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漏洞是因为字符过滤不严谨所造成的,可以得到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等相关资料。
定义
这个
漏洞是应用最广泛,杀伤力也很大的漏洞,可以说微软的官方网站也存在着注入漏洞。
检测方法
比较准确的检测注入
漏洞的方法是进行网站
漏洞扫描,推荐EeSafe
网站安全联盟。
查找与修补
当我们想要测试某个站点时,一般会架上注入工具对其狂轰乱炸,这样做虽然有时能找到
注入点,但还是有些盲目,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有
源码的话,就从源码入手,在源码中查找注入点。对于
源码,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很难,其实源码并不神秘,它也是有一定的语法规则的,看一套优秀的源码就像是在欣赏一部精美的电影,只要我们坚持每天看一些优秀源码,再加上百度这个老师的指点,用不了多久,源码的神秘面纱就会被你揭去。闲话少说,下面我们就开始查找
注入点,目标有两个:一是Request,二是SQL语句。
说到Request,这个是ASP程序中的一个内建对象,怎么?不懂?那就跟我先来恶补一下吧!它是用来获取客户端信息的,有五种方法,而会出现
注入点的一般有以下三种:
1、Request.QueryString:取得客户端提交的信息。当Form以Get方法提交信息,或是直接在URL中提交
变量值时,在服务器端接收数据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Request.Form:同样也是取得客户端提交的信息,但它接收的是Form以Post方法提交的信息。
3、Request.Cookies:取得客户端浏览器的Cookies信息。Cookies就是小甜饼,指的是一些私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之类的信息。
有些程序员为了减少错误,对于前两种信息的获取,会采用Request来取得客户端提交的信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通吃Request.QueryString和Request.Form的提交信息,但如果过滤的不好,就会被
漏洞反咬一口。
说到SQL语句,不能不提到以下几个常用的语句:
1、查询语句:Select [(<字段名1> [,<字段名2>, ...])] FROM <表名JMDCW> [Where <条件
表达式> [AND|OR <条件表达式>...]
2、更新语句:Update <表名JMDCW> SET 列名1 = 常量表达式1[,列名2 = 常量表达式2 ...] Where <条件表达式> [AND|OR <条件表达式>...]
3、删除语句:Delete FROM〈表名JMDCW〉[Where <条件表达式> [AND|OR <条件表达式>...]]
这里不对SQL语句做介绍了。在上面列出的SQL语句中,
注入点出现频率最高的是Select语句,而注入参数的出没地通常都是在Where之后的条件中。当一个没有过滤的Request语句进入SQL语句后,就是注入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不过,在进行注入之前还要先看一下该参数是直接引入,还是用单引号引入的,另外,该参数是否还应用于其他SQL语句中,然后,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或直接暴破,或UNION查询,当然,如果存在
注入点的程序使用的是
SQL数据库,那就不单单是得到一些重要信息,甚至还可以增加管理员。
下面用“蚂蚁影院3.0”版注销用户(wantlogin.
asp)中的一段
源码来做一下介绍:
引用
<%
rst.open sql,conn,1,3
if rst.eof and rst.bof then
else
rst.close
set rst=nothing
conn.close
set conn=nothing
end if
end if
%>
在其流程中,首先判断取得的提交值userid1是否为空,不为空的话就进入SQL语句中,验证取得的用户名及密码是否和数据库内的用户名及密码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弹出“用户名及密码错误”窗口,否则,就弹出“恢复成功”的窗口。这也是一段典型的注入漏洞
源码,并且,接收的方式还是使用的 request,这就给我们提交注入语句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如果我们在URL地址中提交如下字符:http: //127.0.0.1/wantlogin.
asp?userid1=aa&pws=bb,因为没有aa这个用户,那么就会弹出错误窗口,而如果我们将aa换成如下字符:aa or 1=1 or 1=1,pws保持不变,这样提交的语句到了SQL语句中就成了如下语句:
select money,online from users where userid1=aa or 1=1 or 1=1 and password=md5(bb),以往我们所见到的测试代码一般为“or 1=1”,而这里却多用了一个 or ,为什么要多用一个or呢?解释一下,在
逻辑运算符中,and的优先级别高于or ,程序运行后会先运算后面的1=1 and password=md5(bb),因为密码是随便输入的,所以and后的password值为假,而and前的1=1虽然为真,但真and 假=假,所以,这个and的运算值为假,再来看or运算,因为前面的用户名也是不存在的,其值当然为假,如此一来,where后的逻辑运算就成了如下
表达式:假or真or假,结果值还是为真,这样就会弹出“恢复成功”窗口,如果将其中的or 1=1 改为or 1=2,那
逻辑表达式则成了:假or假or假,值当然也为假,弹出的就是“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的窗口。这样,根据弹出窗口的不同,我们就可以构造一些特殊字符,然后猜测出需要的数据了,比如查询管理员ID的语句,将or后的1=1更改为: 1=(Select top 1 id from admin),这里暂用admin表示管理员表名,如果存在ID为1的管理员,那么就会弹出“恢复成功”的窗口,否则,就证明管理员的ID不为1,那就要再用其他数字来测试。猜出管理员ID后,再把此段
字符更改为猜测管理员名称长度的字符:5<(Select len(adminname) from admin where id=1),如为真,则证明长度大于5,否则长度小于或等于5。猜出长度后,再用asc()函数来猜测管理员的名称:90<(select asc(mid(adminname,1,1)) from admin where id=1),如此循环,就能暴破出管理员的名称及密码了。
上面提到的是Request.QueryString和Request.Form的注入方法,而Request.Cookies的注入方法则是要修改本地的Cookies值来实现的,推荐使用一些专门的Cookies修改工具,不过,用Cookies来注入相对而言,就麻烦了好多,但原理和前面的注入是一样的,这里就不介绍了。
在上面着重讲了如何查找
注入点及简单的利用方法,当我们知道了攻后,也就明白了如何守,攻和守之间虽然是对立的,但也是相互的。明白了什么地方存在
注入点,再来修补也就容易多了。在前面查找
注入点时,我也提到查看程序中是否对提交参数进行了过滤,每个程序对注入的过滤函数都不相同,我们在修补自已站点上的注入点时,可参照其他程序中的过滤函数,也可根据自已的需要,单独过滤一些敏感的
字符。这里,还是以上面的那个例子来说一下如何修补
注入点字符时, Replace()就会将单引号过滤为空,如此一来,提交的那些特殊字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userid1进入SQL语句之前,对其长度进行一下判断,如果超过规定的长度,就弹出错误,中止页面执行并返回到指定的页面。当然还可以借鉴一些优秀
源码中的过滤方法。总之,注入漏洞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出现了
注入点,只要我们分析出其出现的原因,也就能很容易地将其修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