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曾记:“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古代泽州府地区的大阳还在开采的虎尾山矿区。晋国最早使用的炼铁鼓风炉,首先在大阳发明和使用。连战国最著名的“阳阿古剑”也产自这里,它刀刃锋利,削铁如泥,当时的大阳已成为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
明、清两代,泽州府(今晋城)境内的大阳镇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最为鼎盛,不仅产有铁锅、铁钉、铁锁等生活用具,而且镰刀、斧头、铁锹、犁铧等农具样样齐备。《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代山西冶铁中心在古泽州府,也就是晋城市,熟铁炉业炉数约计百余座。
泽州打铁花,是山西晋城市的一项民间表演艺术,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铁花师傅们带着几个人赶紧为炉子添加废旧的
铁、
铝、
铜等金属材料,因之使用这些材料打出来光线不一样。一般铸造用的铁水一般温度能达到1300-1400摄氏度,但是打铁花不一样,必须更高要到1600度以上,只有这样才能融化的更彻底,打出的铁花才会开的更大更美。夜幕降临,表演开始,只见一个又一个壮汉手操铁水,奋力一击,直接打到自己头顶,铁水在头顶迅速崩裂开来,宛如一把大伞将表演者笼罩。
每逢正月十五前后的晚上,铁匠师傅就把小炼铁炉和风箱准备后,把炉子点着,鼓动风箱把废铁熔化。旁边有人把木板准备好,木板上用锯末围成一个圆圈。二十分钟过后,铁水流了出来,几个打铁花师傅将铁水装进特制的容器,带到高地旁,用钢丝绳蘸上金属汁,操起板子,随着一下用力的击打,铁水冲天而起,打到几米的高空,立刻火星四射。
山西省晋城市是著名的煤铁之乡,煤、铁资源的开采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府先民就开始使用煤炭冶铁,这里生产的阳阿剑曾独步天下,据说能够“陆断牛马,水截鸿雁”。正是由于冶炼行业的高度发达,这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烟花打铁花,它的绽放靠的不是火药,却是废铁融化的产物—铁水。
据考证,“打铁花”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冶铁文化、
道教文化、民间工匠文化、祭祀文化、社会文化、节庆文化等大量古代文化成果和元素。“打铁花”是古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市)的一项传统表演项目,用熔炉将铁熔化成铁水,然后洒向空中,铁水抛上空中时形成美丽的“焰火”,就像天女散花,散落地上时,就像泼金撒银。
泽州打铁花的起源,因在晋城地区每年正月十九有个庙会,过去的老年人都相信迷信,正月十九打铁花就是给
魑魅魍魉看热闹,因此家家户户正月十五、十六把老祖先往外一送,就是要都祷告去他们去赶铁花会吧。
2011年4月18日起,泽州打铁花习俗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012年,山西晋城市泽州打铁花习俗入选第三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