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佛树蛙为两栖类树蛙科动物,体较扁平,吻端略钝尖,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
鼓膜明显,前肢短而粗壮,指端具吸盘,趾蹼缘缺刻深,背面绿色,散有稀疏的乳白色细点,体侧和隐蔽部位及指、趾吸盘为乳黄色,腹面淡黄色,卵粒小,呈象牙色。洪佛树蛙常见于海拔1100m左右的山区,栖息于与小溪相连的小水塘边的灌木枝叶上。洪佛树蛙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
都江堰、汶川。
雄蛙体长35mm,雌蛙体长46mm左右,体较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略钝尖,微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
鼓膜明显,距眼后角很近,颞褶平直,舌较窄长,后端缺刻深,
犁骨齿两小团,位于内鼻孔内侧缘,间距大。雄蛙具单咽下外声囊。前肢短而粗壮,前臂及手长等于或超过体长之半,腹面肉垫明显,关节下瘤发达,有指基下瘤,内掌突卵圆形,无外掌突。雄蛙四肢粗壮,第一、二指有乳白色
婚垫,有紫红色雄性线。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左、右跟部仅相遇,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足略长于
胫。指端具吸盘,其腹面边缘有马蹄形沟;第三、第四指
吸盘约与鼓膜等大;趾端与指端同,趾吸盘略小,指、趾吸盘背面可见“Y”形迹。趾蹼缘缺刻深,缘膜达趾端,指式,3>4>2>1,第三、第五趾等长,达第四趾的第三关节下瘤,外侧3指约为1/3蹼,第一、第二指间仅微具
蹼,趾间约为半蹼,外侧蹠间几乎无蹼。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椭圆形,无外蹠突。皮肤较光滑,背面满布均匀的小痣粒,不成刺状,咽胸部有少数
扁平疣,腹部和股部腹面密布扁平疣。整个背面绿色,散有稀疏的乳白色细点,体侧和隐蔽部位及指、趾吸盘为乳黄色,腹面淡黄色,卵粒小,呈象牙色。
蝌蚪:第31~36期蝌蚪全长35mm,头体长12mm左右,尾长约为体长的198%;头体棕绿色,尾部色浅,有不规则的绿色花斑;头部较窄,体扁宽,尾肌较弱,尾鳍褶较宽,尾末端钝尖或钝圆;口位于吻端腹面,唇齿式为I:4+4/1+1:Ⅱ;下唇乳突两行,参差排列,多数蝌蚪下唇中央缺3个乳突位置;口角部乳突一排,副突少或无。
洪佛树蛙生活于海拔1100m左右的山区,栖息于与小溪相连的小水塘边的
灌木枝叶上。常栖息于与小溪相连的小水塘边的灌木枝叶上。蝌蚪在静水塘内生活,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16mm。
洪佛树蛙繁殖季节为6月。洪佛树蛙在静水域边的泥窝内及草丛中产卵,卵群均被包埋在泡沫状卵泡内,卵孵化后,随液化的卵泡和雨水的冲刷,小蝌蚪即从树上掉入下面的水塘中或流入其下的池塘内,蝌蚪在静水域中生活约2~3月
变态成幼蛙,并登陆到草丛中营陆栖生活。