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蚁
蚁科蚁属动物
(沙林蚁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一些医学文献里,这实际上是不正规的译名,他的正确的中文正式名应该是红林蚁)
形态
工蚁:体长4.5~8.3mm。体较暗,不光亮。橘红色至深红色,后腹部黑色,头顶部分黑褐色,通常并腹胸和节的颜色要比头部色淡。立毛主要分布在头前部及前、中胸背板和后腹部;结节上偶有1-2根立毛;位于并腹胸的立毛大多数粗硬,前倾;柔毛密集,遍及全身。头的上部略宽于下部,后头缘几平直;上颚刻纹唇基前缘圆形,中脊明显;额三角区暗。结节上缘圆形,其中央略有凹陷。
雌蚁:体长8.0-9.0mm。体全为暗红褐色。立毛和柔毛较工蚁密集。
掘穴蚁(Formicia cunicularia)的区别:工蚁: 红林蚁结节顶端中间凹陷,而掘穴蚁无;蚁后:红林蚁蚁后体色较掘穴蚁光亮。
分布
中国甘肃、河南、宁夏、陕西、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青海、未定(Nu-ku-kow)
生境
植被较密的人工林区、农田灌溉区、草滩以及城市公园,在田埂下及路边树下营巢。
喜在干燥、杂草较少的裸地活动,地下筑巢,每巢有巢口多个,洞口近圆形,直径4-6mm。蚂蚁多生活于地下5-25cm处,最深可达1.5m。
卵幼发育时长
红林蚁卵期平均为10.6d,幼虫期12d,茧蛹期7-18d,从卵至成虫需23-44d;蛹分2种:裸蛹和具茧蛹(茧)。有性蚁(繁殖蚁)每年5月出现,1窝蚂蚁可见工蚁100-300只,雌蚁5-15只,雄蚁10-20只,繁殖季节有性蚁会更多。
习性
工蚁白天活动,中午温度高时活动减弱;山东烟台活动季节为5-9月,活动范围一般在11m内。红林蚁取食范围很广,既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又捕食蚜虫蚧壳虫松毛虫小幼虫等。据霍玉林等(1986)观察,在赤松林内,红林蚁食物中75.9%为松干蚧,20.9%为松大蚜。树上松干蚧越多,蚂蚁上树活动的次数越多,捕食量也越大。红林蚁对松干蚧的捕食量详见表4。带回蚂蚁巢内的松干蚧,有的被咬死,有的做为“贮粮”存放在蚁巢内。投放食物可促进红林蚁自然种群的增长。不同种群间有残杀现象,因此人工迁移后的种群不易定居。(注:由于文献年代较久远,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实际上,一窝蚂蚁不是一个种群,更不是一个群落,而是一个群。此处的“种群”实际上指得是“群”。)
别称
1.沙林蚁: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一些医学文献里,这实际上是不正规的译名。
另外,红林蚁是否真正具有医药价值,还有待考证。当生病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购买一些所谓蚂蚁保健品食用,正确的做法就是上医院就诊。
2.棕褐沙林蚁:红林蚁曾被称为棕褐沙林蚁(霍玉林等,1986)。
目前的中文正式名应该是红林蚁。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红林蚁(Formica sinensis)、血红林蚁(Formica sanguinea)和红林蚁虽然名称中都带有“红林蚁”三个字,但它们均是不同的物种。在使用中文正式名的时候,不能将中华红林蚁血红林蚁简写为“红林蚁”。
参考资料
红林蚁.中国蚁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9 15:29
目录
概述
形态
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