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焰:南方笔记》是由99篇文章构成的一部关于故乡江南的散文集。在书中,镇江、湖州、渎边公路、气息的后宅、
古龙窑、农宅形式、蠡河、山中一夜、九月之书、一个人的一瞬、少年的寂静行走、底层亲人的清贫生活,汇集成一个个密集的词汇,犹如泉源一般喷涌而出,形成全部的篇章。作者所有的故乡记忆、少年记忆,以及那些成长中曾经遭逢过的逼真、复杂气息,全部珍贵地涵藏于其中。该书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南所发生的剧烈变迁。书中所记,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许多已经彻底改变或丧失,无从再觅。由是,作者目睹并亲历了一场故乡沧桑,该书便也成为这种沧桑的一份见证。同时,作者又以独特的“黑陶式”语言——激烈,简捷,注重色彩和画面,有明显的个人辨识度,向读者再现了汉语修辞的魅力。
故乡往往能够给她的赤子提供无尽的宝藏,黑陶的南方早就为他这样的写作者准备了《泥与焰:南方笔记》这本书,而书中也充满了黑陶对故乡的感恩之情。99篇散文构成一本三百多页的散文集,底层生活的细节和一个少年的迷茫,那些成长中曾经遭逢过的一切幽微或震撼,涵藏于或长或短的篇章中。短到只有半页的,比如《神鱼》《早春》;不满一页的,比如《麦》;或者不到两页的,比如《像夜晚一般狰狞的粉尘》,长的也不过如最后一篇《少年忆(一份备忘)》,三十多页,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南所发生的貌似不动声色实则剧烈的变化。书中所记,无论是蜀山、蠡河、宜兴古街、书院、窑和陶器,还是书籍、行旅、洪水、亲人的清贫、父母的艰辛、小伙伴们的玩闹,许多事物已经彻底改变,许多人已经远离,熟悉的气息不再扑面而来,黑陶目睹并亲历的一场场故乡沧桑已成为一份历史见证。黑陶以他简洁到不加修饰,激烈到沧桑滞重的独具意味的文字,构建出一个色彩和画面感极强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学江南。黑陶热爱江南,但他下笔比江南气质更为坚硬,似乎是泥土经历火焰锻造之后的成色,他更愿意称之为“南方”而不是“江南”——这是与众不同的南方,是底层生活中的南方。真正的南方并非人们看到的精美陶器,可能是那像夜晚一般狰狞的粉尘,黑陶看见了那些粉尘被最亲爱的母亲毫不介意地吸进了胸膛,黑陶知道这些粉尘会永远沉淀在母亲的体内,让他感到疼痛甚至呼吸困难。
黑陶让读者更真实地看到在他的生存之地,乡亲们是如何努力地甚至吃力地,但却全心全意地、认真地生活。文学不全是人学,但关注人却是必须的。向外关注芸芸众生,向内关注自我,而这种真切关注,有责任、有良知,才有其价值。这些篇章里的人们,特别是父亲母亲们努力生活的状态令人动容。黑陶的父亲做着陶厂烧窑的搬运工作,母亲是农民,也常在简陋的作坊打工,十分辛苦,“将坚硬如铁的石头,铲进滚动着的巨大岩石碾砣间,让它们变成粉末”,在《像夜晚一般狰狞的粉尘》一文中,黑陶写道:“这十六元的报酬,是一位妇女的肉体在十八九个小时内承受了整整四十吨(四万公斤)的重压后的收获!”“巨大的将人淹没的噪音。像夜晚一般飞舞狰狞的漫屋粉尘。被呛人的粉尘自头至脚蒙住只露出两只眼睛看送饭的我的白色母亲。——生涯里的这些声音和影像,深深地,烙着我的记忆。”黑陶出生在陶厂火焰熊熊燃烧的窑旁边,工厂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油菜花在春天盛开,看上去很美。父亲母亲们的艰难,自然的美丽和沧桑,社会环境的南方气质,让他生发出无穷的想象和无尽的感慨与感恩。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养成,黑陶看到了严酷生活下的诗意——丰收的季节,晚上,黑暗无边,母亲们在打谷场上劳动,空中都是飞舞的稻谷颗粒,幼年的黑陶躺在稻草边上看着母亲们在那里劳动,稻谷飞到足够高时,凝定在空中,成为夜空中的群星。小小年纪的他,真切地感受到严酷的劳动当中也有诗意存在,对一颗尚在幼年的心灵来说,这是多么难得多么值得庆幸。
黑陶的写作似乎是随心所欲的,它们在写法上过于自由,颠覆了散文写作长期以来奉行的一些金科玉律。不仅是篇幅长短参差不齐,不拘一格,在题材选择、写作方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他都别出心裁,无所顾忌。他的散文美学不符合当下流行的散文套路,似乎在着意打破那种久已形成的散文写作秩序,给人以阅读挑战。《往丁蜀中学之路》,他用1234567做标注,分别写了7个地方,看似没有关联,都可独立成章,却把一个少年走过那条路时的情景和心境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吴越草木札记》,用注释法描述了十多种植物,初读以为在看《
本草纲目》。《少年忆》写到过年氛围,他用“其一、其二、其三……”这样的方式来列举那些具体细微的事件。身为生长在南方的诗人,黑陶的如此文章,有着重金属般的铿锵,当然也不乏南方的灵动。而这种对眉批法、注释法甚至公文写作手法的活用,
蒙太奇式的讲述方式,还有大量的括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使用,让读者看到黑陶书写中的任性和不得已,黑陶的任性里有着足够的自信,他对语言的控制像对窑火的温度一样有精准的把握,他说过,“书写之时,时时想到、时时警醒自己的,是这样简短一句:汉语的镌刻。”而黑陶的不得已里,体现着他对汉语深深的珍惜及对笔下事物的折服和无奈——有时候,意犹未尽,言辞已穷。黑陶文章中的一串串省略号,包含了太多。
散文家
刘烨园:那些潮湿而又蓬生的色彩,那些沉旋而又起涌的节奏,那多聚少散的声部,那朴实而又有华的色彩,使《泥与焰》不仅拥有了空间而且拥有了时间。而时间,才是他真正成为他自己,成为黑陶文字的精髓所在。
作家
谢大光:《泥与焰:南方笔记》以乡土苦恋之窑火,重塑汉字中的江南。
作家
陆梅:黑陶的文字,字字叩心,是一个写作者披沙拣金铸就的“金蔷薇”。《泥与焰》是他的少年记忆和生命密码,包蕴着烈烈男儿气和强烈个人化表达。
黑陶,1968年出生于中国南方陶都——江苏宜兴
丁蜀镇。母亲是农民,父亲是烧陶工人。16岁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外出求学,23岁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现居太湖北岸的无锡。出版过散文集《夜晚灼烫》(2003)、《泥与焰》(2004)、《绿昼·黑陶散文》(2006)、《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2008初版,2013重版)、《
中国册页》(2013),口述历史《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回忆阿炳》(20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