泇口是现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市
邳城镇泇口村所在地,史上因
泇河河口得名,为航运
码头要害。此处层因河运发达自明朝以来供有七十二座船神庙,后在文革中被毁殆尽。更相传
乾隆皇帝所认的民间
干娘就在泇口。
京杭运河在徐州有两段,一段是位于微山湖西侧经龙堌、沛县、蔺家坝的不牢河,一段是位于微山湖东侧出韩庄闸东行至台儿庄、在明代泇河基础上开凿的
韩庄运河。韩庄运河经台儿庄南下入
邳州,于泇口入
中运河。
自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开始,泇口即是运河上一个重要的码头,当地人习惯地称其为“泇口街”。明清两代避黄行运,漕船多避开徐吕二洪经泇口入运。依照信仰,当时人凡事都要问神明,行船是极有风险的事业,当然不能例外,因此,泇口街里有“七十二座船神庙”之说。经当地人指点,我们大概知道曾有过
关帝庙、河神庙、龙王庙、大王庙、奶奶庙、青龙庙、火神庙、船神庙等,可惜全部被毁。
如此众多的庙宇,正反映了当时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同时,靠运河生活的人们,面对无数的危险和灾难,自然要对河神、水神顶礼膜拜。对神的崇拜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其中首推河神,靠近河的村镇多建有河神庙,祈求河神扼制洪水滥发,给人民以灌溉之利。沿河村民,多有祭祀活动,船家在行船前要先祭河神,第一次过河坐船之人要给河内投钱,谓之“买路钱”以祈求能平安到达彼岸。
对火神的崇拜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水神崇拜。火神即
祝融,曾与水神
共工争帝,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四维裂”,引起洪水泛滥。正因为共工作为洪水之神曾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因此对火神祝融的崇拜无疑是人们对洪水的恐惧心理的一种宣泄。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和尉迟恭二人,此二人在别处一为武圣兼财神,一为门神,而在徐州却“兼管水事”,享受水神待遇,受到百姓加倍景仰,原因是“相传二公治水吕梁。”于是祭祀关公的武庙亦有了镇水伏洪的特殊功用,徐州关尉神庙就建在吕梁上洪,即前文提到的凤冠山上,“舟人至此,罔不震惧,日进万艘,谒庙致祭。”《徐州府志》特别提及江苏省邳州有五座,“一在旧城堤上,一在泇口,一在江苏省江苏省邳州市
土山镇。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和尉迟恭二人,此二人在别处一为武圣兼财神,一为门神,而在徐州却“兼管水事”,享受水神待遇,受到百姓加倍景仰,原因是“相传二公治水吕梁。”于是祭祀关公的武庙亦有了镇水伏洪的特殊功用,徐州关尉神庙就建在吕梁上洪,即前文提到的凤冠山上,“舟人至此,罔不震惧,日进万艘,谒庙致祭。”
土山的关帝庙是远近闻名的,它位于
土山镇街北村,是目前江苏现存最大的
关帝庙,据原土山文化站王站长介绍,过年的时候香火极旺,香客达数千人。记者一行到来的时候,这里正在大修,当地政府正准备将其修葺一新并在此建立一座三国文化旅游园区,以争取在农历九月十三的关帝庙会前开门揖客。
泇口乡位于邳州市中北部,距市区20千米。西、南两面有
京杭大运河环绕,东傍
邳苍分洪道,西
泇河从乡北部与京杭运河相通,北枕310国道,燕陈公路过境。宋、元、明、清时皆为运河沿岸重镇,有“18里长街”之称。1953年属五区、车辐山区,1957年建泇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42.9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泇口、白园、大王庙、百户、土楼、谢湖、陆宅、土山、葛埠、池庄、郭宅、刘庄、瓦房、薛湖14个行政村。盛产小麦,历史上有“麦囤子”之称。特产白蒜、白湖鱼。古迹有明朝隆庆六年(1572)所建“敬简书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