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
陕西省商洛市辖县
洛南县,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位于商洛市东北部,东临河南省的灵宝市卢氏县,南与商州区丹凤县毗邻,西接渭南市的华州区、西安市的蓝田县,北与华阴市、渭南市的潼关县相邻,区域面积283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洛南县辖2个街道、14个镇。2021年,洛南县户籍人口451665人。
历史沿革
唐虞(约前26世纪至前21世纪初)和夏商(约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时期,属梁州。
西周(约前11世纪至前771年)时,原系梁州,后改梁州合于雍州,又合为豫州,属华阳地,称为“上洛”。
东周(前770至前256年)时,属豫州华阳地。
春秋属晋,战国属秦。
秦时,隶属内史地南境,称为“京畿之地”。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上洛县,属弘农郡。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属京兆尹。
三国时,属魏弘农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京兆尹南部置上洛郡,领上洛县。泰始三年(267年),分上洛县北另设拒阳县,不久即废。时拒阳县隶属上洛郡所辖。
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在县东40里的武谷川又设置拒阳县,隶属洛州上洛郡。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设立拒阳郡,领拒阳一县,仍属洛州。后周改洛州为商州,拒阳县又属商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制而设置州县,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在废止拒阳郡时改拒阳县为洛南县,属商州所辖。大业十一年(615年),县治由武谷川移到今址。
唐代,地方行政机构始设道制,下设州、府、县,而基本建制仍为州、县二级制。洛南当时隶关内道,属商州。
五代十国时,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二级制。当时洛南县原属华州,后周时又割属商州。
北宋(960~1127年),仿唐代道制,不久改道为路。初分境内为15路,后有分有合,分合不一,下仍沿州、县制。当时洛南县属永兴军路,属商州所辖。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秦桧割商之半给予金人。金(1115~1234年)时,仍沿用宋代的路制,分境内为19路。洛南县仍属商州,先隶属京兆府路,后又改属河南路。金宣宗贞祐年间(1213~1216年),曾改隶陕州,兴定二年(1218年)复隶属商州。
元时,仍沿用路制,洛南县先属安西路,后改为奉元路,仍隶属商州。后改行省制,另设行中书省,洛南当时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指直隶中书省的地区)。
明时,降商州为县。洪武七年(1374年),洛南县改属华州辖。洪武九年(1376年)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1426~1435年)以后,全国的州、府、县等分属两京及十三个布政使司,洛南县又属陕西布政使司。成化十三年(1477年),升商县为州,洛南又隶属于商州。泰昌元年(1620年),将洛南改为“雒南”。
清时,仍沿明制,雒南先隶属西安府。雍正二年(1724年)专隶商州,由陕西省管辖。
民国时期,初沿用省制,省下设道,雒南县属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隶属陕西省所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商县设立第四行政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雒南属其辖县之一。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雒南县城解放,隶属陕南区商雒专员公署,同年10月,隶属陕南区商雒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商雒区专员公署)。
1955年4月,隶属陕西商雒专员公署。
1964年9月,复名“洛南县”。
1968年9月,隶属商洛专区(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隶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
2001年8月31日,隶属商洛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洛南县辖2个街道、14个镇:城关街道四皓街道景村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寺耳镇巡检镇石坡镇石门镇麻坪镇洛源镇保安镇永丰镇柏峪寺镇高耀镇。洛南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洛南县,位于商洛市东北部,介于109°44′10″~110°40′46″,北纬33°52′00″~34°25′58″之间,东临河南省的灵宝市卢氏县,南与商州区丹凤县毗邻,西接渭南市的华州区、西安市的蓝田县,北与华阴市、渭南市的潼关县相邻,东西长85千米,南北宽64千米,区域面积28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洛南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秦岭嶂其北,山坡北陡南缓,在构造上属断块掀升的山地。蟒岭绕其南,向东南延伸,形成与商州区、丹凤县的分界岭,洛河与丹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最高点草链岭落拔2646米,最低点兰草河口海拔670米,相对高差最大值1976米。洛水从县境中部穿流而东,大小支流均以指状分布,北部由北向南,南部由南而北,次第皆注入洛河,构成山峰林立,河川交汇、丘陵起伏的山地地貌。
气候
洛南县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为~18℃。年平均降水量754.8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5天。年均无霜日195天。年日照总时数2045小时。
水文
洛南县的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境内长度在1千米以上大小河沟1366条,构成扇形或叶脉形的水系网络。河网密度为0.75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在3平方千米以上者231条;10平方千米以上者75条;30平方千米以上者31条;50平方千米以上者19条;100平方千米以上者15条;300平方千米以上者4条,500平方千米以上者2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者1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洛南县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全县径流量8.45亿立方米,人均2263立方米,枯水年(为75%保证率)径流总量4.73亿立方米,人均1269立方米。
生物资源
洛南县境内林特产品种类繁多,木本油料有核桃、漆籽;干果有板栗;水果有苹果柿子;食用品有木耳花椒松子。境内共有中药材资源427种,其中植物类中药材349种,动物类中药材50种,矿物及其它类中药材13种,菌类中药材15种。家种药材有党参、生地、白术白芍丹皮赤小豆白扁豆丹参黄芩天麻山楂等65种,野生药材有苍术菖蒲五味子等326种,珍贵药材有秦贝、杜仲天麻麝香、豹骨等13种。大宗药材有连翘菖蒲桔梗丹参山楂、淫羊霍、秦皮夏枯草苍术等23种。
矿产资源
