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二级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名为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7月正式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6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9月9日,被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
1978~1984 开办管理专业,成立工业管理工程系1980 成立企业管理教研室。开办企业管理专业方向。 从机制专业77级选拔学生组建了本科班。
1981 开办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82 首届企业管理专业方向15名本科生毕业,其中5人留校任教。
1984 成立工业管理工程系,张贤模任系主任,苗长润任党总支书记。开办研究生教育,挂靠机制硕士点招收了第一届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3人。
1985~1995 本科专业增加至3个,硕士授权点增加至2个。更名工商管理系 1985 开办技术经济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首届30名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
1986 工业管理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7 首届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全部留校任教。
1990 成立工业外贸教研室,开办工业外贸专业方向。从本系87级各专业选拔学生组建了外贸班。
1991 开办工业外贸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92 系领导调整,苗长润任系主任,崔德英任党总支书记。
1994 工业管理工程学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唯一管理学科)。
1995 技术经济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更名河北工业大学,系更名工商管理系
1996~2004 “211工程建设”。成立管理学院。开办专业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1996 河北工业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1997 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学科首次单独设置门类。调整本科专业名称:工业管理工程改为工程管理,技术经济改为工商管理,工业外贸改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授经济学士)。调整硕士授权学科名称:工业管理工程改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技术经济改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1998 学校实行学院制,成立管理学院,王云峰任院长,吕荣杰任党委书记。
1999 获得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开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00 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办博士生教育。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授予权。新增企业管理硕士点、数量经济学硕士点(授经济学硕士)。
2003 本科新增市场营销专业、经济学专业。新增国际贸易学硕士点。本院与本校电气学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信息学院联合培养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2005-,学院领导调整,周建伟任党委书记。新增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产业经济学硕士点。
2007 新增会计学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育教学
管理学院现有各种类型的在读研究生460余人,本科生1460余人。培养方式灵活,办学层次广泛。除招收国家和地方计划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外,还招收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第二学士学位班,积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员7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74%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2人,在读博士14人。学院还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兼职教授队伍,成员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司企业。
组织机构
教学和科研机构:工程管理系,工业工程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系;MBA教育中心,工硕教学中心,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学院实验中心,学院资料室。
行政和办事机构:本科教学办公室,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职研教学办公室,科研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办公室。
党团和工会组织:管理学院党委,管理学院分团委,管理学院工会。
办学水平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从1986年获得第一个硕士授权点后,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已形成雄厚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31名MBA任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有27人,30%的教师曾在国外著名大学学习或研修,90%的教师参加过企业咨询或企业研究项目。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奉行开放办学的宗旨,借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学校与国内外许多重点大学、著名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建立了全面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从国内外合作单位聘有多名兼职教授。学校每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纵向科研和大中型企业集团委托科研课题30余项,已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学校为MBA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对外交流和实践环境。
MBA简介
200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河北工业大学新增为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单位(第四批),填补了河北省在MBA授权点上的空白。2005年5月河北工业大学MBA教育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教学合格评估。经过近九年的MBA教育实践,河北工业大学在工商管理及相关学科建设、MBA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MBA招生和课程教学建设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在2009年的MBA招生工作中,河北工业大学成功实现年招生200人以上的历史性突破。
河北工业大学MBA项目简介
培养目标:掌握坚实的现代经济理论和专业管理知识,具有超群组织能力、理性分析能力、卓越领导能力、高尚职业道德、远大战略眼光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职业经理和企业家。
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与战略管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公司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规划与发展、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
学制:二年半至三年
培养方式:根据学生本人情况采取全日制、集中授课(每学期集中学习五周左右)、业余走读(利用晚上,双休日)等多种学习形式,报名时须注明学习形式和学习地点(根据学生情况该校在天津和石家庄设教学点)。在学期间,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方可毕业。
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一. 总体情况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本学科源于1980年开办的“工业管理工程”本科专业,1986年获工业管理工程(1997年更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河北省首个),2007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并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2017年本学科牵头的“京津冀大数据与管理决策特色学科(群)”入选天津市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群建设项目。本学科已形成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业工程与管理硕士学位点,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本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本学科坚持“四为”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控制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紧紧瞄准国家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需求,围绕河北省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以及曹妃甸工业区的现实需求,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决策等领域实现了关键理论和技术突破,逐步成为引领我省供应链管理、智慧医疗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
本学科基础设施完善,现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75台仪器设备总值合计9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7台件,如格瑞纳物流优化系统软件、设施规划实验平台、数字化工厂仿真平台等。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数32件。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700平方米,中外文藏书合计10.79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合计113种,形成了较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平台。此外,现有的两个省级研究中心“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于2017年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并被评为2018年的“A+”25强。)、“天津市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以及投资260余万元建设的“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研究平台”,能够为本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在京津冀科技、经济、环境与社会协同发展与资源优化配置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应用基础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国内一流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智库。
二. 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
