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原名半塘,因旧时遍布池塘,占地一半有多而得名。泮塘路位于广州
荔湾区,南起
龙津西路荔湾湖公园正门,北接
中山八路,通过扩宽石路头街建成,于2003年3月动工兴建,4月下旬竣工通车。现泮塘路全长396米,宽26米,双向4车道,属于城市交通次干道。2004年,
广州美食园于泮塘路立项,2010年正式启动迎接
亚运,现该美食园已成为泮塘路上的一大特色。
发展历史
西关泮塘位于广州市西郊,远在十世纪初是南汉末代帝王刘鋹御花园“刘王花坞”旧址的一部分。
泮溪酒家对面的文塔脚(云津阁),过去还有一块刻着“刘王花坞”的石碣。在清代,泮塘属南海县思洲堡辖下十八乡之一,也是十八乡中最富庶的乡。
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泮塘”这一地名,是由“半塘”二字演化而来。当时,西门之外,自龙津桥至蚬涌方圆二十多里内,池塘遍布,占地一半有多,人们因此把这个地方叫做“半塘”,今天位于泮塘五约的闸门,还保存刻有“半塘”二字的石牌坊。
此外,“半塘”由来还有另一说法。古时官署、学宫、府衙都会有圆形池塘包围,而低一级的建筑物就只能有半圆环抱的池塘,而传说泮塘乡以前就有一个学府(因而附近亦有文塔),久而久之就因此建筑物产生“半塘”的地名。
至于“半塘”是从何时开始改为“泮塘”的,如今已难考究。只是根据荔湾湖公园旁恩洲直街的“仁威庙”(建于乾隆年)楹联的文中有“龙津连泮水”之句,可见十八世纪时已有“泮塘”之称了。而为什么要将“半”字换成“泮”字,有说是古代“半”“泮”相通,而“泮”字更加典雅,而且有吉祥之义的缘故。旧时科举考取生员谓之“入泮”,所以当时的学宫亦称“泮宫”。
古时泮塘一带原为一片汪洋,到唐朝时由于珠江泥沙冲积而形成陆地,由于地势低平,多为池塘、洼地,后人便在塘边筑基,基上栽种荔枝、龙眼,塘内种植莲藕、菱角等。由此,泮塘出产了闻名中外的“泮塘五秀”:莲藕、荸荠(马蹄)、菱角(红菱)、茨菇(慈姑)和茭白(茭白笋、茭笋)。“五秀”原称“五瘦”,意思是这五种水生蔬食都是瘦物,“五秀”的名字据说是光绪年间几位来此游览的文人为其取的,以显得更有雅致。
后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泮塘大部分池塘洼地均被填为陆地,形成如今的居民区。1958年,政府又号召群众义务劳动,在泮塘内开挖荔湾湖,后建成荔湾湖公园。而今天的泮塘路,是在2003年3月动工兴建,4月下旬竣工通车的,已成为一条双向4车道的城市交通次干道。往日池塘遍布的情景,已再难寻觅。
特色
泮塘的文塔与文风
在荔湾区半塘附近,有一间全国的园林酒家--泮溪,斜斜相对,有一座文塔。文塔高13米,两层,六角形尖顶,青砖石脚,砖木结构,塔的底层每面宽2.5米,塔门北向,门首有“南轴”石匾,第二层开有小窗,其上匾“云津阁”,意为青云有路。建塔具体日期,未见文字,据专家考察,其风格风貌与明代古建筑相类,推知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泮塘的文塔,在过去泮塘的乡亲父老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据乡中父老口耳相传:原来泮塘一带是小乡,乡民尚武而不重文,故而乡风淳朴而野。其时有一老者言“文质彬彬,方为君子”,为振兴文气,所以泮塘乡人集资筹款在坡地上建起了文塔,于是在河汊纵横一望平畴之中,文塔似如椽巨笔,直插蓝天,气势不凡,为此地增加了一个好景点和好去处。