洛南县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有34种,矿点78处。其中金属矿有稀土等,已探明和发现矿点26处,金属储量22.11吨。非金属矿有钾长石白云石水泥灰岩水晶硅石大理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麦饭石磷灰石粘土等,总计探明储量256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963万吨。
人口
2021年,洛南县户籍人口451665人。按性别分,男性237299人、占52.5%,女性214366人、占47.5%;按年龄分,0~17岁90171人、占20.0%,18~34岁105792、占23.4%,35~59岁176030人、占39.0%,60岁及以上79672人、占17.6%。2021年出生人口3455人,死亡人口4327人;迁入人口3635人,迁出人口5542人。
经济
综述
2021年,洛南县实现生产总值137.91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66亿元、57.66亿元、56.59亿元,分别增长6.2%、12.8%、8.4%;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7.2%、41.8%、41%,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2.5%、48.5%、3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2、4.7、3.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7.43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6.2%。2021年,有110个县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2021年,洛南县财政总收入6.05亿元,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4.4%;地方财政收入3.63亿元,增长29.2%;地方财政支出36.23亿元,下降6.8%。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85.7%。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3元,比上年增加1602元,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6452元,经营净收入6048元,财产净收入417元,转移净收入5316元。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14元,比上年增加2083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比上年增加1138元,增长11.0%。
第一产业
2021年,洛南县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总产量12.78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3.26万吨、增长2.5%;秋粮产量9.52万吨、增长2.4%。发展烤烟6.3万亩、实现烟叶税0.45亿元,发展中药材5.1万亩、食用菌3650万袋。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洛南鸡蛋等3类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村级站点18个。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18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71亿元,增长6.2%。
第二产业
2021年,洛南县实施环亚源生态岛、宁洛产业园、中电建牧羊沟石场、华新建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27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4%。2021年新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户。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9.73亿元,增长14.7%。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2021年,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93亿元,增长10.1%。2021年,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0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09亿元,增长32.7%。
第三产业
2021年,洛南县在库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1户。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65亿元、同比增长55.5%,商品房销售面积18.6万平方米、增长139.0%,商品房销售额8.84亿元、增长173.9%。2021年,全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7户,住宿和餐饮企业11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9亿元,增长11.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增长16.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99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亿元,增长8.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8.44亿元,增长11.3%;餐饮收入3.55亿元,增长12.2%。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1.7亿元。
交通运输
榆商高速(商州~洛南段):即洛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全长12.6千米,于2012年8月14日建成通车,设计时速在每小时80至120千米之间。该线路的建成通车使洛南迈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对于洛南县全面融入关天经济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率先突破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宜康铁路(规划):是安康市“十三五规划”项目,规划线路:宜川—大荔—华阴—洛南—商洛—山阳—旬阳—安康。铁路起于宜川,过大荔、华阴、洛南、商洛、山阳、旬阳到安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洛南县有各类学校259所,在校学生64554人,专任教师4759人。其中幼儿园107所(公办77所),招生4193人,在校学生14209人;小学123所,招生4975人,在校学生31139人;初中22所(含九年制3所),招生3520人,在校学生10736人;普通高中5所,招生5152人,在校学生6056人;职教中心1所,招生537人,在校学生2308人;特教学校1所,招生24人,在校学生106人。
科学技术
2021年,洛南县科技研发投入5220万元,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到0.38%。引进省市“三区”科技人才15人,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44人,建设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1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200万元;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2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6家。