本学科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多数中青年教师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习或研究经历,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学术氛围浓厚。本学科共有专任教师4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3人,博导5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25人,占教师队伍的60%。
2.兼职教师
(1)聘请原河北省委书记叶连松、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包景岭、原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朱丹教授、美国俄亥俄大学李捷理教授等8位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为本学科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及学术讲座,开拓学术视野。
(2)聘任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56名高层管理人员为企业导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实践讲座,丰富第二课堂,夯实学科师生科研论文写作的实践背景。
(3)引进来自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7位教授指导、培养研究生,为学位授权点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学位授权点发展。
三. 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学科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本学科秉承河北工业大学“工学并举”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服务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建设为主,以本、硕、博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其它研究中心等为平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阶段对高素质、综合性、专业化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创新培养,突出特色”为指导思想,以质量工程项目为载体,改革和加强本科教学,进一步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学科优势群建设,本学科构建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适应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层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本学科共培养省级三好学生2人、省级优秀毕业生26人、省级优秀博士论文2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4人。
四. 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基于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据科学等理论基础,研究供应链网络普遍存在的冲突协调、协作运营与关系治理等问题。具体来说:从决策行为规律视角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的博弈行为;从运营规划视角解析供应链的运营策略与服务配置;基于中国情境探究制度环境、社会关系对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作用与价值共创机制。
(2)信息系统与数据决策
基于中国情境,研究社会化商务前置驱动、传递驱动以及动态驱动顾客非交易性行为的机制。具体来说:研究消费者动机与网络环境刺激的构成维度;构建社会化商务的信任、快速关系与顾客非交易性行为影响关系模型,揭示促进顾客非交易性行为产生的本质;构建消费者参与动态模型,探析顾客从跟随者到忠实粉丝的演化规律。
(3)制造与服务运营优化
基于服务与生产连续性视角,研究滞留影响因素、资源集成优化、协同定价策略与质量提升机制。具体来说:在滞留率准确估计基础上建立服务交互下的排队网络模型;构建医患演化博弈模型,探析药占比政策设计依据;基于响应曲面方法的序贯性研究产品质量的改善;构建差异化博弈模型考察长短视行为对企业绿色产品投资策略影响。
(4)决策理论与系统建模优化
基于不同的供应链实践背景(如,电商平台供应链、双渠道互补产品供应链等),利用统计决策、博弈论、最优化理论、供应链管理等理论,对供应链成员竞争/合作下的优化问题以及成员间的整合、信息分享等协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体来说:研究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平台供应链渠道设计问题;研究了考虑制造商整合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的再制造供应链回收渠道设计问题;以及互补产品供应链的运营决策问题等。
2.学科特色
(1)基于本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本学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与京津冀多家大型制造企业保持长期、密切、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与天威集团、唐钢集团、石药集团的合作已经长达20余年。
(2)本学科在服务政府决策、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果。本学科的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完成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创新系统等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20余份,其中18份获得河北省委省政府、天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采纳。服务的地域范围覆盖河北省108个县中的36个县。
(3)本学科在促进京津冀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学科与天津市环科院、河北省环保厅密切合作,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相关研究项目,合作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本学科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雄安新区国家水环境技术转化体系构建与综合示范”课题为依托,已明确河北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现状、设计了适合地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为企业更好的服务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 科学研究
本学科在服务京津冀发展的基础上,注重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近五年,本学科师生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8项,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防科工局1项、国家工信部1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此外,首批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吴晓丹教授,其团队创造学校历史,获得首个国家社科基金结项“优秀”。
近五年,本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管理评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上,其中SCI检索论文60余篇,基金委A类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
六. 服务社会
基于学校隶属河北、地处天津的独特区位特点,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为政府咨政建言和分忧解难
根据河北省新型智库理事会关于省级新型智库三年综合评估结果,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型智库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焦彦龙同志批示同意,本学科省级重点培育智库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评估成绩为A等次,纳入省级重点新型智库行列管理。这进一步增强了本学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的软实力,为我院不断创新、咨政建言、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打造了高端平台基础。
本学科致力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为政府战略决策提供支撑。完成京津冀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20余份,其中18份获得政治局委员、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天津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采纳。受河北省人民政府委托,本学科教师会同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多项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实施方案和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为曹妃甸工业区、滨海新区等诸多园区的规划建设开展咨询服务。
2.推进京津冀区域的产业规划与绿色发展
本学科与天津市环科院、河北省环保厅密切合作,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相关研究项目,合作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本学科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雄安新区国家水环境技术转化体系构建与综合示范”课题为依托,已明确河北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现状、设计了适合地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为企业更好的服务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学科教师团队承担了“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规划”和“提高天津市区位竞争力研究项目”等研究项目,并基于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治理研究”,优化了京津冀区域再生资源产业内部分工,促进了京津冀再生资源产业的减量化、资源化、协同化发展。经过对京津冀区域36个区县的深入调研,提出了各地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出了技术“入链”、企业“入群”、产业“入带”的经济社会转型协同发展模式。
3.提升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与数字转化能力
本学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与京津冀多家大型制造企业保持长期、密切、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石药集团、天威集团、唐钢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长期提供专题培训。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方法的培训与辅导,为社会培训了2500多名创新工程师。帮助华北油田、中船重工等企业构建了创新体系,激发了企业创新潜力,产生专利60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桑德集团长期合作,培养了10余名高级管理人才,完成了《桑德--为环境、无止境》、《桑德集团的多品牌协同发展之路》等系列中国管理案例,完成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危险废弃物处置数字化研究--以桑德集团为例》报告,协助桑德集团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危险废弃物处置数字化研究。
总之,本学科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需求,为推动区域和产业绿色发展以及各类企业快速成长提供创新科技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努力建成紧跟时代前沿、管理实践能力强、产学研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机构.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02-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21: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