文塔建起后,泮塘的民风渐嬗,由此,引出了不少故事……“五月五、在船鼓”,过去泮塘有在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据说明代,有一个徐姓驸马喜欢热闹,于某年端午许下花红金猪,犒赏竞渡的健儿,一时河面上群龙飞腾,锣鼓喧天,河上、岸上,万众呐喊,场面很是热闹。当时,河面上胜负渐见分晓,两条锦龙如箭般向着奖标飞驰,把群龙远远抛在后面,转眼快到“锦标”,看看是盐步(当时叫赡步)的龙船稍为超前,即将夺标,不料在接近锦标时,泮塘龙舟上的一名身手敏捷的小伙,一个鹞子翻身,飞身上岸,把锦标夺在手中,一时满河满岸锣鼓声、呐喊声、喧哗声、喝彩声寂然。当时论奖颇费周章,论船快当是盐步,论人夺标则是泮塘,后来,奖标还是判给了泮塘。当泮塘的一伙楞头青兴高采烈地把花红金猪扛回村时,却遭到村中长者的批评,说是“胜之不武”。于是,大家共议肥花红金猪送回盐步。盐步既明来意,礼让再三,收下奖品,第二天众议还是尊重裁判,于是,又划船把花红金猪送回伴塘。如是者三,其时天气炎热,水路又远,金猪已发潮变味,后两村耆老相议,不如互相结契,互通友好。于是,两地“龙舟结契传友谊”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每年五月初五,盐步人都到泮塘庆贺,泮塘人初六到盐步回访,平常有什么喜庆,也互通有无。
同治年间泮塘五约出了一个黄其表,高中进士,官拜顺天府,为官有清誉。后告老归里,当地达官显贵邀宴,皆拒而不赴,日以种莱为生,乃至娶媳妇无钱,卖田筹款,一时传为美谈。至今在泮塘五约路亭的石对联中,还留有他的字迹:“门接水源朝北极,路迎金气盛西方”,字迹清瞿,颇见风骨,一如其人。
泮塘过去逢年过节或有小登科、得麟儿等喜庆场合,喜欢玩一种“题四句”的娱乐,即兴以诗句应景,诵答交流。句式以七言为主,也有四、五、六言和杂言,一般为四句,但实际上不止四句,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居多,也有关于政治的,至今流传下来的一首《龙烛》,就是反映
黄花岗起义的。“题四句”在遣词造句上,半文半白,还运用了泮塘的口语,有比有兴,内容有涉及诗经、神话、历史、五行等,从中可以看出泮塘的民风,在淳朴中,增加了文气。
沧海桑田,时过景迁,几百年过去,泮塘文塔周遭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后,荔湾区为了更好地保护泮塘文塔,于1985年至1988年间,斥资60多万元,辟地700平方米,在文塔周围广植花木,因设盆景,建成一个葱郁雅致的小庭园,取名“云津苑”。1993年11月,文塔被定为广州市内控文物保护单位。
重要建筑
仁威庙的传说及其雕刻艺术
在风光旖旎的广州荔湾湖畔,一座千年古庙,现今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向海内外游客开放。这座古庙,就是泮塘仁威庙,1983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载,泮塘仁威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是一座供奉北帝的神庙,历代多次重修、重建,其中清乾隆和同治年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重修。这座古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泮塘五秀(瘦)的来源
西关泮塘,旧时盛产水生蔬果,其中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合称为“泮塘五秀”。而泮塘五秀则是相传由禅踪始祖菩提达摩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到广州之后,放入登陆之处(今西来初地)所建的西来庵,后来辗转被西禅寺方丈无量禅师所得后赠与泮塘乡乡民,于是五秀就落户泮塘。
而落户之初却是叫泮塘五瘦,因相传陈梦吉和方唐镜二人到泮塘看龙船,觉得如此佳品应称为“五秀”,而最终成为泮塘五秀。
泮塘在广州西关,龙津西路、泮塘五约至荔湾湖公园一带统称泮塘。传说:泮塘村从前有个塘,永保一塘满水。某年天气大旱,村民用池塘水来灌溉,灌到一半后,池塘水位就再不下降。次日塘水又满了,村民因而把这个村定名为“半塘”,后来有个读书的先生认为,半半声不雅,加多三点水的“泮”不是更好?村中的父老听闻,觉得有三点水的泮即是“入泮”,“入泮”将是入学堂读书的意思,寓意很好,从此“半塘”变成“泮塘”,并且村民合资建起了一座文塔,表明村民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