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塔,又名泸州白塔,位于四川省
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建于南宋
绍兴十八年(1148年)为安抚使
冯楫为报母恩而建;历经明弘治年间、清光绪四年(1878年)、1985年三次维修;其特有的“
白塔朝霞”为
泸州八景之一。
历史沿革
椐《光绪直隶泸州志》和塔内题记载,该塔确切建造时间为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是
冯楫为报母恩而建。
南宋
建炎年间,各地战火纷飞,寺院经藏皆毁,冯楫多捐资兴修。
《直隶泸州志》卷四·寺观:“(报恩塔所在)治平寺,旧志注今名开福寺,在州城正中,有明以来官僚朝贺皆在此。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知州夏诏新于寺前建万寿戏楼一座,榜曰:“普天同庆”。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知州沈绍兴改建万寿亭于龙神祠侧以朝焉。
清光绪四年(1878年),塔砖间有剥落,僧能喜出钱千五百缗培修,州人捐资成之。于是加以黝恶,换以金铃重铸铁绳牢系其顶以及正殿偏堂皆为补葺,人来瞻仰,焕然一新。
《
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寺观和《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十二·故碛记载与之类似,并且《永乐大典》卷二二一七·图考,可清楚看到白塔立于城正中。
明弘治辛酉年(1501年),报恩塔涂饰塔身。
清光绪四年(1878年),报恩塔涂饰塔身。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涂饰塔身,并于塔内放置五百瓷佛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解放初期、1983年至1985年均有修缮,大体轮廓保持当时原状。
1999年,泸州实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投资4100万元,对报恩塔进行包装,拆除和迁走报恩塔周围的房屋,恢复了一些古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2000年,报恩塔进行修葺。
2004年9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报恩塔、古城墙等具有游览价值的历史性地段及街区严格进行保护的通知。
2016年,报恩塔再次进行修葺。
2015年10月,泸州组织施工人员对报恩塔外立面的损坏现状及缘由展开了调查研究,便于保护性修葺。
2016年7月,报恩塔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建筑格局
结构
报恩塔坐西向东,为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塔基为八边形,边长4.1米。底层高4.5米,檐下砖砌仿木斗拱,第二、三层檐下有负重鸟兽类雕塑,保存完整。
报恩塔的平面由四边形转向有四正四维的八角形,象征八方,连同上下共“十方”,都是光明净土。外观上,从第四层起,层高和层宽均有递减,全部轮廓,微有卷杀,外观至为匀妥秀丽。塔基和底层装饰华丽,除了隐出椅柱,阑额、斗拱、门、窗外,还饰以天王、力神、塔幢和各种装饰纹样。与北魏等早期简朴而具有若干外来影响的形式有很大的区别。塔底层四门四龛,正东西南北四面开窟造象,甬道两壁开小龛内置冯楫建塔事迹造像,其它四面各有浮雕。
塔身八角隅设仿木圆柱倚墙,而“圆形依柱用在砖塔,唐以后盛行,圆柱之上有额枋,其在角柱出头处斫齐”。莲瓣装饰束腰柱头,用平板枋承攒斗拱。斗拱出两跳华拱,角柱上的转角铺作。在大斗之旁,用附角斗,补间辅作一朵,用四十五度斜拱。塔各层各隅砌圆柱上施阑额,阑额之上为砖砌斗拱,各层斗拱之上用菱角牙子出檐。
报恩塔从底层到第三层上下檐口出檐基本相同,第四层到顶层,上檐出檐则明显小于下檐,断面微凹,层层上收。檐下的装饰内容,如仙灵鸟兽,山水花木,吉祥文字,几何图案,如第二级檐下浮雕吉祥灵兽,文房四宝等装饰。第三级下施猪、牛、羊、犬和农田山林图像。
塔顶以莲座立金属刹,刹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有四尊铜铸力士像。刹由基座,束腰莲台,覆钵相轮,华盖,宝光,圆光,仰月等组成,与宋代流行塔刹式样基本相同。报恩塔相轮五重,中国塔刹相轮皆为奇数层,究其原因,实为“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用天数”。
特点
报恩塔外观极具密檐塔的特征,塔内穿心柱式踏道,似有保持唐以前的古意,穿心柱为八边形,共有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报恩塔在建筑形制上有其特殊之处,重檐八角七级塔,甚为奇异。现存佛塔中,还没有一座与之相同。塔高不过三十米竟出现十三层檐子,使用重檐使其极似密檐式塔,内部实际为七层,有的部位一层高却占了两重檐子,工匠采取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它的高耸感加强。
