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笼吹,
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吹鼓乐,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笼吹是一种吹鼓乐,流行于闽南泉州民间。原为古代宫廷官衙用于迎宾送客、祭奠、庆宴的仪仗大乐,据说是明代由金陵传入南疆,逐步融入民间,用于婚丧喜庆、渲染气氛;也有称是起源自战国时期宫廷古乐的延续,并从官府流传到民间。笼吹这种吹鼓乐流传达到民间后,艺人们为了方便,平时把所用乐器都放置收藏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木箱或细蔑皮编织的箱笼中,演奏前并列又搭起一个雕花刻柳的木横架上,先把乐器挂在箱笼架上;演奏完又把乐器置于笼中,故称“笼吹”。
石狮的笼吹最早是由泉州府艺人相传,因石狮以前属晋江县的管辖镇,本身没有县衙以上的官府,不设迎宾鼓乐队,而石狮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又是东京大道的必经之地,石狮风里庵就是历史见证。因为泉州、晋江及周边的县的一些艺人纷纷前往石狮卖艺为生,逐步形成为以石狮为主的闽南笼吹体系的代表,更加上石狮“何氏三槌”,即石狮宽仁的何恭浏、何恭北、何恭水三兄弟出神入化的南鼓演奏,在闽南及泉州一带享有的盛誉。
基本特征
笼吹的乐器有大唢呐、唢呐、洞萧、二弦、三弦、大小鼓、锣钹、双音、小叶、木鱼、木板等,鼓主要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演奏时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风格独特,音调优美动听。笼吹以鼓为指挥,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坐着表演,迎宾有时站立。
笼吹谱有南北谱之分,击乐有南北击乐之分,曲牌有文武之分。演奏根据不同场合分为单曲和套曲,套曲一般由二至五首乐曲连缀而成。武乐由几支大唢呐合奏,加大锣、大钹并用大通鼓按节奏擂打,吹奏《将军令》《得胜令》《秦王破阵乐》等大曲,唢呐齐鸣,通鼓声震天,气势激昂威武、高亢激越。文乐用小唢呐、品萧、三弦、二弦、二胡等弦乐,并配合打击乐响盏、小锣等,按节搭配和声,演奏南音曲牌《雁声悲》《我为你》《喑想暗猜》《太子游》《状元游》等轻柔幽雅、节奏缓慢的乐曲。后又吸收提线木偶的乐曲和部分民间小调,使演奏内容更加丰富。笼吹演奏的曲牌多且丰富,根据不完全统计,其演奏曲有两三百首,而且还在不断地挖掘和整理。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泉州笼吹的形成和变化脉络清晰,它由官府到民间,由庙堂之乐演变为大众音乐,由原来的仪仗大乐,融入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成为民间乐种,是中国民间音乐现存唯一带乐器箱笼和乐器架随队演奏的乐种,箱笼成为笼吹区别于其他乐种的鲜明标志。
泉州笼吹风格独特,音调优美动听,演奏曲牌多且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笼吹的存在与民俗密切相关,通常有民俗活动就有笼吹,反映了民间艺术和民俗的依存关系。
传承人物
何恭水,男,汉族,1928牟9月出生,泉州石狮人,福建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泉州笼吹”。1935年(7岁)随父学习鼓艺和笼吹音乐,曾在木偶掌中班、笼吹队、高甲戏、道场当乐师。有“闽南第一鼓”“南鼓王”等称号,多次参加省、地会演并获奖。培养出龚天锡、何敬田、洪清池、何清和、何清煜、何国庆、何金龙、何作阳等鼓艺、笼吹艺人。其艺术成就先后被福建省电视台,厦门、泉州、石狮电视台和《福建日报》《香港商报》《泉州晚报》《石狮日报》多次采访,并以《南鼓世家》作专题报道。1979年录制《笼吹》录音带在国内外发行。
何清和,男,汉族,1953年6月出生,石狮宽仁人,泉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泉州笼吹”。1960年师从父辈的三兄弟“何家三糙”学习南鼓技艺,1961年学习南音及傀儡戏、梨园戏、打城戏的曲牌和道教道情曲、佛曲等,1965年师从吴彦镇学习南唢呐和大唢呐。经常活跃在泉州、晋江一带的笼吹、道场、佛事等民俗活动中,曾组织笼吹曲目录音数十首曲牌,多次参加市、省会演及节庆大型活动等。2005年开始在石狮和晋江周边的年轻人中授徒传艺,先后教授十几人学习笼吹的南唢呐、大唢呐吹奏和南鼓、钟锣、锣仔拍等打击乐技艺及口授传统曲牌。
保护措施
200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的同时公布泉州
石狮市文化馆为“泉州笼吹”项目保护单位。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8年10月26日,第八届泉州民间音乐邀请赛在泉州府文庙广场举行,本场演出涵盖了笼吹、大鼓吹、什音、安溪茶歌、五音吹等泉州民间原汁原味的乐种。演出结束后经过评选,由鲤城区文体新局选送的山后五音吹、泉州笼吹双双获得此次民间音乐邀请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