布白色扁平痣粒; 腋腺色浅,股后腺不明显。前肢较细,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 后肢甚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后,左右跟部不相遇; 内跖突发达,无外跖突; 指、趾端圆,趾间具微蹼,趾下有肤棱。背面多为褐色、黑褐色、红褐色或紫褐色,并有深色网状纹; 颞部多为棕褐色或棕红色; 体侧和股后部黑色,其上有浅黄色或浅棕色斑块; 四肢上有宽黑纹; 腹部紫褐色,其上满布白点或白色网纹; 胸部两侧略显弧形斑,呈 “)(”形; 胯部有月牙形浅色斑或不显; 四肢腹面有白色斑。雄性上唇缘没有锥状大黑刺,有单咽下内声囊,有雄性线。
生物学资料
本种在中国境内共发现两只标本,1957年11月由云南蒙自卫生学校寇治通先生采于蒙自县山区的流溪附近。
种群状态
中国为本种的次要分布区,种群数量很少。受胁等级:近危NT。
生态分布
沙巴拟髭蟾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0至1900米分布于云南(腾冲、孟连、勐腊、蒙自、景东、勐养、绿春)。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
保护措施
沙巴拟髭蟾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加强保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15:39
目录
概述
科学分类
生物标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