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盐田
中国海南省儋州市境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洋浦盐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盐田村东侧,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始建于宋朝(960年—1279年)。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儋州古属儋耳郡领地,洋浦经济开发区旧时属义伦县管辖。《太平衰宇记》云:“本儋耳县地,隋置义伦县,为珠崖郡治理”。《新唐书·地理志》曰:“儋州昌化郡,下。本儋耳郡,隋珠崖郡治……土贡:金、糖香。户三千三百九十。县五:义伦,下。有盐”。据元朝万历《琼州府志》(上册卷五·赋役志)记载:“古时峨蔓属义伦县管辖,唐容琼、宁远、义伦县各有盐场”。可见儋州市制盐历史悠久,至迟在唐代就已被中央政府所知,可见当时盐业的兴盛。
发展历史
北宋初期(部分资料显示为唐朝末年),福建谭姓“煮盐”为生的盐工南下来到洋浦半岛,改“煮盐”为“晒盐”生产,始建洋浦盐田,此后,盐田村的谭姓村民坚守世袭的祖业,一直在这片盐田里日晒制盐。
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东盐运使设立儋县盐务处并派专员管理,在洋浦港、南华港、海头港都设立分卡,管证收盐务,防止私运。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海南岛被日军占领,企图通过控制食盐来扼杀抗日力量,在各个产盐地区设立严密的岗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洋浦盐田盐务划归两广盐务局琼崖盐场公署儋县场务所管理。
1992年,洋浦盐田分产到户,归各村各户管理生产,由于古盐田生产效率低,产值不高,从事晒盐业的人口日趋减少,大片盐田处于“荒芜”状态。
2005年,洋浦地区进行规划,其中洋浦盐田为“千年古盐田公园”,当地有关管理部门拟将其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
2016年,洋浦盐田入选“十三五”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遗产资源名录的文物保护利用建设项目库一般项目。
2019年5月9日,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发布《洋浦盐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遗址格局
洋浦盐田东临新英湾,西至盐田村,南至西浦村,北至嘉洋路东侧,占地(保护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包括盐槽、盐泥池、蓄海水池、卤水池、引水渠、古盐铺残墙等。现存盐槽约有7300多个,实地统计确认的晒盐槽6171个,卤水池122个,用当地特有的火山岩凿成砚式平台,面积1—2平方米不等,边缘留出1—2厘米的槽沿。盐田有蓄海水池、卤水池、盐泥池等各七八十个,均用火山岩筑成。制盐生产工具有木杷、木桶、釉陶大缸、刮盐板等。盐田村距离古盐田约100米,当地居民用火山岩筑造房屋、庙宇、石墙、羊圈,铺设道路,形成独特的“石头屋”“火山村”景观。
洋浦盐田以盐田村盐田通向海边的道路为界限,可划分成三区,南北两区和海岸一区,每个区域由于地貌原因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小环境。北区的北部有两个较大的鱼塘,西临盐田村,南部是由村中伸向海边的一片冲积半岛,半岛上基本为近现代墓地,道路从半岛南部穿过,是现在去海边的主道路以及相对集中的晒盐槽区域,该区计有卤水池54个。南区的西面依然与盐田村相连,向东的方向中部也有一片冲积小半岛,岛上有墓地,与北区南部小半岛相邻,将南区与海岸区分隔开,同时也为南区留下了两个通向大海的通道,该区计有卤水池58个。海岸区在南区小半岛的外侧,临海的带状区域,因其更加近海的原因,该区范围内的晒盐槽和卤水池的数量较少,计有卤水池10个。
文物遗存
由北京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进行的“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项目调查显示,洋浦盐田彼此紧邻,形状无规律,通常是在盐田一周垒砌略高出中间地面的石块,同时开挖出引水沟渠,在涨潮时,海水沿着沟渠流向盐田,使盐田内的泥沙充分吸附海水。盐田内为纯净的泥沙,碎石块和盐槽集中分布在盐田四周。各盐田的大小与卤水池的数量成正比,一般为一块盐田有1到2个卤水池,卤水池多数为一个过滤池对应一个蓄卤池。以编号L76号卤水池为例,其过滤池长230厘米,宽394厘米,一周均用泥土向池内侧修砌斜坡,坡高40厘米。卤水池周边以石块垒砌,形状不规则,砌石外侧长246厘米,池内呈椭圆形,内径210—250厘米。两池中间的间隔部分,其底部垫石块,之上修砌用以连通两侧的高60厘米,厚30厘米的柱石过洞,再上为一层水平垫石,最上面立筑隔墙,缝隙用石灰加固。
