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3100 平方米 ,由红桥校区图书馆和北辰校区图书馆两个部分组成。现有藏书 123 万册,其中纸本图书 73 万册,电子图书 50 万册。本馆注重不断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现代化的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已全面建成运行,主要业务工作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宽敞明亮的馆舍、良好的 Internet 互联环境和信息服务能力,可为读者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学校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市,是河北省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是1903年成立的
北洋工艺学堂,为中国最早的工科高校,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红桥校区图书馆
解放前
1934年全年添购“水工所”全套设备和工程材料及道路材料,两试验室组织10万磅通用
材料试验机等30台套;进口精密显微镜、天文观测仪等计440台件;购置中外图书3500多部。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工业学院遭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及部分校舍被毁。天津沦陷后,工业学院被迫停办。历年文书档案、图书仪器及教学设备被劫掠一空。学院秘书路荫柽携带公章及经费余款到天津英租界慈惠学校暂避;并办理资送教职员转移及学生转学、借读诸事务。
1946年9月,天津市立第一图书馆送还工业学院在天津沦陷时期散失之书、西文残缺杂志8000余册、图书4297部。
1948年初工学院再建地下中共党支部,水利工程学系学生李振馥为支部书记。建立“十三图书室”。图书室以抗日民族英雄、工学院校友、前工业学院斋务课主任杨十三的名字命名。该图书室为地下党的活动中心。1948年8月20日遭国军情报人员破坏。
8月20日,大批国军情报人员,突然闯入工学院学生宿舍及“十三图书室”进行搜查,并逮捕了20余名学生。称为“8.20”血案。经院长路荫柽和《大公报》记者傅冬菊(傅作义将军之女)等多方营救,9月12日,被捕学生全部获释。
解放后
1984年12月12日,学院8000平米图书馆工程开工典礼仪式在东院举行。
1986年10月18日,位于北运河畔红桥校区的8000平方米图书馆落成,学院(河北工学院)隆重举行图书馆竣工典礼。省政府副秘书长赵越、名誉院长
潘承孝剪彩。全国著名桥梁专家
茅以升1986年8月为图书馆题名。
北辰校区图书馆
工程概况
图书馆项目是河北工业大学校标志性建筑,北辰校区图书馆规划总建筑面积44974平方米(含人防工程3367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8层和地下1层,框架结构,设计藏书240万册,设4500个座位,建筑高度43.7米,最大地下深度5.7米,最大跨度25.2米。由于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较多,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工程争创鲁班奖打下基础。工程在2014年10月15日通过天津市市级文明观摩工地验收,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资金来源
图书馆项目已落实建设资金11700万元。其中: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投资9000万元;省配套专项资金2700万元。其余自筹。
开工日期
2014年2月17日上午, 北辰校区举行了新图书馆开工仪式。时任副校长段国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校园规划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代表共同参加了开工仪式。北辰校区图书馆开工建设凝聚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愿望,是一项惠及广大师生的“民心工程”,更是学校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新图书馆将成为北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全面服务,成为北辰校区文献存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数字化文献汇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学生课外学习中心,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北辰校区的办学功能,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
竣工日期
目前工程主体施工完成,安装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具体竣工日期未知。现已试开馆面向广大师生。
场馆规模
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
北洋工艺学堂的图书室和阅报室,1929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图书仪器课并成立图书购置委员会。随着学校的变迁和发展,图书馆现有北辰校区、红桥校区和廊坊校区三个馆舍,总建筑面积55168平方米,总阅览座位5527席。1986年红桥校区图书馆建成,著名科学家茅以升为图书馆题写了馆名;廊坊校区图书馆1992年启用;北辰校区图书馆位于新校区中心位置,建筑地上8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造型新颖,气势恢宏,2018年投入使用,是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地标性建筑物。
馆藏资源
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始终以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原则,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理兼顾,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协调并重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有馆藏图书17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14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69个,并已成为CALIS、CADAL、CASHL成员馆,可为读者提供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全方位信息服务。
图书馆始终恪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理念,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RFID图书管理系统、座位预约系统、自助借还系统、自助打印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019年3月,我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被遴选为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图书馆将在这一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上更好地将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服务和信息保障。
多年来本馆注重文献检索工具的收藏,现有检索工具类现刊 146 种,其中美国的《化学文摘》( CA )从 1907 年创刊至今均有完整的收藏。此外,还收藏有《工程索引》( EI )、《科学会议录索引》( ISTP )、《
科学引文索引》( SCI )和《科学文摘》( SI )。本馆现已订购了包括 EI 数据库、 SDOS 全文数据库、 PQDD 博硕士论文库、 ACM 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WorldSciNet 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国内外数字化文献数据库 15 个。
机构设置
本馆现有正式职工 61 人,其中教授、研究馆员 4 人,副教授、副研究馆员 12 人,具有博士学位 2 人,硕士学位 6 人,大专以上的人员占全馆职工的 90% 以上。图书馆设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咨询部、自动化部和办公室六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