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田梅子(Tsuda Umeko,1864年12月31日—1929年),日本明治大正期的女教育先驱、
津田塾大学的创始人。初名うめ(ume),后于1902年改汉字名梅子。
1864年12月31日(元治元年12月8日)生于日本江户牛入南町(现
东京都新宿区)。是幕府著名农学家、改革家、
青山学院和
同志社大学的创办人
津田仙的次女。自幼聪明伶俐,精书法。在1871年(明治4年),明治政府出使西方,希望能够就改正
不平等条约问题向外国进行交涉、并视察
欧美诸国的现代化发展。这就是明治维新早年外交历程中,最大规模的派遣出使运动—
岩仓使团。由政治家
岩仓具视率领,有
木户孝允、
大久保利通、
伊藤博文和
中江兆民等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家组成,当时6岁的津田梅子在父亲的安排下作为明治政府北海道开拓使选派的留学生随团前往美国的
新英格兰。是使团内五名女团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同年11月使团于
横滨出发、横越
太平洋后在
加利福尼亚登陆,并于在同年12月抵达美国首都
华盛顿。
津田梅子在美国进行留学生活,长居美国。她在美国进修英语及钢琴,在她十一年留美生活期间,她开始萌生信奉基督教的思想,她在1873年受了洗成为了教徒。1878年,在Georgetown Collegiate Institute卒业以后、她进入了私立女学校the Archer Institute继续进修拉丁语及法语语学、英语文学、自然科学、心理学、艺术。在1881年由于北海道开拓使
黑田清隆发出归国命令、在学途中的山川舍松为梅子提出延长申请、最终在1882年7月毕业。并在11月时回国。
在1882年她回国以后,津田梅子几乎忘记了如何说日本语,而且她面对着很大的
适应问题,她感受到西方和日本之间在对待女性地位的落差,即使面对她相较已算是西化的父亲,仍感觉到强烈的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她回日后成为
伊藤博文孩子的老师,1885年又在一间专门给予
华族女儿就读的学校—学习院女学部工作,担当英语教师。在三年多时间的华族教育生涯中,她不认同华族
女子学校的教学风气及学校政策,因为学校并非要求学生以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作目标,而是希望学生成为一个顺服的贤妻良母。津田子又再次产生赴美的念头。
在获得校长
西村茂树的两年间留学许可后。在1889年7月津田梅子再度赴美。因为当时热衷研究
达尔文的
进化论,于是她在宾夕凡尼亚州的
布林莫尔学院专攻生物学,她亦有攻读教育课程。同时她开展了协助其他日本女性出国留学的念头,她发表公开言论,以及提供八千元,作为女性出国留学的资助。
1892年回国以后,她通过公开言论再推动女子教学,1889年的
女子教育法确保了一个府县必须要有一间女子高中,不过,这些女子高中的素质始终因政府政策的干预而不及男子高中,当时华族女校已并入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晋升为该校教授,1898年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至1900年,梅子的年薪已达800日圆,这对于一位女子来说已经是极高的待遇,许多人认为她会就此走完一生。然而,为了实现自己当年的理想,她毅然辞去了高薪工作,拿出自己的积蓄与部分筹集资金,在东京创办了一所为平民开设的女子英语学校—女子英学塾(女子英语学习班)。是类似类似
美国卫斯理学院的私立女子名校,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予女子,建校初期只有10名学生。期间,为防止世人的偏见,她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的言传身教,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努力培养学生们尊重彼此个性的学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所学校里,并终身未嫁。津田英学塾提倡博雅教育。由于面对资金短缺,因此津田梅子需尽力筹措经费,经过她多番奔走,1903年女子英学塾终取得官方支肋。而在1905年,津田梅子成为首任东京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主席。在1915年,政府褒奖津田梅子在推动女子教育的贡献,授予她勲六等
宝冠章。
由于津田梅子在女子英学塾工作付出太多心力,引致她身体日渐衰弱。 在1919年,55岁时两度
脑出血;她回到
镰仓的别墅休养,1923年,她创办的学校又被
关东大地震引起大火全部烧毁。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最后几年里一直在为学校的恢复而四处奔走。1929年(昭和4年)8月16日在镰仓去世,终年64岁。1932年,在东京的
小平市建成了英学塾新校舍,恢复开课。为了纪念她,第二年学校改称津田英学塾,1943年,增设理科,改名为津田塾
专门学校,1948年,学校扩大,改名为
津田塾大学。
虽然津田终生未婚,将其全副心力奉献于女子
高等教育,带来社会上女子地位的改革。不过,她本人并不支持
女权主义,以及和争取妇女参政权者持对立面。她认为教育应当着眼于提升
知识水平及
个人修养,而非对政治事务加以参与。
2019年4月9日,日本政府财务相
麻生太郎正式宣布,将在2024年度的上半年更换纸币图案,推出1万日元、5000日元和1000日元新纸币,正面将分别使用
涩泽荣一、津田梅子、
北里柴三郎的
人物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