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Quanzhou West Street)是中国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境内道路,也是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唐开元年间,泉州西街“列屋成街”,街道格局初步形成。
唐天祐二年(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时,将泉州西街延伸至甘棠巷口。
五代南唐保大年间,泉州西街延伸至西街西端与城西环路交叉路口,泉州西街路线基本定型。
民国12年(1923年),泉州工务局改建泉州西街,拆卸钟楼至开元寺路面。
民国18年(1929年)春,泉州西街改建完毕。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泉州西街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起钟楼,西至城西路。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泉州西街全长1700米,宽10米。
设备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4年12月,泉州西街在西街影剧院设有公共厕所。
配套设施
截至2014年1月,泉州西街共有4处停车场,为泉州影剧院广场停车场、钟楼地下停车场、西街新菜市场停车场及开元寺配套旅游停车场。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12月,泉州西街为市政道路,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24年12月,泉州西街东段(钟楼至新华路口)工作日8:30至23:30禁止机动车通行,10:00至23:00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周末及法定节假日08:30至23:30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限行期间泉州西街东段禁止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
建设成果
2014年,泉州西街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2021年11月5日,泉州西街东段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4年,泉州西街获评“2024年文旅融合创新街区十佳案例”。
文化特色
文物古迹
泉州西街沿线有
开元寺、
东西塔、
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等文物古迹。
开元寺位于泉州西街176号,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开元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始建;于唐长寿元年(692年)更名兴教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改称龙兴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于明崇祯年间重修。1982年,开元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西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东西双塔集建筑艺术、绘画、雕刻、宗教文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宋式建筑特点。
城心塔,别名“定心塔”,于明万历年间始建。现存塔身为八角五层仿楼阁式砖塔,高约4.5米。城心塔塔下有花岗岩砌筑的须弥座,一侧刻有“南无阿弥陀”五字,另一侧刻有“乾隆十四己巳年重兴”字样。1983年1月,城心塔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泉西堂为具有闽南特色的哥特式教堂,由教堂、钟楼和牧师楼组成,为土木砖结构。基督教泉西堂于民国15年(1925年)开工建设;于民国16年(1926年)竣工;于1999年因年久失修重新修建;于2001年重建竣工。 1998年3月19日,基督教泉西堂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博场馆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是以船舶和海外交通为主的博物馆,该馆共分2层,主要陈列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展示了泉州古代繁荣的经济贸易往来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呈现了泉州古代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领先于世界的先进科技。
西街194号文创集合馆是集生肖IP展销、丝路友城文创、“字在”文创及本地文创展销、新中式茶饮休闲区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集合空间,也是展示泉州古城文化魅力的窗口,主要功能为展示泉州古城及丝路沿线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为游客提供特色文化体验,助力泉州文化传承与发展。
非遗文化
南音,别称“弦管”“泉州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南音于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9年9月30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簪花围的起源地为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的蟳埔一带,拥有近千年历史。2008年6月7日,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美食
泉州西街沿线有
姜母鸭、
四果汤、
润饼皮、上元丸、
面线糊、蒜蓉枝等特色美食。
姜母鸭是泉州乃至福建地区的代表性美食,原为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流入民间,在闽台两地广为流传,吸收泉州烹饪技艺的精华,逐渐形成独具泉州特色的风味。姜母鸭是用麻油、烧酒、姜炖煮鸭肉制成,具有提气养神、滋养进补的功效。
四果汤是闽南地区夏季消暑的重要饮品,制作方法为将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中,加上红豆沙或芋泥等,加入一勺蜂蜜水。四果汤因原料包含各种时令水果、红豆、绿豆、薏仁、莲子、银耳、石花、仙草等而得名“四果汤”。
润饼皮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当时捻军的活动范围延伸到泉州、漳州一带,由于兵荒马乱,没有时间准备祭品,便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所有的食物卷进面皮中,以此祭奠。所以,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2010年,泉州润饼皮制作技艺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元丸,别称“元宵丸”,古称“浮元子”,是将馅料混合拌匀,放入特制的工具中敲打成圆形馅料,然后沾水放进盛着糯米粉的圆盆内制作而成的特色食品。上元丸始于宋代,是元宵节祭祀、食用、待客的节令食品,取其圆形,具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的寓意。
面线糊是泉州本土特色小吃,以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各地,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面线糊以泉州乡下手工制作的超细面线和猪筒骨、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为主材料,先熬汤后与面线煮成糊。2013年,泉州面线糊制作技艺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蒜蓉枝始于清光绪年间,以优质面粉、纯正白糖、新鲜蒜蓉等原料,经六道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成。蒜蓉枝香甜酥脆,具有唇齿留香的独特口味。 2016年,
泉州小吃制作技艺(蒜蓉枝)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价值意义
泉州西街既是泉州历史第一街,也是泉州人文第一街。如今的西街,千年的历史积淀之上,有着真实无修饰的市井生活,又有着时尚的文创业态,秉承泉州一如既往的包容力,焕发出勃勃生机。(台海网 评)
西街保留着唐宋时期的脉络,她是地理上的唐朝。当人们厌倦那些快餐式的城市,鲜活地藏着古代泉州肌理的西街,会因其古朴醇厚的魅力更加吸引人。(东南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