另据民国《泸县志》记载,7层的报恩塔内,每层东南西北方位还放有佛像;外部为灯光照明设施,依托泸州现有的山水、现代、人文,打造泸州“醉”美夜色景观。
文物遗存
据《泸县志》所载,塔中原藏佛经大小乘各48部,已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塔内有24尊佛像中,有5尊是北平铸造的,19尊是泸州铸造;20世纪60年代中,塔顶装饰和塔内石刻造像、瓷佛像等被破坏。但塔内尚存90龛、256尊具有典型南宋风格的深雕石刻,其风格与邻近的大足石刻有着极明显的渊源关系。第七层内壁上冯楫立侍,保存完好。冯楫头戴纶巾,身着便服,双手捧如意,向西侍立,端庄肃穆。许多雕刻神象,无论是佛、菩萨、天王、罗汉等,都变成中国人容貌和装束,多是宋代衣服款式。佛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为佛菩萨造像,二为佛教故事。佛像有阿弥陀佛,华严三圣(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孔雀明王、观音相等,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塔内有莲花宝座观音像等佛教雕塑,此外塔下还设有地宫,尚未进行挖掘。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宋朝有学子叫冯楫,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兄弟俩靠母亲一人养育成人。冯楫自小克苦读书,而其兄只爱劳动不爱读书。这样母亲也多了个帮手,为小冯楫学习创造了一定条件。小冯楫由于学习努力,不足二十岁就考取了功名,并被派遣到泸州当安抚史。在宋朝安抚史不只管军队,还兼任地方长官。由于冯楫勤政,将
泸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受到泸州人民的爱戴。
传说轶事
有一年,冯楫原籍岀现传染病,哥哥病死,母亲离家出走,沿路乞讨来到泸州。一日冯楫抚慰难民,在难民中看到了母亲。但老母已双眼失明,认不岀跪在面前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冯楫痛哭失声,自言自语地说:儿子不孝,让母亲受苦了。冯楫想用眼泪和舌液医治老母的眼疾,他这一举动感动了当时的泸州名医,名医将冯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久使冯母复明。复明后的母亲,对冯楫要求更加严格,冯楫更加勤政,将泸州治理的更好。在冯母去世后,当时泸州乡绅百姓想集资为冯母建塔,但冯楫不准。到冯楫去世后,泸州人民才修建了报恩塔,报答冯母养育了好儿子,使泸州人民过了一段平安富裕的好日子。
孝文化
宋代是儒家学复兴时代,并产生了新儒学—
理学,宋代理学堂基于北宋,南宋是理学的发展时期。宋代理学的产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的结果,是一个以儒学思想为本,吸收佛道两家为一庞大体系。
报恩塔内有楫跪舔其母之目的故事和建塔事迹等大量关于“孝”的题材。孝作为中华传统的重要美德,而冯楫更是身体力行。因此,为报母恩而建报恩塔,后人屡次修缮,绝非仅仅为此,而是缘于报恩塔这一“孝”文化历史丰碑。报恩塔所倡导的“孝”文化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活动建设
2013年5月21日,四川省第十六届摄影大会开幕式暨摄影展在泸州报恩塔文化广场成功举行。
2016年9月,大型原创川剧《
报恩记》在四川泸州首演,该剧以宋代泸州“报恩塔”的相关传说为原型进行创作而成。曾在宜宾、重庆等地巡演。
2019年10月,第三届2019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况场朱德旧居、报恩塔等建筑遗产参展,展示历史文化名城泸州风采。
2024年10月28日,川剧《报恩记》亮相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取材于泸州宋代报恩塔的民间传说。
研究价值
报恩塔以其绝对的凌空姿势,从其它事物中“突出”出来,外部轮廓线直指天际线,而大雄宝殿及其它小木作只起“退出”去的陪衬作用,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报恩塔对于附近的景观也自然起到保护。河流、绿树、建筑富有生机的环境,可以说它深层地对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文物保护
1991年4月,报恩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报恩塔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报恩塔位于四川省
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报恩塔商圈)。
门票信息
免费。
交通信息
报恩塔位于泸州市市中心,可乘做214路、148路公交车在水井沟下车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