编号L102号卤水池的结构更为清晰,过滤池上层为一层草帘,在其上方铺填盐泥;中间为一排半剖的竹棍,竹棍剖开面向下放置,使其可放置平稳并有一定的强度;其下为几排起支撑作用的石块。向盐泥上浇海水,溶解盐泥内的盐分,盐水经草帘过滤后,经暗道流入蓄卤池内储存。过滤池长220厘米,宽330厘米;卤水池大致呈半圆形,池长200厘米,以盐田地面为准,深130厘米。
编号L74号卤水池结构较特殊,为一个过滤池对应两个蓄卤池,整体布局左右对称,用小石块垒砌四周。两过滤池均呈长方形,长边300—330厘米,短边200厘米,与蓄水池共用相邻两长边,蓄卤池呈菱形,外侧两边长220厘米。
“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项目调查对各种形态的晒盐槽作了详细登记,并选择清理了几件淤埋的晒盐槽,调查显示,其开凿多是利用原始裸露的火山岩部分,先将顶面凿平,然后随形凿出浅槽面并处理平整。晒盐槽平面随石形呈现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不规则多边形等。石料一般选择质地较细,少孔洞的火山岩,其形态各异:或在一块岩石上刻多个盐槽(013、014、015号),或为口小底大的砚台状(33、2642号),也有上下一样粗细的筒状(101、102号)以及阶梯状(107、108号),个别盐槽还有刻字,如“白”“白玉盐”等。
编号013、014、015号晒盐槽,为一块基岩顶面上利用岩石自然形态稍加修整凿刻出三个小型晒盐槽,岩石长255厘米,宽220厘米,露出地面部分高130厘米。晒盐槽呈“品”字形分布,尺寸在80—90厘米之间,槽深5—7厘米。编号2642号晒盐槽,整体造型如同砚台状,岩石平面大致为椭圆形,顶面高低起伏,低处较平,凿刻一半圆形晒盐槽,尺寸60—90厘米,槽深2厘米,一侧边缘残损严重,用石灰修补。编号107、108号晒盐槽为典型的阶梯状,岩石平面呈近五边形,大致长宽皆为240厘米,因岩石顶面中间存在裂隙,有23厘米高的落差,凿刻后形成高低两层平台,晒盐槽均呈不规则条状:编号107号长230厘米,宽75厘米;编号108号长175厘米,最宽处95厘米,槽深均为3厘米。
另一类是利用可以搬移的火山岩,将其从中部凿刻剖开后加工出槽面,这样便可根据放置的位置来使用小石块支垫,使其顶部浅槽面达到水平,其形态有:口大底小的锅状,底部多支撑有小石块(582、2361号);上下两面均为人工劈凿面加工的平面平底状(610、1090号);上面平整,下面保留原状的几案状(794号)等。
编号582号晒盐槽,岩石呈口大底小的锅状,平面呈三角形,晒盐槽也随形而刻,三角形底边86厘米,高74厘米,深3厘米,石块高36厘米,底部使用小石块支垫。编号2361号晒盐槽,平面呈椭圆形,晒盐槽直径72—80厘米,深4厘米,石块高60厘米。
编号610号晒盐槽,岩石底面为明显人工开凿取平,整体呈扁长方体状,长75厘米,宽64厘米,石块厚22厘米,顶面中部凿刻一近方形槽,槽长61厘米,宽52厘米,深2厘米。编号1090号晒盐槽,形状与610号近似,槽的转角较圆,槽长54厘米,宽45厘米,深2厘米,石块厚22厘米。
编号794号晒盐槽,石料较扁平,底部中间内凹,形似几案,长132厘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顶面刻晒盐槽呈长条形,长100厘米,宽50厘米,深2厘米,边缘多残破,用石灰修补。
还有将火山石加工平整如砖状,整齐铺砌而成的晒盐槽。如编号2269、2270号晒盐槽,石料都呈方形或长方形,但尺寸不统一,并根据实地需要再次进行局部修整,以达到整体平整和减少缝隙的目的。2269号晒盐槽呈长方形,长272厘米,宽195厘米。平放石料厚10—15厘米,四周侧立石块,紧密相连,缝隙填以石灰,挡砌石块高出中间平铺面10厘米,挡砌石块外侧高出地面20厘米。编号2270号与2269号晒盐槽相接,共用侧立挡砌石块,平面近方形,位置较2269号偏后,共用边长255厘米,宽220厘米,厚度同2269号。两块晒盐槽的后部挡砌石块损坏较多,可见石灰修补痕迹。
废弃后改作他用的晒盐槽仍然保持晒盐槽面的水平状态,表明未移动过,且废弃晒盐槽顶面与现盐田地表平行或低于现地表,其上便可直接填垒形成卤水池。该次调查中发现,完全废弃的晒盐槽多集中在靠近村庄的边缘地带,因为近年倾倒生活垃圾和海中废物的聚集,无法继续制盐。
“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项目调查中发现,洋浦盐田的盐道集中于南区的东部范围内,盐道垫石多沿着盐田边缘单列铺设,间距10—20厘米,多与引水沟渠相依,要横过水渠的地方用长石条搭设过桥。盐道垫石形状多数呈不规则圆形,也有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盐道尺寸多在直径50—70厘米之间,厚度约20—30厘米。盐道上面较平整,多有图案或文字。旧的盐道垫石表面磨损和侵蚀较为严重,刻有盐工劳作、工具、鱼蟹、吉祥字等,采用直接阴刻线条表现。较新的盐道垫石表面平整光洁,上刻画有方孔圆钱、鱼、龟、八卦、葫芦、如意、文字等。
“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项目调查显示,洋浦盐田贮存卤水的卤水缸多为褐釉陶制水缸,大口,圆唇,鼓腹,平底,高80厘米,口径50厘米,口沿宽约3厘米,一般都有盖子。水缸是近些年来在盐田流行的,从前村民都是在地势较高处挖小水塘贮存卤水。