文化事业
2021年,洛南县的洛南静板书荣获省艺术汇演戏曲类一等奖。四皓街办获评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门镇获评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夜塬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启动中国洛南旧石器博物馆建设前期建设工作和文物修复项目4个。《洛南文脉·文化遗产卷》正式出版发行。举办了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伶伦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医疗卫生
2021年,洛南县的中医医院建成针灸康复推拿中心、心病科等一批特色科室,3个卫生院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2个卫生院创建市级示范中医馆,13个村卫生室建成市中医药示范“中医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成功应对多轮疫情冲击。全县累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611355剂次。
社会保障
社会救济
2021年,洛南县共保障困难群众6.7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04亿元。其中保障农村低保9138户25461人,发放低保保障金1.15亿元;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174户4779人,发放低保保障金0.30亿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2357户2442人,发放特困资金0.26亿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214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0.13亿元。
社会福利
2021年,洛南县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2143人0.20亿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洛南县名称始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县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
文物
洛南猿人遗址,位于洛南县尖角乡东河村,1995年9月1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主要出土有洛南猿人牙齿化石,大熊猫、獏牙齿化石,食肉类、食草类和部分生活在水里的两栖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70多枚,化石块100多公斤、旧石器18000多件。此遗址属早更新世晚期类型。部分遗址已损毁。
河口遗址,位于洛南县石坡区梁头塬关帝庙村河口,北至西峪河,南至梁沿,西至牛洼,东至路边,面积1000多平方米。1983年9月15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主要出土有大量石球打击片及有带形的石杵等。此遗址属新石器时期早期类型。东边部分因群众炸石,山岩震动而裂缝。
焦村遗址,位于洛南县灵口乡焦村,地处龙河和洛河交汇的三角地带,三面临水,东北靠山,面积1500多平方米。1983年9月15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主要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石斧、石铲刀、石锄、陶碗、陶盆、骨针、骨锥等。此遗址属新石器时期中期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类型,遗址保护完好。
风俗民情
高跷,又名柳木腿。此种艺术形式,遍及洛南县,随着时代的发展,装扮内容不断变化创新。
狮子舞,在洛南县有文、武两种,其技法都是由一人顶头,一人顶皮,一人前引,只是文狮子是用纸糊头,青麻做皮;而武狮子头、皮均用红色缨毛制成,比文狮子轻便、灵活。
龙灯,洛南县以石门的王桥、黄龙铺和县城东街的舞龙灯最好。龙一般为7节、9节。舞时一节一人,彩灯引路,锣鼓伴奏,时而抬头,时而摆尾,时而戏珠,灯光辉映,动作变化多端。
锣鼓,敲打锣鼓是遍及洛南县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形式。其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有的鼓点繁多,结构严谨;有的气势磅礴,粗犷有力;有的清脆流利,细腻传神,起到烘托气氛、鼓舞人心的作用。通常使用的鼓点有快麻杆、紧三伙、长城、一流水、南瓜蔓等。它多用于秧歌、社火和各种集会游行的伴奏。
风景名胜
馒头山生态园
馒头山生态园,位于洛南县城对面,建于2005年,其规模东起干河,西至川口,南到黄塬,北屹县河,东西长3.1千米,南北宽1.5千米,总面积4.2平方千米,该园依托馒头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袭洛南丰厚的文化底蕴,顺应民众健身娱乐的需要,以山门、山顶广场、云燕楼、仓颉园等为主要景观。馒头山山门是一座四柱牌坊、整体风格为仿明代建筑,斗拱飞檐、红柱彩梁、高宽均为9米,取“九九归一”之意。
草链岭
草链岭为秦岭东段山脉,位于洛南县洛源镇与华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465米,与西岳华山遥呼相望,比华山海波高出300余米(华山海拔为2154.9米)。因其岭上数峰相连犹如链条(西高东低),加之布满高山草甸,远处仰望宛如一条青草编织的链带摆放在东部秦岭之上而得名,为洛南海拔最高的山峰。草链岭北麓水源流入渭河,南麓水源汇入洛河,是洛河的源头之一。草链岭植被密布,南麓植被林木保持最好,随海拔高低不同植物种类分布各异,底部多为原始次生林,其与灌木混交,并兼有部分高大栎树林,往上逐步以阔叶杂交林遍布山麓,常有红桦树分布其中,升至海拔两千米以上还有华山松构成的针叶林遍布,岭下方有大面积高山杜鹃林。
地方特产
洛南核桃,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栽植历史源于西汉时期。外在感官特征:果大、皮薄、仁饱、果粒大小均匀,果面洁净,果实饱满,口感油香。内在品质指标:富含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粗蛋白、粗脂肪等,其中钙含量高达790.96毫克/千克,硒含量2.3×10~3毫克/千克,铁含量57.52毫克/千克,锌含量26.62毫克/千克,蛋白含量15.89%,脂肪含量60.8克/100克,油酸含量15.36%,亚油酸含量66.24%。
洛南豆腐干,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明清时代曾被誉为御膳贡品。洛南豆腐干略呈茶褐色,一律一寸见方,双筷薄厚,以青肯藤穿连。食用时只需用刀切成薄片,点几滴酱醋即可,其特点:香爽油咸,柔劲适口。
著名人物
王辩(562~617年),字警略,洛南县石门庵沟人。祖父陕西蒲城人,以经商为业,西魏时多次资助军粮,被封为清河郡太守。王辩少时喜读兵书,善骑射,成年后投军,北周时屡立战功,授帅都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又升任大都督。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王辩和领隋军于洛口仓(今河南巩县东北)与义军李密作战,当时已攻破李密义军外围,不料王世充鸣鼓收兵,李密率军反攻,隋军大败,王辩率余卒退至洛河岸,因桥坏而涉水渡至河中,被水中义军拉下战马,李密义军又前后夹击,王辩终死于洛水中,时年56岁。
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03: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