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门谢氏
中国谢姓家族的一支,起始于今浙江余姚市
中国谢姓家族著名的一支,起始于今浙江余姚市,以明朝一品大学士、状元谢迁为代表。
古代著名人物
谢迁: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谥文正。先后中解元状元
谢正:礼部员外郎,敕封辽主副使。
谢丕吏部左侍郎,赠礼部尚书。先后中解元探花
谢迪:广东左布政使。
玄孙谢志望:明朝抗倭英雄。
南明
谢正谦:鲁王监国襄武将军。
谢正让:鲁王监国授都督大元帅、封襄勤伯.
谢正谟:鲁王监国参将。
谢遂升:鲁王监国副将。
谢三宾:大学士。
近现代著名人物
通商银行系
谢纶辉谢光甫谢韬甫一脉在民国时历任中国通商银行总经理。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首家现代银行。
保险业
谢寿天被认为是中国社会主义金融保险事业开拓者。
财政要人
台湾谢耿民、财政部长谢旭人
新闻界
谢然之:台湾“一代新闻巨人”,“台湾新闻教父”,“台湾新闻教育之父”。
上海电视台编导谢骏。
人文遗迹
余姚泗门万安桥
余姚泗门大学士第
余姚泗门状元楼
余姚城龙泉山谢文祠
余姚泗门“大方伯第”(内有“光范堂”和“祗训楼”)
谱系表
泗门谢氏把谢缵公至长二公的世系称为前谱世系,把长二公迁余姚后的世系称为后谱世系。前谱世系共三十三世,从东汉末年至南宋末年,时间跨度约一千余载。
字辈由来
苏老泉曰:“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终于思,麻又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为途人矣”。悲哉!其言之也。
吾见四明史氏,由丞相弥远,立十六字,名其十六世子孙,今其子孙散处楚燕吴越秦淮间,相遇于途,问其名字而尊卑之序昭然矣。余甚重之。
余家始祖长二公,自临海徙家余姚,以耕读为业,世无显宦。而亲爱宗族之心,不能忘也。
先祖生先考先叔二人,先考先叔生我兄弟五人,今儿辈又十八人。数世之后相间,如途人必矣。今撰二十八字,以为二十八世子孙名行。余名莹,字怀玉,行怀二。冢子名恩,字公觐,行公四。嫡孙名迁,字于乔,行于二。曾长孙名正,字大中,行中二。爰撰二十八字曰:“怀公于中用行志,秉亮循常宜守嗣,家茂显荣隆本宗,世美允傅思永济”。一世以一字为行,遂以为字或名。二十八世之后子孙之贤者续之,其相视若途人者,宜无有也。
遂为之说,书于族谱之前。
成化乙丑十月朔旦
直奄敬书
本文取自《泗门谢氏二房谱》
泗门谢氏的渊源
泗门谢氏,系炎帝之后。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省岐山、武功一带),故姓姜。
西周末年(公元前827—782年),炎帝六十三世申伯以周宣王舅父佐周中兴,封于谢邑(史称陈留郡阳夏,今河南省南阳一带)。《诗经·大雅》中有一首《崧高》,就是当时的宰辅大臣尹吉甫为申伯送行时所作。其后,申伯后裔就以国为氏,申伯也就成为谢氏得姓始祖。因姜谢实为同宗,为维护血统,泗门谢氏历来有“姜谢二姓不联姻”之族规。
三国时,申伯三十五世谢缵(字伯登),任曹魏典农中郎将,职责是掌管农业生产、民政、田租,官阶与太守同。谢缵为官时寓居洛阳,死后由其子谢衡扶柩归葬阳夏谢家堂村(今属河南省太康县),至今墓碑犹存。
司马氏统一中国后,谢衡任西晋国子祭酒。永嘉之乱时(公元311年),中原士民大举南下,谢衡也携全家由阳夏辗转来到会稽郡始宁县之东山(今属浙江省上虞县上浦镇)定居,史称东山会稽谢氏。虽然谢缵未曾到过江南,但东山会稽谢氏历代奉谢缵为始祖,谢衡自然也就成为东山会稽谢氏二世祖。
谢氏初到江南,门第并不显赫。凯后有谢衡的孙子谢安,东山再起,指挥淝水之战使晋室危而复安。孝武帝赠谢安为太傅,又追封为庐陵郡公。还封谢安弟谢石为南康公,谢安子谢琰为望蔡公,谢安侄谢玄为为康乐公。一门四公,荣耀无比,东山会稽谢氏遂成为与琅琊王氏齐名的江左望族。此后两个多世纪里,谢氏见于史册者有一百多人,进入统治阶级权利中心的三品以上大员有三十三人。一直到隋兵过江,谢氏才随着南北朝的结束而没落。
五代时,谢缵十九世谢造(字简兴,凇号日新)任台州同知,从始宁迁居台州临海。南宋时,谢造十世谢深甫,官至右丞相,卒赠太傅,追封鲁王。谢深甫长子谢采伯,封节度使,卒赠太傅、魏国公。谢深甫次子谢渠伯,以女谢道清为理宗皇后,初封太师、魏王。南宋百余年,临海谢氏先后有四人封国公,四人赐以王爵,临海也就成为东山会稽谢氏中兴之地。
元兵南侵前夕,刚太皇太后谢道清恐临海谢氏聚居一地,有所不测,命族中子弟分赴各地避难。于是,谢深甫六世谢长二自临海八叠迁居余姚泗门。
明成化十一年,谢长二十世谢迁中状元,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卒赠太傅。谢迁弟谢迪中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广东左布政使。谢迁仲子谢丕中弘治十八年探花,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泗门谢氏遂成姚江望族。据不完全统计,分明清二代,泗门谢氏得贡生以上功名者五十余人,有一百二十余人授予各类官职。从谢长二迁居泗门以来,泗门谢氏现已繁衍到二十八世,分人口近五千人(迁居外地的不计)。泗门成为东山会稽谢氏再兴之地。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谢氏因组织兵丁与之抵抗。后太平军攻下余姚泗门后,大肆屠杀谢氏子孙及泗门乡民。为了逃避战乱,我谢氏祖先跟随众人逃难至奉贤。之后谢氏一脉便在奉贤繁衍生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6:58
目录
概述
古代著名人物
近现代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