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端于1931年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由原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所、原
河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部和原河北教育学院教管系于1998年合并而成,1999年完成了机构及人员的实质性合并,2006年更名为教育学院。学院下设四系(教育系、心理系、教管系和教技系)、一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一部(教育教学部),设有
教育学、
心理学(含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
教育技术学等五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网站显示,学院现有在职教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6人,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64人。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教育技术学。学院拥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设有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硕士(含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3个方向)和应用心理硕士。学院拥有国家级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硕士实践基地2个,河北省人文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应用心理学;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基础心理学。
科研情况
据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网站显示,该院曾先后发表论文187篇,其中核心期刊129篇,占总数的69%;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共12部,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65项,到位经费47.25万元。教授在科研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教授68篇,占52%;副教授37篇,占29%;讲师和助教24篇,占19%。
据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网站显示,该院在原有
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认知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对原有实验仪器设备、软件进行了更新和升级。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建眼动实验室、行为观察室两个实验室,购置了眼动仪、行为观察分析软件等实验仪器设备64台件。该院还通过日元贷款购置了128导ERP系统,三年曾投入资金192万元。据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网站显示,图书资料投入不断加大。该院三年曾购买图书1232册,订阅中文期刊195种/年,外文期刊17种/年,教育学心理学外文数据库各一种,图书资料总投入314806.07元。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建有脑电、眼动与阅读、行为观察、心理测评、创新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数字化资源开发等等14个专业实验室,学院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同美国、日本、瑞士、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术交流
该院制定了学术会议资助办法,全额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几年来学院邀请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或主持论文答辩,开阔全院师生的视野,提高该院的学术水平。
专业设置
该学院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含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根据河北师范大学“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该学院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培养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师、科研人员、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咨询人员;引导河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河北省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心理学类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心理学本科专业始建于1985年,在人才培养思路上,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始终坚持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的价值观,始终贯彻“学研结合”的教学观,始终贯彻“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加强教师职业化,以竞争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建设适合心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拓展人才成长的多维空间,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高素质的心理学人才。
截止到2009年10月,心理学专业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中职8人,平均年龄41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心理学专业在校生共4个年级,从2007年开始,心理学和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到3年级进行分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教育学
教育学院的教育学本科专业于1998年批准并招生,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授予点于1999年批准并招生,为教育学本科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依托。
在人才培养思路上,该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业人员,中等学校教师,各级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截止到2009年10月,该专业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中职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1人。在校本科生人数113人。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1985年开始招生,重点培养各级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及教育管理研究人员,为学习者将来从事教育管理行政工作或教育管理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该专业也面向中小学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开设相应课程,满足学习者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兴趣与需要。
该专业本科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和部分心理学课程,受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并初步具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养,同时也为报考管理类、教育类研究生打下相当的基础。
2009年10月,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主要培养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2.0的需要,服务河北,放眼全国,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人文素养、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很好地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并逐渐成为本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与推广的教学骨干和中层力量;以及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信息化规划设计、数字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对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工作
截止2021年上半年,该院在籍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406人、本科生568人,。专兼职辅导员4人。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工作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素养提升工程为载体,以社团为抓手,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申报率和立项率连续十四年获得全校社科类第一名。近年来,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河北省特等奖8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和三等奖18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项,河北省金奖和铜奖3项;“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和三等奖15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9项;全国首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
工作理念
该院坚持“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工作理念和“活而不乱,严而不僵”的思路,努力使基础工作不虚化、不走样;特色工作出新意、有效果。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在工作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一直是该院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团工作
该院设有心理协会、教育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他们深入社区、学校、医院开展活动,将所学知识无私回报社会,开展心理咨询和教育调查活动,新华社、中国教育报、河北省电视台、河北青年报等媒体给予了报道,受到社会好评。由该院创办的报纸《教苑》以及学院与学校学生处合办的报纸《心海》等均得到了有关领导和读者的好评。
思政教育
该院根据学院和学生的实际,使思想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该院在历年校运会上均获“
道德风尚奖”;在学校宿舍文化建设中连年被评为学校宿舍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9月学院开始创建“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同年实施了“2+1”入学教育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该院一直坚持丰富“朋辈教育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4月5日的《河北师大报》在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报道。
团委工作
该院团委连年被评为“先进团委”,2007年还被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全河北师范大学校共四个),开创该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崭新局面。在2008年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获得“团体优胜奖”。在2009年的五四评优中,教育学院团委再次荣获“五四红旗团委”这一殊荣。该院在2007年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夺得“团体优胜奖”。该院多年获的
学校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多年获得宿舍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多年被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等。
学研结合
以“学研结合”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学风建设。通过“学研结合”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风气日益浓厚。学生考研率逐年提高,在
全国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几乎都有该院的学生在读硕、读博和工作,仅中科院心理所该院的毕业生占了很大部分。
文体活动
该院学生有着广泛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基础,无论在群体活动还是各类竞赛中,在学生篮球、排球、足球和运动会体育成绩方面一直保持前三名的好成绩,为该院争得了荣誉,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意识明显增强。该院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文艺晚会、辩论会、演讲赛、各种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
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是该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学生的就业去向广泛分布在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工厂企业、教育咨询机构、党政机关以及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地方项目,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该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就业工作。该院为学生就业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开展“就业推进”活动,实施“宿舍联系人制度”、“就业信息员制度”、“就业信息公布制度”、“优秀学生推荐制度”等,其中“就业信息员制度”已逐渐成为该院的特色之一,2009年3月25日的《河北师大报》在头版位置对此进行了报道。该院逐渐形成了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关注学生就业、人人帮助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2006年该院学生就业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被评为了“2006年河北师范大学就业工作进步奖”,院长鲁忠义教授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该院学生就业的有效运行机制和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