洋浦盐田的制盐工具包括挑水工具、耙沙刮沙工具、贮卤测卤工具、收盐晾晒工具及其他工具。挑水工具包括挂木钩的扁担和水桶。收盐工具包括收盐簸箕和铁刮板,晾晒器为覆盖着塑料布的晾盐筐。收盐簸箕分旧式和新式。旧式收盐簸箕以竹编为主,加装木柄及木制箕口。新式以塑料撮箕钻孔并加装木柄而成。现代,村里多用新式的塑料收盐簸箕,旧式已难得一见。与制盐相关的其他工具:清洗盐槽所用刷头、修补盐槽所用熟石灰、毛刷等。旧式刷头为带轴穗高粱杆捆扎而成,圆柱形,适宜手握。新式刷头则为去杆后常见的塑料扫把头。
历史文化
艺文
据《海南岛古代简史》记载,北宋时期苏东坡到海南儋州时,曾造访洋浦盐田,感叹其“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留下了“东坡盐槽”的字迹。
诗人杨剑坤作《过洋浦盐田[外二首]》:荒野上的灯盏/照亮水和桅杆/盐是天空和泥土的缝隙/最古老的滋味总会耀眼/玄鸟飞来又飞去/无数的人像盐田上的空桶/空了又满/满了又空/盐越晒越白/石头越老越黑/盐池是古老的星图/盐的宽度/宇宙的边缘/忽冷忽热/像人生的空白/不咸不淡。
传说轶事
据传在唐末年间(另据传说,盐田村曾经留传一本族谱,上面关于祖辈晒盐为生的记载始于公元805年),一群来自福建莆田的盐工渡过琼州海峡,迁居到当时海南岛西部的古儋耳郡,其中长者谭正德无意中发现海滩火山石裂隙里析出一层白色的盐,受到启发,带领盐工将海边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平,打造成7000多块大小不等,四周凸边,中间平滑的圆盘砚式石盐槽,石槽的深度约2厘米,以一天晒干槽里的海水为宜,为获取充分的日照,最后将其高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块块的盐田周围。清朝乾隆皇帝闻报后,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又有说法认为,正德是一人名,其原名为谭正德,是洋浦盐田开创的先人。
此外,传说苏轼在盐田村的海边嬉水时,忽然觉得双脚奇痒难耐,村民拿出老盐拌上屋前屋后自然生长的狗仔花研磨,用纱布过滤后用来泡脚,很快治愈了苏轼的脚疾。
活动建设
2018年4月7日上午,央视新媒体“况且况且游海南”环岛大型网络直播走进洋浦,对洋浦盐田进行现场网络直播。
2019年8月,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联合共青团洋浦工委举办“发现洋浦盐田之美”专题绘画摄影大赛及作品展活动;同年11月,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周活动举行,其中在洋浦盐田开展文旅交流体验活动。
非遗文化
2008年,洋浦盐田内的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以传统手工艺类别,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工艺是先让涨潮时的海水淹没蓄海水池,用以浸泡晒盐泥地(盐田)里的泥沙。退潮后将海水淹浸过的泥沙翻耙曝晒两三天,泥沙干后再铺垫干茅草,将之夯填入堆筑起来的过滤池(盐泥池)。随后把蓄海水池中的水倒入过滤池以湮浸池中泥沙,海水慢慢渗漏到盐泥池底后,透过石缝流入旁边低于地面的盐卤水池。次日上午待池中盐卤水积蓄到一定数量并沉淀澄清后,直接浇灌到石槽里,经过大半天的曝晒,下午即可结晶成盐。洋浦盐田沿用至今的传统晒盐技艺是中国制盐工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遗址价值
洋浦盐田兼具考古和观赏性,是人类长期利用当地特有的火山岩地质地貌进行生产生活形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中国至今保留最完整的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是洋浦经济开发区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和弘扬洋浦盐田及其古老原始的海盐晒制技艺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在人类劳动生产历史上文明古国地位的作用及意义极为重要,对于提升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心物项
玄武岩砚式盐槽,晒泥场,过滤池,蓄卤池,导引渠,蓄水池,盐房,古盐道;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
文物保护
2009年5月8日,洋浦盐田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洋浦盐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0月22日,洋浦盐田入选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
旅游信息
洋浦盐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盐田村东侧。
洋浦盐田免费对外开放。
海口西站和那大儋州汽车站均有密集班车开往洋浦,下车后转搭摩的到海边盐田。那大到洋浦车程约2小时,票价12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09: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