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川龟太郎(1865年—1946年),号资言,泷川龟太郎是
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泷川一益的後人。是世界知名的
日本汉学家。
明治初年,师从雨森精翁、内村鲈香学习汉文。1882 年,中学三年级中途退学,前往东京,进入岛田葟村私塾学习,随后又进入东京大学附设古典讲习科。1887年毕业,同期同学有市村瓒太郎、和田英松、岛田钧一、林泰辅、山田准等人。由于并非东京大学本科毕业,且不通洋学,他长达十年都未能找到固定工作。水泽利忠曾说:“时代急剧变化之时,(他)仍然完全按照前一时代的生活方式生活。”(《东洋学的系谱》2 辑,9 页)
1888年,他与市村瓒太郎合写《支那史》六卷,1892年完成,由吉川书店出版。1903年,中国的 “教育世界社” 出版了 “桥本海关” 的中译本。1897年9月,他前往仙台第二高等学校就职。1915年8月,曾与当时 “一高” 的盐谷温一同前往中国上海,购得《支那史》中译本。1922年前后,他开始利用日本各种卷子本对《史记》进行校注,撰写《史记会注考证》,并 “发现” 旧抄本中大量唐代
张守节《史记正义》的佚文。
1932—1934 年,《史记会注考证》由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出版(1955—1957 年再版),受到世界汉学界的高度评价。1946年2月23日,他在松江家中去世。《史记会注考证》是他后半生的力作。龟太郎与林泰辅、市村瓉次郎等人,均不属于日本当时的主流派(疑古、抹煞一派),因而不被重视,但他们是日本传统学术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