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燕
燕科燕属的鸟类
洋燕(学名:Hirundo tahitica)为燕科燕属的鸟类,体长约13厘米。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体型略小。上体钢蓝色,前额栗色。与家燕的区别在下体污白,尾不如其长且无延长,无深蓝色胸带,体型略小,外观也不如家燕漂亮。
形态特征
洋燕雌雄羽色相似。前额红褐色或暗栗红色,眼先绒黑色,耳羽蓝色。颊、颏、喉和上胸棕栗褐色或淡茶褐色而缀棕黄色,至下胸稍淡,其余下体淡灰黄色,腹中部具白缘。上体蓝黑色而具金属光泽,体背面黑色而有蓝色光泽;翅深褐色,腰深蓝色。尾短、呈浅叉状,暗褐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内侧近尖端处具斜形椭圆形白斑,最外侧一对尾羽白斑不明显,尾下覆羽尖端绒黑色并具白缘,在尾下形成鳞片状斑纹。飞行时,翼下覆羽灰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跖褐色。
幼鸟和成鸟羽色大致相似,但幼鸟上体缺少蓝色光泽,额部栗红色亦不显著。颏、喉和上胸棕栗色较淡,其余下体白而缀粉黄色。内侧飞羽和覆羽具白色羽缘及粉红色尖端。
大小量度:体长125-150毫米;体重11-16克;嘴峰7-10毫米;翅97-113毫米;尾46-54毫米;跗蹠10-12毫米。
栖息环境
生活于岛屿或山脚坡地、草坪、也围绕树林附近有轮廓的平房、高大建筑物、工厂飞翔、栖在空旷地区的树上以及喜栖在无叶的枝条或枯枝。通常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电线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缅甸、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中国台湾省、泰国、东帝汶、汤加、瓦努阿图、越南。
生活习性
结小群活动,飞行时振翼较缓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善飞行,飞行迅速敏捷,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叫声:悦耳啾啾叫声,示警时发出高音的tweet。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巢呈杯形,由泥团黏附于建筑物的屋檐下、窗台或门廊,探出的岩崖,码头,桥梁,山洞,地下管道,隧道等。巢用细根,地衣,干草和羽毛衬里。鸟巢往往需要重复使用,如果到下个产卵季节时。筑巢时雌雄亲鸟轮流从江河、湖泊、沼泽、水田、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麻、线和枯草茎、草根,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基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
产卵的时间和数量因地区而异:在印度和缅甸,繁殖季节从3月到5月;而在斯里兰卡,从2月至5月,有些巢12月至6月。在塔希提岛, 11至12月,在马来半岛是2月至8月。有时一年产二窝。产卵的数量因地而异,在塔希提岛和印度是每巢产1至2枚卵;在马来西亚是产3枚;在斯里兰卡是4枚;在4月繁殖时产4枚卵的频率非常高。通常是每间隔一天产一枚。白色的卵上有褐色、紫褐色、灰色或淡紫色斑点。孵化时间长达16至17天,雏鸟留巢17至22天。育雏成功率相当低,约40%。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Hirundo tahitica.The IUCN Red List.2014-01
Hirundo tahitica.Oiseaux.net.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5:5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